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 廖元元

摘 ? 要: 高校肩負著立德樹人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加強廉潔教育是高校培育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學術生態和文化生態的基礎。本文根據帕森斯的“AGIL”模型理論分析高校廉潔教育系統,發現存在以下問題:應對需求變化不太足,教育目標定位不太清,資源整合不夠充分,制度規范不夠完善。借鑒相對成熟的廉潔教育經驗,結合學校廉潔教育實踐,提出高校廉潔教育要堅持科學性、針對性和時效性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 AGIL模型 ? 高校廉潔教育 ? ?對比研究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歷史的周期率”。堅持反腐敗要一體推進“三不”,其中構筑不想腐的堤壩,需要加強反腐敗教育。不同于社會上掌握公權力的部門,相較于查辦大案要案,在高校加強反腐敗教育在反腐敗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2005年,中共中央就印發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指出“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礎、制度是保證、監督是關鍵”。進一步明確了反腐倡廉教育的實施路徑和主體,“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納入黨的宣傳教育總體部署,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宣傳思想等部門要做好經常性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隨后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具體意見》進一步明確教育系統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具體要求。高校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反腐倡廉教育的決策部署,目標是實現“以廉潔教育促進師德師風教育、學術道德教育、誠實守信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文化氛圍”。
一、AGIL模型與高校廉潔教育的適配性
(一)AGIL模型。
“AGIL”模型是帕森斯提出的,由適應功能、目標達成功能、整合功能、潛在模式維持功能構成。帕森斯認為:“任何社會系統過程都服從于這四個功能的必要條件。如果要取得均衡和維持這個系統繼續存在,它們必須得到充分滿足。”[1](16)這四個功能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構成統一的整體。
(二)高校廉潔教育。
廉潔教育源于黨風廉政教育,是其外延部分,廉潔教育對象更廣泛。《綱要》已經非常明確地提出,廉潔教育的內容包含師德師風教育、學術道德教育、誠實守信教育、紀律教育、法律教育等。廉潔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確定底線思維紅線思維,在標高線的同時,幫助大家嚴守清廉底線。從《綱要》中明確指出的主責部門看,在一定程度上,廉潔教育可以歸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疇,可作為思政教育的一部分。
(三)高校廉潔教育特點。
高校的廉潔教育有三個特點:一是前置性,習近平同志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备咝E囵B的學生將在各個行業建功立業。隨著高校擴招,高校由精英教育轉為大眾教育,以及公務員的招考制度,未來的領導干部可能會在當前的大學生群體中產生。高校是從源頭上夯實拒腐防變的基礎,幫助年輕人系好人生第一??圩拥膱鏊6歉咧?,高校廉潔教育的對象包括高校行政管理人員、普通師生、專職科研人員等,大部分工作人員具有研究生學歷,研究型大學的研究生人數甚至超過本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高校是高級知識分子的聚集地。三是示范性,高校是學歷教育的頂端,是知識的殿堂,因此應是道德的高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文化的主渠道,廉潔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廉潔教育是創建廉潔文化的主要路徑,廉潔教育只有入腦入心,廉潔文化才能潤物無聲。高校廉潔教育的長遠功效甚至可以輻射周圍,帶動地方。
(四)高校廉潔教育與AGIL模型的適配。
高校廉潔教育涉及干部、教師、學生、相關職能部門及教育實施方案、目標、平臺和方式等多個方面,高校廉潔教育構成了一個縱橫交錯又相對獨立的行為系統??梢赃\用AGIL模型分析構建。
表1 ? 基于AGIL模型的高校廉潔教育系統
