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翠
“一藕兩蝦”生態種養模式,是近年來江蘇里下河地區農科所科技人員摸索形成并已大面積示范推廣的一種藕蝦共育生態種養模式,可實現藕田周年養殖一批成蝦、繁殖一批蝦苗和收獲一季蓮藕。該模式以藕田中的水草、浮游生物和底棲動物等作為小龍蝦的天然餌料,同時小龍蝦的排泄物又為藕田提供了有機肥料,供蓮藕生長,促進了“一藕兩蝦”共育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循環流動,形成了綠色、高效的水域生態種養模式。該模式充分利用了蓮藕的水體空間,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通過采用綠色生產技術,充分發揮小龍蝦的除草、肥水、肥藕的生態功能,明顯減少了農藥、化肥、飼料的投入,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一、藕田條件與田間工程建設
1.藕田條件。應選擇地勢低洼、保水性能好、光照充足、土壤pH值6~8、田地平整、每片藕田面積在60~90畝的田塊。
2.水源、水質。要求水源充足,周邊無污染源;水質良好,各項指標符合《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用水水質——農業部行業標準》(NY 5051—2001)和《漁業水質標準》(GB 11607—1989)。
3.進、排水系統。進、排水系統要分開。在田塊的一端建進水口,設置機、泵抽水入田,或通過進水渠道引灌入田,并用60~80目的尼龍或金屬濾網封住進水口或套住進水管口,以防止野雜魚、蝦幼苗及其卵粒隨水流進入藕田;在進水口對角田塊的另一端環溝底部建出水口,安裝竹箔、尼龍或金屬濾網等防逃設施,以防止小龍蝦逃逸。
4.開挖蝦溝。在藕田四周離田埂5米以外處開挖環溝,溝寬5~6米,深度宜在田面以下1.2~1.5米,開挖出來的泥土用于加固、加高并夯實田埂;田中也可開挖“田”字形或“目”字形集蝦溝,溝寬3~4米、深0.8~1.0米,開挖的泥土就地在蝦溝兩側做成支埂,便于小龍蝦在埂上打洞越冬。
5.設置防逃設施。在藕田四周主埂內側用硬質塑料板、加厚聚乙烯塑料網布等材料構建防逃設施,下部埋入土中0.1米,地面出土0.3米,同時每隔1~2米用竹、木樁固定。
二、種養時間安排
1.蓮藕種植。蓮藕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定植。當平均氣溫上升到15℃時,蓮藕開始萌動,在江淮平原地區,蓮藕一般5月上旬長出浮葉,5月中旬抽生立葉,6月下旬開始封行,7月中下旬開始結藕,8—9月為主要采藕期。10月下旬至翌年3月為蓮藕的越冬休眠期。
2.小龍蝦成蝦養殖。蓮藕浮葉挺出水面后,即可投入小龍蝦苗養殖,一般在6月上中旬投蝦苗,7月底至8月初即可養成,可陸續捕撈上市。
3.小龍蝦苗種繁殖。9月下旬將親本蝦放入藕田環溝中,小龍蝦開始陸續交配,10月底進入洞穴生活,并產卵孵化出蝦苗。翌年3月底至4月初,親蝦和仔蝦陸續出洞,在及時捕獲親蝦上市后,重點是培育蝦苗,待蝦苗體長3厘米左右時,便可捕捉銷售,至6月初全部捕凈。
三、蓮藕綠色施肥技術
蓮藕的生長期長,對肥力的需求較高,因此應堅持基肥與追肥并重,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藕蝦共育時,因持續投餌和小龍蝦自身的持續排泄,這些物質具有顯著的肥水、肥藕效果。因此,蓮藕速效養分總施入量應比常規藕田施入量減少50%左右。
1.基施有機肥。蓮藕定植前,一般每畝施1000~1500公斤腐熟有機肥做基肥。在藕田均勻撒施肥料后,將其翻耕入土,并將畦面耙碎整平。
2.適時追肥。追肥宜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6月蓮藕處于立葉期,可每畝施45%緩釋復合肥35公斤;7月每畝施生物有機肥15公斤。
四、小龍蝦綠色投餌技術
1.小龍蝦成蝦養殖。小龍蝦蝦苗投放后,應投喂蛋白質含量為28%的小龍蝦成蝦養殖專用餌料,每天傍晚前后定時、定點、定量投喂。一般日投喂量為存塘蝦重量的5%~8%,最好投在食臺上。低溫、陰雨天應投低限,在小龍蝦生長旺季及晴天應投高限。飼料投喂前,可添加水產專用拌餌寶,每100公斤飼料的添加量為0.5~1.0公斤,直接添加或稀釋5倍后均勻噴灑在飼料中,待晾干后投喂。
2.小龍蝦苗種繁殖。親蝦投入后,應及時投喂蛋白質含量為32%的親蝦培育專用飼料,投喂時間為傍晚太陽落山后,投喂量為存塘蝦重量的6%~8%,投在食臺上。10月中下旬小龍蝦陸續進入洞穴生活,應及時減少投料量直至不投。待翌年春季親蝦和仔蝦陸續出洞穴后,再改用蛋白質含量為32%的仔蝦專用飼料投喂,并根據市場需求,及時捕苗出售,直至捕完為止。
五、蓮藕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
1.生態防治。蓮藕主要蟲害有縊管蚜、潛葉搖蚊、斜紋夜蛾等,可用性誘劑進行誘殺。每200平方米安插一個螟蟲性誘捕器,連片設置,并及時更換誘芯。
2.物理防治。利用害蟲的趨色性,選用黃色黏蟲板插入藕田,以誘殺長綠飛虱和蚜蟲等。可每100平方米安插一個黃板,連片設置,并適時清理更換。在田埂四周安裝頻振式殺蟲燈,天黑后點亮,利用害蟲的趨光性誘殺害蟲。殺死的害蟲應及時撒入環溝,供小龍蝦食用。每公頃配備一臺頻振式殺蟲燈,調節好太陽能光控開關,于晚上8時至第二天凌晨3時昆蟲活躍期間點亮,以誘殺二化螟和大螟等成蟲。
3.生物防治。蓮藕食根金花蟲可通過小龍蝦捕食進行防控。
需要注意的是,在藕蝦共育期間,禁止使用化學農藥。
六、小龍蝦疾病綠色防控措施
1.水體解毒。蝦種、蝦苗放養前,應用200~500倍的水產養殖專用消毒液進行10分鐘左右的浸泡消毒處理。小龍蝦生長或繁殖期間,養殖水體還要定期用濃縮有機酸解毒寶適時調節水質。
2.消毒、除野雜魚。蝦苗、親蝦投放后,每隔20天左右,可對田塊溝內水體潑灑復合碘制劑,以消毒滅菌。如有野雜魚入侵,可用茶籽餅浸泡后撒施入水滅殺,對殺滅后漂浮于水面的野雜魚,應及時撈出并挖坑填埋。
3.冬季曬塘、消毒。冬季親蝦進入洞穴生活并封閉洞口后,可適時排水曬田。蝦溝排干水后,通過陽光暴曬,促進池底有機質、有毒有害物質分解、揮發,以降低有害微生物、寄生蟲數量;同時用生石灰對全田潑灑,以消毒、滅菌、除野,每畝用量為100~150公斤。
(江蘇省連云港市崗埠37號農業辦? ?王同翠? ?郵編: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