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幼會 徐艷云
摘 ? 要: 習近平同志將“勞育”納入五大教育目標,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在全面構建體現時代特征的勞動教育體系下,利用學校勞動教育幫助專業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強的“2+3”專科生更好地就業,對他們以后走向社會為社會做貢獻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勞動教育 ? 教育目標 ? “2+3”專科生 ? 就業
一、勞動教育上升為新時代的教育目標
我國教育界“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提法出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遺憾的是并沒將其作為教育方針。199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五條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敝敝?018年9月10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大會講話中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蔽覈逃结槹l生了實質性的改變,從原來的“德智體美”四育提升到“五育”——“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體現了新時代黨在教育方針方面的新思路和新要求。
在我國長期教育教學中,“智育教育一直獨領風騷,備受關注,傾囊助之,德育、體育、美育、勞育往往被選擇性忽視”①,尤其是勞動教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忽視,并被排除在教育目標之外。長此以往,將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不利于我國的繁榮昌盛。
“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②。2019年7月9日,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介紹《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時說:“勞動教育是當前整個教育體系當中的短板,可能是最短的短板,因此必須加強。”勞動教育的重要性昭然若揭,現在的關鍵是如何落實、如何落地?如何納入教育體系,構建涵蓋德智體美勞的具體教育實施方案?隨著中共中央對勞動教育的重視,2020年相繼出臺了兩個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和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這兩個文件的頒發為勞動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新時代勞動教育體系下,“2+3”??粕F狀研析
“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②。因為勞動教育本身是一項操作性強的社會復雜活動,也是一門綜合性強的學科。勞動教育能否落實到位,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素養提高及就業前景。所以,教育部已意識到這個問題,設法整體優化學校課程,將勞動教育設為必修課程,并“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中,形成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②。但是,國家對高校和職業類院校的勞動教育長期以來缺少關注,尤其是對“2+3”五年一貫制中職院校的關注。所以,在全面構建體現時代特征的勞動教育體系下,探究“2+3”專科生如何一畢業即能順利就業,是尤為重要的時代話題。
職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億萬從業者的職業素質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及速度,因為“2+3”五年一貫制的中職院校培養的學生主要就業于三四城市或鄉鎮農村等落后地區,很少有人關注研究“2+3”專科生的就業現狀?!?+3”大專即五年一貫制大專是初中起點的普通全日制???,該類學校面向符合條件的并參加當年中考的初中畢業生,進行五年一貫制培養。前三年對學生按照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培養,后兩年制轉段納入普通高等教育??茖W習,學業期滿后頒發教育部統一印制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3”專科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或家中的長子長女,從小條件優越,受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很少參加勞動,甚至有的學生不會勞動,認為家務勞動是父母的事,也不懂愛惜勞動成果,在班級和宿舍衛生勞動中,需教師分工到人,并加以督促,勞動意識不強。出現上述問題與學校未能開展行之有效的勞動教育有很大關系。因此,在新時代下,對“2+3”??粕M行勞動教育,發揮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引導他們認識“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歷史、勞動創造人本身”③的意義,鼓勵他們參加勞動、熱愛勞動、勤儉節約、吃苦耐勞,培養他們勞動致富的理念,銘記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勞動奮斗,才能達成夙愿。學校若能通過五年勞動教育理念的耳濡目染,逐步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則能為學生未來就業及人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勞動教育融入“2+3”??粕蜆I規劃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④。如何讓“2+3”學生在社會上綻放光芒?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學校不僅要有目的、有系統、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實施各種教育活動,還要把培養的人才推出去,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人才,讓他們“各司其職,各展其能,人盡其才”。