孫瑞珊
摘 ? 要: 新時代背景下,推動共青團工作創新和發展,為更好地落實三全育人工作目標和要求,還需要共青團積極結合新時代思政大格局的改革發展需要,全面落實和踐行立德樹人、服務辦學的教學理念,加強對傳統共青團教學改革工作的創新,有效打造共青團工作隊伍,不斷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的教育體系,充分發揮共青團工作在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下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共青團工作在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下的工作現狀基礎上,了解共青團工作在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下的作用發揮意義,提出共青團工作在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下的工作策略,促進三全育人教育工作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 共青團工作 ? 三全育人 ? 思政大格局
新時代,為全面結合素質教育改革要求,大力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還需要加強三全育人和思政教育改革工作。目前共青團工作作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發揮共青團工作的作用和價值,實現對學生有效的能力培養和引導。將共青團工作與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有機結合,優化共同育人方式,充分落實教育改革工作,不斷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局面和氛圍。
一、一些單位共青團工作在“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下的狀況
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推動共青團工作的全面發展。同時,共青團工作在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下面臨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全面分析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共青團工作問題,提高共青團工作水平。第一,缺少完善的協同聯動機制。在共青團工作過程中,以單一的工作模式和方式為主,未能有效形成基于學校、企業、家庭、社會組織的協同聯動機制,在有效關愛學生健康成長,全面將三全育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落實到位等方面存在不足。同時,共青團工作沒有結合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的要求樹立育人意識、擔任育人責任,推動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工作的全面發展,很難滿足學生在共青團工作方面的需求,不利于共青團工作效率和水平提升。在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背景下,共青團工作還需要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提升工作水平。目前,共青團在結合思想政治教育,構建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等方面存在不足,沒有通過重點打造黨務干部、專兼職教師、輔導員等方式,全面優化思想政治工作和三全育人工作的骨干力量,使共青團工作呈現出單一、落后的局面,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第二,三全育人的保障制度不完善。在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背景下,需要構建共青團工作的管理制度,結合相關制度,更好地落實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工作,合理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活動。目前共青團工作缺乏三全育人的保障制度,學校不夠重視對三全育人工作,在全面優化共青團工作方式、發揮教師教育作用,成立共青團三全育人服務中心,創新三全育人工作保障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不利于更好地通過制度標準,引領共青團工作踐行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的教育標準,難以提升相關工作的有效性。在創新共青團工作形式等方面存在不足,沒有采用多元化、信息化的共青團三全育人工作方式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和引導,不利于更好地讓學生對共青團三全育人工作形成共鳴,不能突出思政大格局的有效教學特點。第三,忽略良好思政氛圍和環境的營造。在共青團工作中,通過營造良好的思政氛圍和環境,能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等方面進行熏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和價值觀,還能通過榜樣激勵效應等方式,實現共青團改革工作的全面發展。在共青團工作中,未能形成一心雙環的組織格局,在培養班級團支部書記素質,全面建立團支部等方面存在不足,未能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等工作的作用,全面推動共青團在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下的全面發展。另外,在構建完善的學生會組織,創建監察委員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不利于對學生會相關工作進行全面指導管理。
二、共青團工作在“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下的意義
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發展,基于人才培養的新理念和新思想被廣泛應用在人才培養和育人工作中。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推動三全育人思政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充分突出共青團工作的價值和作用,對當前教育改革工作進行重大的理論創新和戰略布局,讓三全育人和思政教育工作成為教育教學的中心環節,加強對創新型人才和素質人才的全面培養。其中新時期背景下,共青團在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下的工作意義主要從以下方面呈現出來。其一,是推動共青團工作全面發展的必然方式。傳統共青團工作方式過于單一,主要采用組織活動的方式進行管理等工作,未能結合三全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加強管理工作創新。同時,沒有通過創建協同聯動機制的方式,對創新型人才進行全面培養。加強三全育人工作的有效推進,也是將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融入共青團工作的必然方式,通過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和培養。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強調將育人工作落實到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學科建設、教學建設的各個方面,這樣能夠形成全方位全過程的人才培養工作形式,全面突出三全育人和共青團工作的價值。其二,可以強化共青團工作人員的育人意識和責任擔當。在三全思政育人背景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共青團工作之間的融合發展,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引領作用,對學生進行直接和間接的思想價值引領,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文化水平。