AGIL模型“外部的”功能需求與高校廉潔教育的生存條件高度一致。首先廉潔教育要適應高校的實際需求,只有這樣廉潔教育系統才能獲得更多資源,現有的部分廉潔教育內容和高校實際存在不一致的情況。其次廉潔教育要確定教育目標并實現,廉潔教育也是教育,只有實現預定目標才有意義。AGIL模型“內部的”功能需求與高校廉潔教育的發展動力高度一致。內生動力來源于廉潔教育系統的改革。同時,行動系統要進行模式維持,就要充分發揮文化的潛移默化、長久持續作用,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以此鞏固行動系統的組合結構[2](53-60)。在高校廉潔教育系統中,高校內部各部門作用發揮并不充分,進一步整合資源、創建廉潔教育品牌將給高校廉潔教育帶來持續動力。
二、AGIL模型視角下高校廉潔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不太適應新形勢下的廉潔教育新要求。
在當前全面從嚴治黨偉大實踐向縱深發展與高校“雙一流建設”加快推進的時代背景下,高校要與時俱進做好黨風廉潔教育工作。高校廉潔教育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要求體現在:一方面廉潔教育本質是價值觀教育,而非知識認知教育。“只有識深、情篤、意果,才能形成堅定的道德信念”[3](450-451)。目前高校廉潔教育尤其是警示教育存在一定的短板,上級部門提供的,或者市面上公開發行的警示教育案例和高校的工作內容差距較大,難以使受教育對象形成代入感,將“事故”看成了“故事”,警示效果不顯著。另一方面心理學強調知、情、意,廉潔教育是為了讓受教育對象更好地學習廉潔方面的規范和要求,產生對廉潔的認同和向往,并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這里面最重要的是形成堅定的廉潔意志。按照構建主義心理學理論,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由學習者主動基于原有知識,構建新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如果受教育者僅僅是了解廉潔的規范和要求,沒有形成內心的認同,在第三層次的意志階段就會出現偏差,面對利益的誘惑,廉潔規范和要求就會置之腦后,從而鋌而走險。
(二)教育主體未充分發揮作用保障教育目標實現。
基于廉潔教育的主體而言,應該包含所有承擔教育職能的職能部門。基于廉潔教育的客體而言,廉潔教育是一種普遍性教育,應包含高校全體工作人員。但是從理論研究看,通過文獻梳理,針對教育主體的研究成果較少,大多數論文泛泛而談,沒有明確教育主體。高校廉潔教育的研究重點是教育客體之一的大學生。從工作實踐看,將廉潔教育視作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由紀檢監察部門組織實施的情況比較常見。廉潔教育的客體主要針對領導干部和重點崗位人員。正因為廉潔教育的內涵在實際工作中模糊不清,所以直接導致部門間分工不明確,職責界限不清,但凡提到廉潔教育,就找紀檢監察部門,廉潔教育缺少全局觀。無論從上級文件還是理論研究看,廉潔教育是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教育服務,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滿足人們對廉潔的心理需要。實際上在分層分類的教育中,缺少對非黨員、非領導干部、非編制內員工的教育,教育客體未實現全員覆蓋。
(三)教育資源整合不太充分。
由于高校廉潔教育的內涵不清晰、主客體不全面,因此進一步影響了資源的有效整合。高校廉潔教育需要學校整合已有資源,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深加工,形成廉潔教育品牌活動長期堅持。這個資源包括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毋庸置疑,紀檢監察部門是紀律教育的主責單位,但不應該是廉潔教育的主責單位。因為廉潔教育缺少總體規劃,在內部資源整合上,各單位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甚至部分職能部門只在紀檢部門的推動下開展相關工作,沒有形成人力、物力、財力等的統籌協調。在外部資源整合上,政府部門、社會團體用于支援高校廉潔教育的資源欠缺,特別是開展警示教育的場所及與高校相關的警示教育案例的不足。
(四)制度規范、文化因素有缺失,教育效果不易評價。
維持功能特別重視文化對行為系統的穩固作用?,F在的廉潔教育模式還停留在灌輸的層面,尚未樹立“學習者中心”的教育理念,難以滿足教育客體的多元需求,忽視文化潤物無聲的特點。相對應的,有關廉潔教育如何開展缺少制度支撐。高校在開展廉潔教育時,一方面理念上有偏差,學校各單位在思想上對開展廉潔教育的重要性認識水平不一,尤其是業務部門,沒有將此項工作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對待。另一方面缺少教育評價,教育手段單一,開展廉潔教育局限在學習各類反腐倡廉的國家制度、方針和政策層面,沒有深挖相關的教育內涵,內容不夠豐富,缺乏時代性和新意。僅通過會議、集中學習、主題講座這些形式開展主題教育,未必能夠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教育的信度和效度難以評判。
三、AGIL模型視角下高校廉潔教育的發展對策
國內各高校的廉潔教育做法相似度較高。具有特點的是清華大學通過和透明國際建立專門的廉潔課程進高校,依托課程開展教育。湖南大學通過建立廉潔社團,開展廉潔領袖夏令營等活動,加強學生實踐開展廉潔教育。澳門廉政公署長期同各大高校保持直接有效的聯系,直接對廣大高校學生開展廉政文化教育,讓青年學生通過教育自覺自愿擔任日?!案瘮《讲靻T”。任何教育開展都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高校開展廉潔教育工作需要堅持三個原則,系統規劃提高科學性,以人為本提高針對性,與時俱進增強時效性。依據AGIL模型分析,采取相應的發展策略,構建縱向有領導、橫向有溝通的廉潔教育立體網絡,以物載廉、以史贊廉、以節促廉、以情助廉、以責問廉的豐富內容。
