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徐敬明 劉爽



摘 ? 要: 全國和北京市高考改革不斷推進,考后“知分、知排名”的“大平行填報高考志愿”“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合并為本科普通批”等措施的出臺,使考生在志愿填報過程中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和把握度。考生可以根據高考成績和興趣愛好填報專業志愿,勢必給高校本科專業招生帶來深遠影響,專業生源數量、質量直接關系到本專業的發展。從整體上看,考生對于專業的報考熱度直接反映了該專業的社會認可度和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 高考改革 ? 批次合并 ? 報考熱度
2018年8月22日,北京市教委發布《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其中明確“2019年將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合并為本科普通批”。
本科一二批合并后,考生對原一批、二批專業的報考熱度如何?造成的原因及高校的應對之策又如何?本文以北京建筑大學2019年北京市本科普通批次招生錄取數據為基礎,結合2016年至2018年的錄取數據,分析各專業的一志愿率、調劑率,對相關情況及對策做出說明。
一、2019年北京建筑大學本科專業招生結構情況概述
2019年,北京建筑大學加強專業建設、優化招生專業結構,對專業進行“三新增、三調整”改革。新增“3”個招生專業:智能建造、機器人工程、地理空間信息工程;新增“2”個大類招生:新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含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兩個專業)、智能制造類(含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機器人工程);新增“1”個實驗班:測繪工程(智能導航實驗班)。調整一:“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中美合作2+2)”調整為“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中美2+2聯合培養)”,錄取后采用選拔機制,英語單科成績不低于110分。本專業學制為4年,中美聯合培養項目為國內培養2年,美國奧本大學培養2年,授予中美雙學位。調整二:“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調整為“土木工程(建筑材料方向)”。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強調培養既具有材料基礎理論知識與科研能力,又掌握土木工程結構基本理論,具備開闊視野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調整三:“信息與計算科學”調整為“信息與計算科學(大數據應用方向)”。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強調培養智慧城市建設領域懂建筑、重基礎、強實踐,具有大數據思維及分析與處理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經過以上“三新增、三調整”的專業結構改革,2019年北京建筑大學形成了“實驗班+大類招生+普通專業”的招生模式。其中實驗班7個,大類招生5個,普通專業21個。
二、批次合并對原一本專業報考熱度的分析
分析專業熱度,下面從專業一志愿率和專業調劑率兩方面考量。
(一)2016年至2019年原一本專業一志愿率情況
表1 ? 北京建筑大學原一本專業一志愿率變化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在理工類招生的24個專業(大類)中,2019年與前三年一志愿率平均值相比,僅有測繪類(城市空間信息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AI實驗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和交通工程4個專業略有上升;建筑學(實驗班)沒有變化,依然是100%;其余20個專業的一志愿率均呈現下降態勢。從全校范圍來看,2019年的專業一志愿率與2016年至2018年三年的專業一志愿率平均值降幅近9%。
(二)2016至2019年原一本專業調劑率情況
表2 ? 北京建筑大學原一本專業調劑率變化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2019年24個招生專業(大類)中,除測繪工程(智能導航實驗班)為當年新增專業,調劑率為8.33%外,測繪類(城市空間信息類)的調劑率由2016年至2018年年平均值的38.70%,大幅度降至8.33%,降幅達30%以上,其余專業調劑率均降至0(部分專業原本調劑率為0)。
綜合表1與表2可以看出,2019年北京地區在一二本合并批次后,北京建筑大學原一本專業的一專業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同時,調劑率大幅度下降。
三、批次合并對原二本專業報考熱度的分析
(一)一二本合并對我校原二本專業一志愿率的影響