還能通過構建三全育人思政教育隊伍的方式,全面將共青團工作貫穿到學生成長的各個環節,采用全面設置課堂教學、合理選擇教材、加強質量驗收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全面幫助和引導,推動多維并進、互補互動大思政格局的有效形成。其三,在新時期背景下,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對于人才培養工作提出新要求。就高等教育而言,要想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和素質較高人才,還需要做好三全育人的思政教育工作。學校共青團作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充分將共青團工作的活力和作用發揮出來,全面改變高等教育的發展格局,采用將三全育人思政教育與共青團工作有機融合的方式,不斷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創新型人才,還要通過產學研結合、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方式,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培養,真正做到跨時空、跨領域的有效覆蓋和教學引導,強化學校在共青團工作方面的雙向組織能力和管理等能力。
三、共青團工作在“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下的策略
(一)構建完善的協同聯動機制
首先,在構建完善的協同聯動機制方面,可以采用構建三全育人思政共青團管理工作隊伍的方式,積極開展針對三全育人思政工作的研討會、培訓會、黨課團課等,全面強化共青團工作隊伍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意識,也可以采用促進育人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的方式,全面完善協同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共青團工作人員在三全育人工作方面的作用。其次,全面優化共青團教師在育人方面的職責,要求相關教師不僅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專業知識的必備技能,通過正確的價值觀念,將三全育人理念和思想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共青團工作的全過程,實現教書和育人有機統一。最后,注重師德師風建設,構建的協同聯動機制,必須對高校育人隊伍和共青團育人隊伍的思想道德基礎和工作作風進行培養,通過思想聯動、價值觀念聯動的方式,合理了解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全面優化與完善育人工作,積極向學生傳播正確和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充分將三全育人工作落到實處。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可以形成立體化和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加強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青團工作之間的融合發展,積極挖掘思想道德因素,實現對學生行為和規范的有效引導。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還可以構建集家庭、學校、學生、社會于一體的育人格局,不斷發揮家長工作參與育人工作的積極性。推動學校和家長及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不斷將三全育人工作的要求和原則落實。
(二)創新三全育人的保障制度
共青團工作需要創新三全育人的保障制度,通過制度的約束,促進高校管理工作和共青團管理工作的全面發展。一方面,學校可以制定關于三全育人工作的保障制度和目標,要求共青團工作積極結合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方向,合理把握學生思政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對學生進行具體管理和相關工作分析,還可以采用分步驟開展德育工作的方式,提高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學習水平和質量,實現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標。同時,全面改善三全育人教育教學方式,制定關于教學方式改革的相關保障制度,要求教育者明確教學重點,采用將共青團理論知識教育轉變為通俗易懂語言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共青團理論知識和相關思政教育內容。比如,可以要求教育者采用創設良好教學情境、啟發教學引導、課堂辯論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主動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培養,還可以采用將黨情國情貫穿到共青團育人工作全過程的方式,結合社會熱點和政治問題展開相關工作,全面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價值認同感。另一方面,可以構建關于三全育人與信息化技術有機融合的保障制度,要求教育者學會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媒體落實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工作,將傳統課堂與教學視頻、課件有機融合,還可以采用向學生傳遞最新社會熱點和信息的方式,對教材進行有效補充,提高育人過程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營造良好的思政氛圍和環境
要想發揮共青團管理工作的作用和價值,必須營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圍和環境。學校必須強化對校園秩序的規范與管理,全面落實校園規章制度,提升校園環境的安全性,還可以通過凈化網絡環境、全面篩選和甄別網絡信息等方式,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國家政策進行有效宣傳。在共青團開展工作期間,還要全面弘揚社會正能量,對學生進行思想觀念和上網行為方面的正確引導,還可以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合理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比如針對共青團工作方面的校園文化周、藝術節等,可以通過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進步。
新時期背景下,共青團工作需要結合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特點,構建完善的協同聯動機制,做好針對三全育人方面的建設和改革等工作,還要重視共青團工作創新,全面落實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的發展目標,進而發揮共青團工作的作用,不斷形成良好的育人形式和特點。
參考文獻:
[1]張睿.協同論視域下高校“三全育人”實施的機理與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20(01):101-106.
[2]朱平.輔導員在高校“三全育人”中的角色與定位——兼論“育人”的特點與功能[J].思想理論教育,2020(03):86-91.
[3]楊曉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論意蘊、現實難題與實踐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8(18):4-8.
[4]朱平.高校“三全育人”體系協同與長效機制的建構——以全員育人為中心的考察[J].思想理論教育,2019(02):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