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燕
摘要:閱讀是提升個人核心素養最有效的途徑,生大量閱讀進行知識積累,提升個人文化底蘊,內化成自身能力。培養正確價值觀、人生觀。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啟發思維、營造氛圍,激發興趣與探索,把興趣轉化為學之動力。使情操得到熏陶和感染,引導聯系生活、讀寫結合,提高能力。課外延伸,擴大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水平,通過夯實閱讀教學,真正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使閱讀陪伴生一生成長。
關鍵詞:核心;素養;閱讀;教學
當下,根據時代要求,“立德樹人”育人要求,強化人的素養,體現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精神,注重學科育人價值,需要確立并構建語文核心素養基本結構,將“核心素養”內涵落實到語文課程與教學中。而身為語文教師肩負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重任,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何聚焦語文核心素養,夯實閱讀教學呢?教師如何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值此話題進行探討。
一、夯實閱讀教學,對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性
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生通過大量閱讀積累,從而提升文化底蘊,內化成自身能力。通過閱讀理解感悟人物情感變化及文章主旨,影響學生價值取向。那么,閱讀成了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
使語文教學成語文教育,促進個人全面發展、終身發展,適應未來社會最基本語言文字知識、道德品質,以及運用語言文字能力。夯實閱讀教學,對培養學生語文素養至關重要。
二、如何夯實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教育家曾經說過:“教有方、但教無定法。”閱讀方法多種多樣,什么樣的方法是最好的呢?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就是好方法!我在實踐中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激趣入境、啟發思維,燃起探索之情,把興趣轉化為學習動力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之源。” 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學習興趣,它就能成為學習動機。激發學生閱讀文本方法多種多樣。根據課文語言特點和情感表達不同,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有不同。當知識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在自身上就會形成一種富有個性的文化底蘊。
在閱讀教學中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①、游戲法
“玩”是孩子的天性。 教育家朱熹說:“教人不見情趣,必不樂學。”游戲是小學生喜愛的。根據文本需要,設計課前游戲,激發學習探索。如:《觸摸春天》課前游戲導入。請生上臺,用手帕蒙上眼,寫字、收拾后準備的桌面,再蒙眼回到座位,游戲做完后談感受,師引出有一位盲童做……然后學習課文。調動積極參與意識,激發欲望。使生帶著好奇、激動、心情走入學習。
②、故事法
小學生大都喜歡聽故事,師課前根據課文事情節發展特點,用故事形式來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如:《曹沖稱象》師課前利用講故事導入。曹操是三國時魏國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頭大象……有人提出要稱大象,你猜是怎么稱象的?板書課題學習。師結合學生心理特點,以故事通俗易懂的語言啟發思考,增強學生探索精神,讓學生帶問題,走進文中。為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③、聯系生活法
從生生活中熟悉事物入手,調動學習積極性,自主地參與閱讀學習,感受語言魅力。
④、對比閱讀法
師篩選與閱讀內容特點有關課文導入,拉近文本與生距離,增強生親切感。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師在閱讀教學前激發生學習興趣,打開思維,創設良好學習氛圍。為閱讀學習做好鋪墊。
(二)注重學法指導,引導合作交流,增強生本之間對話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對話。教學中師不能取替生理解,讓生自讀自悟,從而得到語言美的熏陶,使生情感更豐富。例:《稱象》教學中,指導讓生用“讀、找、想、議”等方法。找稱象方法。匯報討論,哪種稱象方法好?有更好稱象辦法嗎?生評出最好方法。生在評價中感受學習樂趣,學生成為學習主導。生通過閱讀發現問題,生在合作下解決疑惑,在拓展中學會思考,學會提問并解決問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持之以恒進行閱讀學習滲透指導,閱讀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語文核心素養才能落實到位!
(三)豐富讀法,讀寫相伴,提高閱讀能力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讀”閱讀精髓,閱讀生命線。教學中生通過多種朗讀:如:加動作讀、想象讀、、吟讀、分角色讀等,讀出韻味,讀出情感、讀出興趣,讀出感悟,以讀促學,聯系實際,讀、演結合加深對語言感悟和人物刻畫理解,感受情境美,語言美。思維碰撞,發展智力也培養思維能力。例:《鐵罐和陶罐》教學中,分角色朗讀,師生分角色讀等。讀出不同語氣;按“人物”語言,表情、動作演讀,繪聲繪色的研讀博得掌聲,生學得輕松愉快,演讀加深對“人物”理解。
“讀是寫作之母。”由讀至寫,是能力升華。讀寫結合是語文核心素養提升關鍵。以教材為突破口,找準聚集點,捕抓契機,把寫作訓練安在教學中,讓閱讀教學“無聲勝有聲”。又如:《翠鳥》主要描寫翠鳥外形和活動,抓住翠鳥外形,引導生仿寫,寫作悄然而生。如生:“小金魚穿上鮮紅色的連衣裙,頭上戴著鑲滿珍珠的皇冠……”等,惟妙惟肖、生動傳神之作應運而生。引導生觀察小動物,生活習慣,讀寫結合,描寫動物文章在閱讀教學中悄然完成,降低生寫作難度,加深生對文本理解,讀寫相伴,能力提高。
(四)注重課外延伸,提高閱讀質量
培養生核心素養,單停留課堂教學或教材上遠遠不夠,必須向課外延伸。借助閱讀教學進行課外延伸閱讀,讓閱讀教學走出課堂,走出教材,走向生活。把語文教學變成語文教育,讓閱讀教學扎根在生心中,陪生一生成長,把語文核心素養研究植根中華民族文化歷史土壤上。
參考文獻:
[1]人民網:《今天,為何要提“核心素養”深聚焦》
[2]蘇霍姆林斯基著,肖勇譯 . 教育的 藝術 [M].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