(一)加強教育研究,提高價值融入。
廉潔教育不是單純的工作安排,需要帶著課程設計思維開展廉潔教育。單純的理論灌輸,未必能夠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以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理論作為指導,結合新形勢新要求,以學科為依托,整合內容、創新方式及加強價值融入。將廉潔教育研究納入教育教學工作內容,把廉潔教育融入思政課程,融入課程思政,增加用于課程研發、師資隊伍培養的投入,進一步增強廉潔教育的專業性。將廉潔教育和中華傳統文化相聯系,賦予廉潔教育全新內涵,打破廉潔教育就是黨內教育、廉潔文化建設就是“書法繪畫展”的偏見,從中國傳統文化、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國外廉潔先進思想中汲取精華和養分,將廉恥文化融入高校師生員工的價值觀中。
(二)發揮主體作用,構建交互模式。
廉潔教育是對權力制約的教育,不是塑造完人,而是不讓他腐敗。學校以往將廉潔教育對象分為處級干部、科級干部、機關工作人員、教師四個層級,并針對高校腐敗易發多發的領域確定了組織、人事、基建、招投標、招生、財務、后勤、科研、部門負責人九個類別,學生廉潔教育由學生工作部門以誠信教育為主題開展。經過多年實踐,將管理人員、專任教師、學生作為高校廉潔教育的三大基本群體更合理。其中管理人員可以根據職級分為中層及以上領導人員和科級及以下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按照是否為黨員劃分層次。由于分類的依據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采取的教育也有差異。差異化不僅是教育方式差異化,還包含教育內容差異化,基于學習者的已有知識經驗,加深對廉潔的認識,將廉潔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在主體間性視角下,教師與大學生之間可以通過平等交流互相促進,充分發揮個體的主動性、個體之間的交互影響性,雙方達成共識,在有效的教育互動過程中,共同提高,共同進步,落實廉潔教育[4](64)。專職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廉潔教育設計,互動相長,更可貴。
(三)加強整體規劃和資源整合。
加強廉潔教育的頂層設計,明確廉潔教育系統各教育項目的工作任務、執行實踐、評價標準和責任單位,進一步完善教育責任體系。可以將廉潔教育內容納入監督聯席會的議題,會議由分管宣傳的黨委副書記和紀委書記召集,成員單位由組織部、宣傳部、紀委辦、學工部、研工部、校團委、校工會、教務處、教師發展與研究中心和相關學院組成。在黨委領導下,紀檢監察部門作為協調部門,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努力,加強校內資源整合配置,共同協調解決廉潔教育工作中出現的情況和問題。及時總結經驗,提高整體工作水平。做好校外資源的收集和整合,對外加強與上級主管部門、相關社會團體、兄弟高校的聯系,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用,構建廉潔教育的社會共同體。
(四)豐富教育內容,依托項目運行。
潛在模式維持功能體現了廉潔教育理念、廉潔文化等軟性因素,包含規范制度硬性因素,這些文化因素在廉潔教育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加強廉潔教育系統文化因素的建構,突破傳統觀念束縛與保守的思維定式,強調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一是要完善保障體系,建立配套制度,形成長效機制,將廉潔教育變為肌肉記憶而非紀委記憶。以考促干,用制度保障分層分類教育的有效實施。二是創建活動品牌,在全面動員的基礎上,固化經過實踐檢驗的較合理的教育方式、教育時間,建立廉潔教育示范點,創建廉潔教育品牌,實現教育常態化。三是搞活微信平臺[5](67),廉潔教育微信平臺的主要目的是對在校師生進行廉潔教育,一個好的平臺應該是一個對受眾有價值、有意義的平臺。雖然廉潔教育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但對比其他實用性價值來看,一味地進行灌輸難免會有些空洞。因此,要規劃內容,以案例為主,豐富推送內容。尤其是及時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起師生注意,引以為戒。
參考文獻:
[1]塔爾科特·帕森斯,尼爾·斯梅爾瑟.經濟與社會[M].劉進,林午,李新,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2]李俊龍,王力,傅雷鳴,丁永前.AGIL模型視角下推進高校應用MOOC教學的策略選擇[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2).
[3]羅國杰.倫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易靜.主體間性視角下高校廉潔教育的內化路徑[J].廉政文化研究,2017(5).
[5]劉紅旗,杭育新.利用微信平臺提升高校黨風廉潔教育質量[J].廉政文化研究,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