表3 ? 北京建筑大學原二本專業一志愿率變化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2019年一二本合并后,原二本專業的一志愿率均呈現下降趨勢;最高降幅專業為工商管理,達55%;最低降幅為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達2%。從全校各專業平均值來看,原二本專業一志愿率由43.20%降至27.73%,降幅達15.47%。
(二)批次合并對原二本專業調劑率的影響
表4 ? 原二本專業調劑率變化情況
從表4可以看出,2019年本科一二批合并后,北京建筑大學原二本專業較前三年相比,除法學專業外,調劑率均呈現大幅上升趨勢。從全校各專業平均值看,原二本專業調劑率2.59%上升至14.08%,漲幅近12%。
綜上可以看出,隨著北京市高考綜合改革的深入,特別是本科一二批次合并為普通批次,對北京建筑大學各專業的一志愿率和調劑率產生了深遠影響。第一,不論是原一本專業還是二本專業,考生填報的一志愿率普遍降低;第二,原一本專業的一志愿率在降低的同時,調劑率也在降低;第三,原二本專業的一志愿率整體降低,調劑率反倒呈現上升趨勢。
四、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高考綜合改革政策影響
2018年8月22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京教計〔2018〕20號)。其中,對“錄取方式”做了如下規定:“實行高考志愿考后知分填報,普通批次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平行志愿投檔。在總結本科二批與本科三批合并為本科二批經驗的基礎上,2019年將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合并為本科普通批。”
考生們是在“知分、知排名”后“大平行填報高考志愿”的,這樣,考生根據目標學校往年各專業的錄取分數和排名,結合自己在本省(市)的排名,基本上可以鎖定自己心儀的高校和專業①。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一二批合并為普通批次,打破了批次間的壁壘,更利于考生“沖一沖、平一平、墊一墊”。考生及家長根據分數及排名,更敢于“沖一沖”。如某考生在本市高考排名為5000,其志愿校往年一本專業的錄取最低排名為5200名,因為新的高考政策打破了一二批次間的壁壘,該考生在6個專業志愿中,完全有膽識填報一兩個一本專業來沖擊;還可以填報一兩個卡到往年5000名左右的專業來“平一平”;再填報一兩個往年排名在6000左右的專業來“墊一墊”(保底)。該考生如被一本專業錄取,則很幸運,如錄取不了,還有保底專業,也無損失。
在這種打破批次壁壘,敢于沖擊一本專業的趨勢下,勢必會造成二本專業一志愿率降低,調劑率上升的結果。
(二)影響一志愿率、調劑率的主要因素
第一,專業自身實力差異。
我們考量一個專業的實力,指標項諸如師資水平、科研實力、人才培養效果、社會認可度等方面,而某專業在以上幾個方面的直接反映則是在當地錄取分數的最低值。
以我校建筑學專業與機械類(智能制造類)為例。
表5 ? 北京建筑大學建筑學專業與機械類在師資及培養效果方面對比情況
從上表可以看出,建筑學教授職稱人數為8人,包含3個專業的機械類教授人數為7人;再從培養效果的平均簽約率、平均出國率及平均深造率來看,機械類的平均簽約率僅高出建筑學3個百分點。
以北京地區為例,2017年到2019年北京建筑大學理工科在北京地區錄取的最低分排名在1.8萬至0.8萬名,跨度極大,專業兩極分化嚴重。其中在13000名至14000名之間錄取的專業甚至出現了斷檔現象。
以2019年北京地區理工類錄取情況為例。建筑學(實驗班)最低錄取排名為8500名,而原二本專業如機械類、電氣類則是處于錄取分數的最低值的1.8萬名左右。機械類和電氣類專業恰恰是理工類專業中調劑率最高的專業;從一志愿率來看,電氣類專業由2018年的22.92%下降至15.00%,機械類更是從2018年的32.31%下降至2019年的11.59%。
在考生及家長看來,錄取最低分排名決定了該專業實力,往年錄取排名低的專業將變得相對冷門。
第二,考生(家長)對專業了解程度差異。
根據麥克思《北京建筑大學2019級生源與招生評價報告》,2019級新生在入學前,僅有2.14%的人對所要學習的專業十分了解,21.58%的人對所學專業了解,61.13%的人對所要學習專業略有了解。
以測繪學院的測繪類和測繪工程(智能導航實驗班)兩個專業為例,這兩個專業均為我校原一本專業,而且2019年原一本專業中唯獨此兩個專業有調劑率,達到了8.33%。據麥克思《北京建筑大學2019級生源與招生評價報告》“各學院/專業新生對所學專業了解程度”中,對測繪與空間信息工程學院(專業)了解程度(以“了解”“十分了解”之后衡量)為20.72%,低于全校平均水平的23.72%。這種對專業的不了解,造成考生在專業志愿填報時對于專業冷熱認識的誤差。
第三,考生對學院/專業的興趣度。
考生對專業的興趣度直接決定了該專業在考生心里的冷熱程度。
根據麥克思《北京建筑大學2019級生源與招生評價報告》,2019級對所學專業興趣較濃的比例(以“非常有興趣”“有興趣”之和衡量)最高的學院是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86.45%),最低的學院是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44.72%),學校的平均值是60.29%。機電學院的機械類(智能制造類)在一二本合并后成為一志愿率最低(11.59%)、調劑率(13.24%)最高的專業。