所以,在全面構建體現時代特征的勞動教育體系下,利用勞動教育幫助“2+3”專科生更好地就業,使他們以后走向社會為社會做貢獻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20年,針對職業院校的特征,教育部在大學勞動教育指導中明確規定:“職業院校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不少于16學時;同時將勞動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之中”⑤等,為職業院校建立完善的勞動教育體系,明確了做法。在“2+3”五年一貫制的中職院校中,教師在文化課教學中應融入勞動教育思想,逐步培養學生新時代愛勞動、會勞動、懂勞動的觀念,解放他們的思想,鼓勵他們多動手、多嘗試,強化勞動操作技能;學院應專門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向學生系統地傳授勞動技術,介紹勞動的相關法律,明晰勞動權利和義務;普及“家政”領域知識,使學生具備生活必備的常識技能;做好職業引領,讓學生初步形成職業擇業意向和創業意識,注重勞動社會保障和勞動安全等科學基礎知識的學習,使“2+3”專科生“明勞動之理”。同時,鼓勵師生研習本專業或自己喜歡職業的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開展專題講座,可設置“勞動積分考核”,充分利用校內勞動項目,比如實施校園衛生責任包干制,將校園按不同的衛生區域劃分給各個班級,由他們負責各區域的衛生,也可在每學期每班級輪流值1周—2周“勞動周”,在食堂、宿舍、教學區等區域參加勞動實踐活動。通過這些做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力所能及的學院勞動,進一步培養他們積極向上、認真負責的勞動精神,磨煉他們的意志,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形成勞動品質。另外,利用產學研基地,借助校外科技園或行業骨干企業、高新企業、中小微企業等,經常聘請專家指導策劃,給予學生實習實訓、創業嘗試的機會,從實踐層面強化學生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操作,積累職業經驗,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就業創業能力,為畢業后就業創業作經驗準備。
在新時代勞動教育理念下,結合中國就業形勢,我們針對“2+3”學前教育專業進行了近兩年的市級課題研究調查,根據“2+3”??粕呐d趣特長和個人就業規劃意愿,引入創客教育模式,進行素養式創客培育和VIP考編培育。素養式創客培育指教師根據學生興趣特長,本著以創新為核心的理念,將課堂課程實施與學生興趣相聯系,將他們長期的興趣轉化為成果展現給世人,進一步提高學生素養。同時,教師聯系校外科技園或企業,讓有相關專業興趣的學生到基地參加勞動實踐訓練,聘請知名專家指導,整合優化接觸的創客知識,使之更加專業化,重視學生素養的培育,給予他們創業嘗試的機會,對其進行勞動教育,為他們創業作準備。VIP考編培育是一種平臺式教育。對“2+3”??粕@類學習基礎和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光靠傳統教育模式的“知識輸入”想考上事業編,是很難成功的。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利用“2+3”學生酷愛虛擬網絡、計算機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特點,發揮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搭建數字化平臺——“創客活動平臺”,為他們量身定制VIP考編培育。這種培育從涵蓋法律法規、政治經濟理論、時政方針、科技文史知識、省情省況等基礎性知識和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法規及職業道德等專業知識入手,學生可利用創客活動平臺觀看視頻、編輯視頻,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錄制講解視頻或做成微課,傳到平臺共享。這種將創客思維與直播、抖音、微課等相結合的模式,能客觀記錄學生創客活動真實數據,增強學生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創新和實踐能力。另外,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整合考編知識點,展示在個人空間或活動平臺,教師和學生點贊或評價創客們的成果。實踐證實,借助創客教育模式為學生整合STEAM,自己動手、思索、體驗、體會學習的樂趣,培養了學生愿動腦、吃苦耐勞、嚴謹細致和大膽創新的態度,大多學生明確了方向目標,有了責任感。通過五年不懈的努力,既能幫助“2+3”??粕纬蓜趧右庾R,又能幫助他們在畢業之際考上教師編或創業,解決就業問題。
總而言之,新時代,勞動教育被重新確立為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必須承擔實施勞動教育的主體責任,在傳授基礎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有的放矢地融入勞動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將勞動教育模式引入“2+3”職業院校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馬克思主義正確的勞動觀念,讓勞動教育為“2+3”大專生的就業“加碼”。這一研究對向社會輸送人才有不容忽視的助推之力。
注釋:
①顧悅梅.中國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及思考[J].學周刊,2019(33).
②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20-03/26/c_1125772938.htm.
③劉向兵.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該如何加強[N].中國教育報,2019-9-5(08).
④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R].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⑤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S/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 472808.html.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教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傳統勞動教育思想揚棄研究+課題編號DAA19030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