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臣
摘 要:初中生物理核心素養的養成,是在主體學習過程中逐步建立的,是教師結合物理學科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典型的“教學課型”有目的、有側重培養的。其具體方法是:在物理現象課教學中側重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在物理概念課教學中側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在物理實驗課教學中側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方法;在物理應用課教學中側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情感、科學態度。
關鍵詞:結合課型;側重培養;物理核心素養
一、課標要求與教學實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展至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每一位教師在各自的學科教學中都要落實好的教育教學目標。而物理課堂實踐表明,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提升、科學思維、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每一節課堂學習中一點一滴、日積月累積淀的結果。因此,在每一節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有目的、有側重地去培養學生某方面的物理素養,便成為每一位物理教師要解決好的問題。
二、有側重地培養初中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方法
有學者說得好:“初中物理教學要引領學生跨入科學的大門。”筆者也有同感,初中物理課程的內容豐富而又極具特點,要抓住每一節課的課型特點,有側重地去培養學生某些方面的物理素養,為培養學生全面物理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逐步引領學生跨入科學的大門。
1.在現象課教學中側重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
初中生物理學習是從大量的物理現象開始的,如熱現象、物質的簡單運動、聲現象、光現象等。豐富多彩的物理現象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認知材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物理現象形成的深層原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讓學生建立起正確的物質觀、運動觀、能量觀。例如,在學習“電磁感應”一節課時,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初步感受電流是可以通過導體在磁場中運動產生的。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電磁感應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并進行交流,以加深對電和磁物質相互轉換的認識。
2.在物理概念課教學中側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本質的一種抽象,是在大量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運用邏輯思維的方法,把一些事物共同的本質特征加以概括而形成的。也就是說,學生頭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需要經歷一個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在物理概念教學中,教師的教法要符合這一認知規律。我們可以以學生日常生活經驗及在物理現象中獲得的豐富的感性材料為基礎,采用靈活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積極的思維,學會對大量的感性材料進行“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如在學習“質量及其測量”一節課時,關于質量的概念,教師可以多列舉幾對相關的實例引導學生分析。對于質量的屬性,教師可以在屏幕上展示教科書中設計的問題,讓學生以小實驗的方式研究橡皮泥、冰塊的質量是否隨著它的形狀、位置、狀態的改變而改變。這樣,學生通過對具體問題的深層思考,理解概念的本質,同時提升了自己的思維能力。
3.在實驗課教學中側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方法
物理教學的又一重要任務是讓學生在實驗課教學中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并嘗試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驗證物理規律。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經歷和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相似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為物理知識學習和技能培養奠定基礎。要達到這一目的,最主要的是教師要把自己放在“導”的地位,把學生放在“思”和“做”的地位,引導學生制訂計劃和動手操作。例如,在“壓強”一節課的學習中,可以先設計用大小不同的力壓小皮球和用大小相同的力壓三角板的實驗,引導學生合理猜想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再根據影響因素選擇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分小組做實驗,最后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得出正確的結論。我們不難發現,經過這樣的自主實驗,學生親身經歷了一次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激發了他們的探究興趣,讓他們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學會了實驗的方法。
4.在物理應用課教學中側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情感、科學態度
為突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體驗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以及科學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熱愛科學、關心生活的情感以及善于思考、樂于探究的科學態度。初中物理課程在每一章的最后都安排了物理知識在生活和技術中的應用內容,如生活和技術中的物態變化、新材料及其應用、聲現象在科技中的應用、飛機為什么能飛上天等。在學習這些內容時,我們要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引領學生體會物理知識對改變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時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相關的信息收集、調查研究、手工制作等實踐活動,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情感,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較過,李貴安.物理教學論[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閆金鐸.初中物理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
[3]褚遠輝,張海平,閆禎.教育學新編[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楊紅,吳天武,王呈祥.心理學新編[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