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應豐
摘 要:居家閱讀評價對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提高閱讀能力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校課題組在居家閱讀活動的推行中,力除閱讀評價缺失和不足的弊端,及時跟進評價措施,持續實踐和探索,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評價策略和運行機制,激活了學生的閱讀活力,使居家閱讀與學校教學做到了密切銜接。
關鍵詞:評價原則;評價內容和方法;評價主體和時間
居家閱讀是一種開放式的不受時間、地點、形式約束的語文學習方式。恰如其分的閱讀評價對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提高閱讀能力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充分發揮評價導向功能,既能讓學生在激勵中身心愉悅,又能讓他們在評價中探究切實可行的閱讀方法。
但當前家長對孩子的居家閱讀視而不見、不予評價,教師只看結果不關注過程,評價機制也不健全。這些都影響了學生居家閱讀的積極性,又在無形中抹殺了學生居家閱讀的權利。
我校課題組在居家閱讀活動的推行中,力除閱讀評價缺失和不足的弊端,及時跟進評價措施,不斷實踐,持續監測和探索,從內容到方法以至評價手段上都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評價機制,使居家閱讀與學校教學做到了密切銜接。現就實踐中的一些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一、確立評價原則和策略,貫徹課標理念價值
1.科學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在貫徹語文新課標的精神,符合新課改要求的同時,又考慮閱讀教學的現狀和學生自身的實際水平,做到因人而異、因書而異,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居家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各層次學生獲得發展。
2.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注重閱讀過程的評價,收集能夠反映學生閱讀過程的資料,淡化閱讀結果的評價。
3.自評和他評相結合的原則
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家長評價作用,對其閱讀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行評價,使他們更深切地體驗到閱讀的成敗得失,自覺地進行自我調節并做出努力,形成良好的讀書觀念。
二、確定評價內容和方法,引導學生養成習慣
居家閱讀的評價重點是落實評價閱讀內容和方法,這關乎閱讀活動的成敗和閱讀質量,我們主要落實了以下一些關鍵要素和基本措施。
1.評價內容
(1)閱讀態度。有無閱讀興趣和習慣;能否自覺閱讀;有無制訂長期和近期閱讀計劃等。
(2)閱讀能力。有效閱讀的速度;獲取信息的能力;對內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對文章條理的把握能力;提問的能力;思考與判斷能力等。
(3)閱讀方法。是否掌握并運用各種閱讀方法;是否掌握不同文體的閱讀要領;有無建立閱讀檔案和書庫等。
2.評價方法
(1)資料查閱法。查閱《學期居家閱讀計劃》《周居家閱讀計劃》《讀書卡》、讀書筆記、讀書心得等。
(2)紙筆測試法。采取書面測試方式,就文章思想內容和表達形式設計若干個問題,讓學生回答。
(3)活動展示法。舉行閱讀匯報會、綜合知識競賽。
(4)成果展示法。包括讀書卡展覽、讀書筆記評比、習作發表情況通報等。
三、明確評價主體和時間,引領學生自主發展
每個學生閱讀能力、閱讀興趣和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了閱讀中的個性差異,所以評價主體和時間也應力求靈活多樣。
1.評價主體
(1)教師點評。評語要以鼓勵為主,充分肯定優點,指出不足,提出今后發展目標,推動學生的閱讀水平不斷提高。
(2)學生自評。根據閱讀情況評價自己的自主表現和發展,激勵自我閱讀的興趣,變被動接受考查為主動找出閱讀的進步與差距。
(3)學生互評。學生小組互相交流,品評閱讀方法和成果的優劣,互找優長,互尋差距,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4)家長補評。家長評價孩子在家閱讀的表現和效果,以此促進閱讀真實有效地落實,使家長參與孩子的閱讀,加強監督。
2.評價時間
(1)學期閱讀計劃于學初檢查評價,周閱讀計劃、周讀書卡、讀書筆記等資料每周檢查評價1次。
(2)對閱讀興趣熱情的觀察應貫穿在閱讀活動和日常生活中。
(3)閱讀能力的紙筆測試應根據個人的閱讀計劃,讓學生自主選擇測試時間,但學生應達到標準的最后時間不變。
(4)讀書匯報會或知識競賽每月舉行1次。
(5)成果展示評比每學期組織1~2次。
另外,我們還加強了閱讀制度和評價機制的落實,對在閱讀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物質和精神獎勵,使全體學生都能有機會獲得成功,激活學生閱讀活力,真正提高居家閱讀的實效性。
正是由于我們加強了評價和督導,阿陽實驗學校學生的居家閱讀卓有成效。當然,我們的評價一定不是完美的,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會及時開展閱讀總結和反思,繼續探討、完善居家閱讀評價機制,推進評價的信息化、快捷化、常態化建設,使居家閱讀評價成為學校教學的長效機制,促進居家閱讀持續發生和學生全面自主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小明.語文學習與教學設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石雪莉.淺談語文閱讀教學[J].中國教育科研與探索,2006(4).
[3]李貞詳.“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實踐環節[J].成寧學院學報,2007(7).
注:本文系甘肅省平涼市教育科學2020年中小學居家閱讀規劃專項課題“促進初中生居家有效閱讀策略的實踐研究”(批準文號:PLZY(2020)05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