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錦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小學語文課堂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越來越重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和溝通能力等。為了達到高質量的課堂教育,很多學校提出在閱讀教育課堂上采用“自主合作3+2”教學模式,通過使用現代化的教育模式滿足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讓學生能夠深入課堂學習中,激活學生的思維。主要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堂教育進行分析,并就如何實現“自主合作3+2”教學提出相關策略,希望能夠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高年級;自主合作3+2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育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文化知識,更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讓學生自主分析和學習,通過自主探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促進學生積累知識,從而為寫作打下堅實基礎。自主合作學習是近些年在課堂上使用較多的一種教育模式,將其應用到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育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激勵學生團結合作、共同進步,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一、“自主合作3+2”教學模式的概述
在小學中高年級的閱讀教育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靈動性,體現學生的課堂地位,教師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分析問題,從而促使學生深入思考問題,使知識內化,這對提高教育質量十分重要[1]。自主合作學習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使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這里所謂的“自主合作3+2”模式中“3”指的是獨學、對學、群學,通過在學習中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從而激勵學生學習,使課堂教育更加豐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更高。“2”指的是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通過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而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來提高課堂教育質量,使課堂教育更加豐富,學習氣氛更加和諧。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加濃烈,同時由于教師獲得學生的反饋,學生的問題得到解決,學生的進步也會更大。
二、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學生合作學習的優勢
1.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社會的發展,需要各個成員的共同努力才能夠達成。而只有當我們具備良好的競爭意識才能夠更好地學習和發展。而小學教育是對學生的啟蒙性教育,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合作教育方式,通過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競爭中提高自己,這就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其在教育中增強合作意識的同
時,也具有了一定的競爭意識,從而更加努力地投入知識的學習中[2]。在合作教育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如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基礎、個人性格等,均衡每組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能夠公平競爭,互相幫助,尤其是針對學習能力差、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要注意其感受,并將其合理分配到每個小組中,讓優等生幫助后進生,使他們共同進步。為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師還可以采用獎勵機制,對幫助同學最多、學習進步最大的小組進行獎勵,促進班級和諧。
2.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傳統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采用單一的教育方式,通過對文章的分析和講解進行教學,這就使得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體現,參與度不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也無法提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育質量。長此以往,不僅不利于學生進步,還可能使學生無法真正理解相關問題,從而造成學習上的障礙。而合作學習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加投入學習中,使得學生的課堂地位得到體現,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烈。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會更加深入。
3.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在語文課堂學習中,通過合作學習,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還能夠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如在合作學習中,通過分角色閱讀,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強學生的交流,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高。或者以對話形式來呈現課文內容,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長期的合作學習,學生的表達能力將會得到提高[3]。此外,在學生展開閱讀的時候,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對段落或者句子發表自己的意見,談談自己的理解。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會得到提高。
三、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課“自主合作3+2”的教學策略
1.閱讀教學方法的實施
在實施合作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首先要打破慣例,以開放的思想組織課堂,讓學生深入知識的探究中,從而激發學習和探究的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覺性。在教學中制定適合的教育目標,啟發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在閱讀教育中應用合作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地位,讓學生深入到閱讀學習中,并將原先要求學生聽話照做改為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4],以此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問題情境入手,讓學生更有體會,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已經學到的知識分析問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在引導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要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引導學生從多個方向思考,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通過情境再現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學生在自主閱讀中表達的觀點,教師要給予中肯的評價,鼓勵優點,指導改進不足。
實際上,針對語文閱讀教學,教師除了以理解性教育思想為主外,還需要通過合作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讓其深入理解文本的內涵,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思想不同,見解也不同,賦予或者吸收文本的含義也存在各種差異。而這也是文本內涵所不確定的一個重要體現。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在合作教育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和經驗去填充文本的空白處,將文本結構組織起來,并通過系統的方式理解文章的整體結構,實現文本與作者對話交流的目的。也就是說,在合作閱讀學習中,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空間,通過展示情境,讓學生深入學習,通過構建開放式的合作探究讓學生大膽去思考,說出自己的見解。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具備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讓學生更加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改善學生自主探究的效果。
2.提高學生質疑精神
在自主合作閱讀學習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必須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問題的分析和探究。這對教師的教育能力也是一種考驗,教師要設計出符合學生當前實際的教學方案[5]。首先要讓學生在課前充分預習相關內容,在上課前,給出5分鐘時間讓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回顧、分析和整理,并提出自己的問題。這樣教師在教育中可以了解學生的動態,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教育過程中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難忘的潑水節》的時候,教師通過鼓勵學生進行預習,并搜集相關資料,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并在預習之后找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開始教學時,教師再通過這些反饋,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其次,在教育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確立文本結構,讓學生全面系統地理解文本。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合作交流,看是否能夠在同伴那里找到答案。這樣能夠加強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促使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學生的感悟和理解。
3.合作展示,教師指導
在學生自主合作閱讀探究的過程中,教師不能放任學生,使課堂過于松散、無目標,而是要通過合作學習激發學生思考,在分析中深入思考各種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解決一些疑問,但也可能引發其他更深的疑問,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有清晰的認識,并采用問題展示方式,了解學生的動態,幫助學生解決更深入的問題。在合作學習中,可以讓每個小組的組長提出本小組存在的問題,教師針對每個小組存在的問題,先讓其他小組進行回答,如何沒有小組能回答,教師再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和講解,并將其作為重點內容來分析,以此實現高質量教育。
4.反饋展示,教師評價
在合作閱讀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對每個小組的成果進行分析,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時教師還可以進行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并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在開始進行探究的時候,學生很可能由于經驗不足或者能力不足,而出現卡頓或者思想堵塞現象,使探究不得不終止。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技巧方面的指導,引導學生依據教材內容進行發散性思維,將探究活動順利進行到底。最后讓小組組長匯報各個小組的反饋成果。這個時候,可以通過說、講等方式進行反饋展示。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首先是作為觀眾,在“觀”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總結,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漸積累經驗,并在教師的評價中提高自己。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教師要積極轉變教育思想,調整教育模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地位,讓學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孫立娟.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課“自主合作3+2”教學模式[J].黑龍江教育(小學教學案例與研究),2015(6).
[2]王貞揚.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自主合作學習[J].軟件(電子版),2015(16):183.
[3]李啟民.“自主互動”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自主互動學習”方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6.
[4]張國萍.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論文精選(上卷一)[C],2004.
[5]王語.小學語文課外自主閱讀(三年級)[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小學語文‘3+2課堂情境教學模式的探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9]GHB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