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伽


摘? 要:素質教育提倡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美育。小學美術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有助于大腦智力的開發。小學義務教育階段文化課的學習讓本該充滿童趣的年齡缺少了生機,因此,要讓“童真童趣”充滿課堂,本文就小學美術教學思考展開論述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童真童趣;小學美術教學;建議策略
童年時期接觸的人和事對于一個人的一生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教師、同學和家長,在學校的時間也是最長的,因此要著重重視教育問題。而小學美術是幫助學生學習過程中放松的課程,所以要積極改進,讓美術課堂充滿童趣。
一、以學生興趣為導向展開教學
藝術學習需要天分但更多的是需要后天的努力,而興趣是學生動力的源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教學的最大反饋。在教學的進度、內容、形式等各個方面都要以學生的興趣為中心,尊重學生意愿。
課程有國家安排的必修內容,還包括執教者課上的補充內容。比如:人教版美術一年級上冊第四課《下雨啦》這節課借助前面講的“認識美術工具”中的剪刀、彩色水筆、毛筆以及油畫棒等工具描繪出一副美麗的雨中情景圖。當然,不同的學生審美有差異,自然對于工具選擇以及作品設計都有每個人獨特的想法。作為執教者要尊重學生的“靈感”,了解學生的性格,有的學生比較安靜、有的較為活潑。如下兩幅圖是課本上的不同畫面:
從色彩上看,左邊的比較多彩,右邊的則是以黑白調為主;從表達內容上,左邊的這幅圖,人物都很開心,右邊的再現了一副生活場景:媽媽為小狗撐雨傘,保護暴雨中的小動物。從作品看性格,一般小學生沒有很多的心思,畫作直接地反應著學生的心理狀態。這是真情實感的藝術表達,體現了“童真”的特點。
還有很多學生喜歡動手制作,比如:剪紙、折紙等,本冊課本第二課《大家都來做》,這節課是有關實踐的美術課,采取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喜歡哪些動植物或者其他的,然后進行統計,盡量照顧到更多的學生,每個人可以選取自己喜歡的進行裁剪、折疊,課本中給出了一些圖,都是學生利用生活用品拼湊而成,由“高粱秸稈”拼成的樓房、“繩子”拼成的頭像以及“樹枝、蘆草”等制成了小院,可以說是很靈巧了。可見在興趣的激勵下,學生總能夠給人滿意的花卷,畢竟小學生的思維創造力正處在上升期,所以要培養學生興趣,尊重其主體性。
二、以真實生活為依托進行教學
美術中所謂的“靈感”都來源于生活,生活是一切藝術的縮影。要以日常中常見的畫面引導學生自助創作,從普通抽想到藝術才是美術的真諦,用作品來表達自己的心聲,讓“童真”
充滿課堂。
不同的主題制作都可以來自于現實,學生的家庭環境、學習環境以及經歷等都影響著作品內容。但是執教者要教育學生要保證作品的“真實性”。比如: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3課《裝飾自己的名字》,每個人的名字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父母的寓意,在裝飾品的選擇上,也有所不同。據調查,學生的作品基本機構是“每個字”,外面顏色、形狀等的裝飾上由于性別、性格差異導致大有區別。
這個作品中 “李悅琪”三個字中每個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主要用鞋子等裝飾了筆畫,體現了這名學生獨立的個性。還有好多作品沒有展出,這些組成作品的元素從側面說明了學生喜愛的東西,都說“人如其字”,張揚的字體體現了學生狂野活潑的性格,工整的名字是內斂個性的特征。一切都要來源于內心真實的表達,還有以“家庭”為主題的作業展示,都是取決于生活狀況。比如:人教版第13課《回家的路》主要是“制作地圖”,把自己回家的路線用美術來落實到紙上。從現實取材既不會有創作性的困難,也體現了自己的真誠。
三、以豐富想象為憑借進行教學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課程,單純的將現實展現到紙上是不足夠的,還需要自己的想象力,把一個個人物形象活靈活現的展現出來。讓自己的心血富有藝術氣息,但是當下教學依舊秉承傳統的思想教學,因此,改進教學理念噬待解決。
豐富的想象力是創作不竭的動力,處于童年期的孩子們思維敏捷、才思活躍,總是有很多很多“小點子”。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大人國與小人國》,這是根據大家所熟悉的《格列佛游記》中很多景象導入教學的,有荷蘭小人國主題公園、衣夾現代奧登伯格、還包括現代大小轎車的比較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學生的制作不受形式、工具的限制,在思想上以及結構上等都是自由的。以下有幾個學生作品,充分驗證了想象力的重要性。
學生在“大大的冰淇淋”這個作品無限放大了冰淇淋的體積,并且大到比樓房高,人們還可以在上面玩耍,它的功能也不在只是吃,還可以玩耍。在“大家一起喝咖啡”作品中,人們不再是跑、走而是會飛,咖啡也是超大杯,在右邊還有一個吸管,杯子里面是一個巨大的海洋,有魚和其他的生物,體現了多樣性的思維,一大杯咖啡由好多人一起分享,飄在水面上的也有,在地下夠不到的也有,還有人魚形狀的在天上飛舞,一切都充滿著神話的色彩,但又沒有脫離現實,體現了學生豐富靈活的腦力。還有“大奶?!薄皶郎系挠螒颉钡?,這些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放大了物體,并且賦予其生命力。這樣的作業總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而且能促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可見,現實對于創作是多么重要。
結語:素質教育推崇提升美學教育,在教學方面做出了很多改進,本文通過“以學生興趣為導向教學”、“以真實生活為依托教學”以及“以豐富想象為憑借教學”的方式促進小學美術教學的進步,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聽課體驗,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毛秋月.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淺談小學美術教育促學生個性發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1(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