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浪
摘? 要:積極性心理學,能夠幫助課堂上的教師認識到學生的前途潛力與道德和美德等積極的品質,能夠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同時還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對于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還能夠幫助我們學校建立一個完善的社會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機構體系。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我國中小學心理課教學仍然存在著一定的錯誤誤區,主要指的是以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為主的消極層面教學模式。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和目標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在社會中形成健全的個性和人格,積極心理學是作為科研者的積極品格的一門學科,主要目的就是通過調動和激發學生內在的積極力量,來有效地幫助他們獲得幸福的生活。
一、了解真實需求,增加學生的積極體驗
小學階段的心理課程教學主要目標就是給予學生一個培養積極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況,培養他們良好的身體三觀,同時還能夠有效地幫助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正確地處理自己的人際關系,增強他們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但在我國傳統小學對于心理問題的教育中,小學對于心理的課堂教學方向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只是單純地為了解決優秀學生的問題而去進行解決,偏重點也大都集中在那些已經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的優秀學生身上,從而導致造成忽視對于優秀學生的職業品質與潛能挖掘等各個方面的培養。所以我們的老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就是一定要更加重視地去了解每個學生真正的需求,來提高他們增加學生們的積極性體驗,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及各方面能力。在我國現代小學階段心理教育中,老師們一定要將以人為本的心理教學觀念充分地融入日常教學中,要盡量做到更好地貼近小學生的現實和生活,尤其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以及思想感情。重視和調查研究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況,從學生的身邊小事來入手,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尤其是特別困難的學生,積極的創造條件給學生們解決生活及情感等各個方面的問題。
例如不定期的組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或者是利用班會課時候,面向所有的全體學生,給每個學生宣傳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游戲、影視等開展教學,給每個學生一起創造一個表達與分享的平臺,幫助他們自我成長。教師還可以針對一些具有共性的問題進行專業的講座,達到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認識自我、肯定自己,審視目標的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感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由于每個學生都具有差異性,各自成長的環境、性格都不同,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并且由于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良好的互動,師生之間的信任感不強,大部分的學生相對都更加樂意偏向與同齡人傾訴,所以教師在教學以及實踐活動中,要采取積極的教育手段,創造積極活躍的氛圍,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建立相互之間的信任感,學生才會主動向教師講述自己的問題,尋求教師的幫助。
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將其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機結合,以學生為主導地位,開展多樣化的活動,教師也要主動的參與到其中,引導學生們在活動中體驗積極情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松弛身心,還能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僅僅只是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上,只會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產生距離感,同時教師本身也需要擁有積極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獲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鼓勵和賞識學生的優點,在學生犯錯的時候要多層次去分析,幫助其分析錯誤的行為。久而久之,師生之間就能做到有效的溝通,并且最后形成良性循環,挖掘學生積極心理潛能,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素質。
三、家校聯合教學,點面結合積極陪伴學生
眾所周知,父母都是我們學生的第一位教師,家庭的教育在我們學生的日常學習和職業發展生涯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家庭教育相對于我們的學校教育來說有著得天獨厚的特點。家校聯動的教學能夠培養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更加全面地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情緒與情感生活,幫助每個學生培養自己良好的職業道德與人格。尤其特別是心理教育課程的教學,通過家庭和學校的密切合作和相互支持,積極營造與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自主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奠基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家長的言行舉止都對學生的發展起到表率的作用。學校和家庭教育都是學生心理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有助于引導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和優秀的品質。在發現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學校和家長都可以及時的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家校聯合教學,點面結合積極陪伴和鼓勵學生的一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的學生進行自我和精神的調節,讓我們的學生不管是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可以依靠自己尋找正確的途徑去處理和解決。在這樣的方式之下,能夠有效地幫助大學生對激發其積極的心理潛能等各個方面進行培養與發展,養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品德。比如當一個學生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家長和老師都要有意識地幫助他們引導學生給自己積極的思想和心理暗示,以此為基礎來鼓勵自己,不定時地舉行各種自助式的思想和心理練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感受到多樣化的思想和感覺。
四、結語
小學階段心理課教師一定要對于心理課堂教學有個正確的認識,積極地探索尋求合適的途徑和方法來引導幫助小學生培養形成良好的品德與人格,幫助小學生敞開心扉,激發潛在的知識與能力,為促進小學生未來的身心健康成長與快樂幸福的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仲明.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支持的社會體系構建[J].教育家,2020(8):23-24.
[2]孟珍偉.把脈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J].人民論壇,2021(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