五、對策探究
為進一步降低專業調劑率、提升最低錄取分數,我們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尋求對策。
第一,進一步健全招生、培養和就業聯動機制,優化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招生專業結構。招生、培養、就業三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生源的優劣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影響學生就業率的高低,就業率的高低反過來又影響學校生源質量和學校聲譽的高低②。
通過持續監控4年招生、培養和就業的相關數據,就優化專業結構和動態布局提供依據。在“招生”方面,可以考察專業的一志愿率、調劑率和提檔線三個指標;在“培養”方面,考察專業轉出率、畢業率和學位率三個指標;在“就業”方面,考察簽約率和深造率。通過以上指標的評估,對考生吸引力不足、轉出比例高、簽約率和深造率低、社會需求趨于飽和的專業進行減招、停招,整合相關教學資源,進行專業重組或申辦新專業。
第二,凝練專業特色,提高專業吸引力。
專業的特色化、差異化是確保專業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標識性的基礎,也是確保這個本科專業能夠保持長久吸引力和強大生命力的關鍵③。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味十足,建筑味十足”,在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城市防災減災等技術領域代表了行業先進水平。我校現有40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北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專業2個,北京市級一流專業建設點3個,北京市特色專業7個。
深挖專業特色,提升辦學實力,在招生專業制定時,以括號備注的形式標注本專業的特色。如北京建筑大學的環境工程專業,特色是海綿城市建設,可以在編制招生專業時,以“環境工程(海綿城市建設)”的形式出現。這種形式一方面體現了我們的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的特色,另一方面體現了行業發展的前景,對考生來說,一目了然,了解該專業將來的培養目標和培養特色,提升報考意愿和一志愿率。
第三,拓展招生宣傳途徑,擴大招生宣傳。
招生宣傳在形式上是宣傳本校的綜合實力、辦學條件、辦學特點、學科優勢和水平等各個方面,在本質上是為了爭取更優質的生源④。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融媒體宣傳成為主角。我們籌劃、搭建了1個屬于自己的招生云直播平臺,招生宣講直播30余場,單次在線最高觀看人數近2.9萬人;單次最高點播觀看數超8.6萬人次;組建9個微信群,同1600余名家長考生進行答疑互動。此種線上的招生宣傳相較于線下與考生面對面、實地場景的宣傳效果還是有一定差距。拓展組要積極走訪生源地中學,與中學建立友好關系和合作,實現教書育人在不同階段的有機銜接⑤。加強與生源重點中學的聯系,以在校生為溝通聯絡橋梁,以專業先導課以切入點,高招咨詢會/騰訊會議指導志愿填報;強化與中學重點教師的聯系,鼓勵中學年級主任、德育教師、高三班主任宣傳學校和專業,都不失為招生宣傳的手段。
以上分析了北京地區一二本合并為普通批次對市屬高校專業報考熱度的影響。北京地區在本科一批次和二批次合并之前,一批次可以報考6所高校,每所高校填報6個專業志愿,二批次可以報考10所高校,每所高校填報6個專業志愿;在一二批次合并后,考生可以填報16所高校,每所高校填報6個專業志愿,這樣就打破了一批次與二批次之間的界限,增強了考生的冒險性。
六、結語
為進一步降低專業調劑率、提升最低錄取分數,我們應進一步完善招、培、就聯動機制,優化專業設置,增強招生專業競爭力;還要深挖招生專業特色,提升專業對于考生的吸引力;要加強招生宣傳。通過各種宣傳途徑,讓考生深入了解高校專業、辦學實力及未來發展前景。高校只有從根本上加強專業建設,展現專業實力,讓考生了解專業、喜歡專業,提升專業的社會認可度,才能進一步吸引更優質生源。
注釋:
①鮑桂蓮.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下志愿填報技巧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05).
②王關義,魏荷鳳.本科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研究——以北京印刷學院人才培養為例[J].北京教育,2015(11).
③王家男.一流本科教育下地方高校本科專業建設發展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5).
④蔣巖巖,蔣士成.高考改革視野下地方本科高校招生宣傳的理性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4).
⑤王佃剛,馬利芹,宿慶財,翟繼強.新形勢下高校招生宣傳工作方法研究[J].高教學刊,2020(30).
本文由北京建筑大學科研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