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安康市白河高級中學 張從軍
在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能力的培養以及核心素養的貫徹成為教師的重要任務和目標。高中數學學科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而言至關重要,教師除了要進行激趣教學以外,還要在體現其課堂主體地位的基礎上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不斷提升。
邏輯推理能力是促進學生獲取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能力與素養,也是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種“助推劑”。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的形式,促使學生在輕松獲取知識的基礎上發展邏輯推理能力。

直觀想象力是認識圖形關系和辨析數形聯系的保障,也是學生必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多媒體輔助的數學課堂環境中,學生的直觀想象力提升得更快,也能夠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快速解決問題,真正開展高效課堂教學。
例如,在學生學習“垂直關系的判定”的內容時,高中數學教師先和學生一起回顧空間中的平行關系,并且利用多媒體將旗桿與地面垂直、高樓與地面垂直、士兵豎直站立的圖片展示出來,引出空間中的另外一種位置關系“垂直”。隨后,教師展示出一本展開的書豎直放到桌面上的圖片,提出問題:“這本書的書脊與桌面是怎樣的位置關系呢?”學生紛紛回答“垂直”。教師繼續問道:“各書頁的底端都與桌面重合在一起,書脊和各書頁底面線段的位置關系又是怎樣的呢?”學生再次回答“垂直”。教師再次借助多媒體,將太陽從升起到落下的過程和一支鉛筆以及它的影子的變化視頻呈現出來,由此引出“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定義、畫法以及性質”等內容。在多媒體輔助下的數學課堂中,學生的直觀想象力得到了進一步鍛煉和發展,為進一步自主探究直線與平面垂直關系的判定奠定了基礎。
數學知識的學習總是要與數字打交道,當然離不開數據的分析和整理。當數學核心素養中提出了數據分析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后,高中數學教師也將生活引入課堂,希望學生能夠通過生活實例逐步提升并進一步完善數據分析能力。
例如,在學生學習“標準差”的內容時,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中直接展示對某工廠兩臺機床生產的固定直徑的零件進行抽樣得到的數據后,促使學生通過觀察數據和展開計算分析出兩組數據的離散程度。很多學生經過計算和分析發現,兩臺機床生產出來的零件直徑的平均數是一樣的,但是有一臺機器波動幅度大,一臺機器波動幅度小。教師結合學生自主得出的結果引出極差和方差的概念,并講解計算方法以及刻畫數據離散程度的標準差等內容,使學生掌握極差、方差以及標準差這三種能夠刻畫數據離散程度的數據求解方法。在生活案例的輔助下,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學習情境中認真研究和分析數據,進而掌握基礎數學知識,同時也使數據分析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
一言以蔽之,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高中生對數學知識以及數學課堂的態度發生了變化,相對應的,一些數學能力也隨之提升,獲取知識的效率也發生了變化,實現并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