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彤,李佳祺,楊 琨,邢鳳梅,汪鳳蘭
華北理工大學,河北063210
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不僅可以通過客觀指標預測,還可以通過主觀指標預測,其中一個重要的主觀指標是老化期望。老化期望是指老年人對維持自身軀體及精神功能的期望水平[1]。了解老年人對實現并維持高水平身心功能的期望極其重要,目前國內外對社會支持的研究集中在人們所獲得的社會支持,本研究從提供和獲得的雙向支持角度研究老年人社會支持情況對老化期望的影響。
1.1 研 究 對 象2019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采用整群抽樣方法,從唐山市抽取1個行政區,再從該行政區內抽取2個社區,以社區內的常住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嚴重聽力、言語障礙者;②嚴重精神疾病或癡呆不能正確回答問題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內容 人口學資料包括:老年人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月收入;生活習慣:吸煙、飲酒、鍛煉、睡眠;軀體健康指標:慢性病數量、活動能力;家庭、社會支持指標:婚姻狀況、子女數、家庭關懷度、雙向社會支持。
1.2.2 研究工具
1.2.2.1 一般情況調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子女數、居住狀況、吸煙、飲酒、鍛煉情況、慢性病數量、用藥種類等。
1.2.2.2 老化期望量表(Expectations Regarding Aging-12,ERA-12)由Sarkisian等[2]編制,用于測量老年人對健康老齡化的預期程度。量表包含身體健康、精神健康、認知功能3個維度,共12個項目,各條目均采用Likert 4級計分法,得分越高表示期望水平越高。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68 。
1.2.2.3 簡版雙向社會支持量表(the Brief Z-Way Social Support Scale) 由Obst[3]等編制,包括提供工具支持、提供情感支持、獲得工具支持、獲得情感支持4個維度,共12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分數越高表示支持水平越高。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02 ,且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
1.2.2.4 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4]共8個條目,每個條目按0~3分評定;總分0~3分為未失眠,4~6分為可疑失眠,>6分為失眠。AIS臨床應用廣泛,Cronbach'sα系數為0.900 。
1.2.2.5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5]共14個條目,各條目采用1~4分評分法,總分14~56分,評分越高表示活動能力越差。總分14分表示軀體功能完全正常,15~21分表示軀體功能輕度障礙,≥22分表示軀體功能重度障礙。
1.2.2.6 家庭關懷度指數問卷(Family APGAR Index,APGAR) 由Smilkstein編制,共5個條目,采用Likert 3級評分法,總分0~10分,分為3個等級:7~10分提示家庭功能良好,4~6分提示中度家庭功能障礙,0~3分提示嚴重家庭功能障礙。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83[6]。
1.2.3 調查方法 整群抽取2個社區內符合要求的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當場發放,當場填完并回收,本研究共發放問卷656份,有效問卷641份,有效回收率為97.7 %。
1.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軟件錄入數據,定性資料以頻數、構成比描述,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描述,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單因素分析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老年人老化期望得分 老年人ERA-12得分(28.050 ±6.488 )分,其中身體健康期望得分(7.470 ±2.560 )分,精神健康期望得分(12.740 ±3.185 )分,認知功能期望得分(7.850 ±2.187 )分。
2.2 老年人雙向社會支持、睡眠、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家庭關懷度情況 老年人雙向社會支持量表得分為(37.750 ±9.033 )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阿森斯失眠量表得分為(4.290 ±4.547 )分,其中失眠老年人占32.9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得分為(15.540 ±4.111 )分,其中活動能力障礙的老年人占22.8 %;家庭關懷度指數問卷得分為(5.190 ±2.847 )分,其中家庭功能嚴重障礙的占29.8 %。
2.3 不同特征老年人老化期望得分比較(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老年人老化期望得分比較(±s) 單位:分
表1 不同特征老年人老化期望得分比較(±s) 單位:分
項目 人數 老化期望得分 統計值 P年齡60~69歲70~79歲≥80歲性別 男女文化程度 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專專科及以上月收入 <2 000元2 000~3 999元≥4 000元208 223 210 259 382 216 316 90 19 73 360 208 30.000 ±5.811 28.700 ±6.055 25.490 ±6.808 29.020 ±6.450 27.430 ±6.473 25.060 ±6.442 29.150 ±5.985 31.760 ±4.979 26.950 ±7.842 24.780 ±5.940 28.220 ±6.614 28.970 ±6.16 6 F=29.10 7<0.00 1 t=3.04 4 0.00 2 F=32.16 6<0.00 1 F=11.80 9<0.00 1
(續表)
2.4 老年人雙向社會支持與老化期望的相關性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老年人雙向社會支持總分及各維度與老化期望總分及各維度呈正相關(P<0.001),雙向社會支持水平越高,老化期望越高。見表2。
表2 老年人雙向社會支持與老化期望的相關性分析(r值)
2.5 影響老年人老化期望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將單因素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雙向社會支持各維度作為自變量,以老化期望為因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有10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是老化期望的主要影響因素。男性、經常鍛煉、睡眠好、不患慢性病、活動能力好、有配偶、家庭關懷度良好、能提供工具支持、能提供情感支持、獲得工具支持多的老年人,老化 期望較高。見表3。
表3 老年人老化期望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3.1 性別、生活習慣、健康狀況、家庭狀況對老年人老化期望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性別是老年人老化期望的影響因素,老年男性的老化期望水平較高。Tung等[7]研究發現,老年男性對老化有更積極的信念,與本研究結果一致。老年女性老化期望水平較低,原因可能與女性更容易受到軀體、心理及社會環境影響,產生消極情緒,因此對老齡化的期望比較低有關。調查結果表明,經常鍛煉的老年人老化期望水平高于不鍛煉的老年人。Andrews等[8]對城鎮居家老年人的研究顯示,老年人更高的老化期望與2年內高強度體育活動的參與度有關。參加體育鍛煉對緩解老齡化有積極作用,經常參與體育活動的老年人,身心狀況會更佳[9]。另外,愛鍛煉的老年人多數善于人際交往,心態樂觀。本研究中,失眠的老年人老化期望得分明顯較低。一方面,老年人由于失眠導致日間無精打采,自覺生活無意義;另一方面,失眠可能使老年人認知及記憶能力下降,生活質量下降,降低老年人對衰老的期望。由此可見,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于提高老年人身心功能及對健康老齡化的期望。Sarkisian等[10]認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老化期望相關。本研究中,活動能力正常的老年人,老化期望得分更高。活動能力下降的老年人社會參與少、社會支持利用度下降,對衰老的期望降低。而有獨立能力的老年人更積極面對老化,保持身心健康,因而老化期望較高。李彩福等[11]對老年人老化期望的研究顯示,共病嚴重程度越高,老化期望越低;本研究中,無慢性病、軀體健康狀況好的老年人,老化期望較高。身體素質較好的老年人,生理機能衰退減慢,參與社會互動較多,精神狀態更佳,對未來健康的期望程度自然升高,會更努力維持健康狀態。家庭關懷度是幫助老年人積極應對生活事件和疾病的重要因素[12]。本研究顯示,配偶和家庭關懷影響老年人老化期望水平。進入老年時期,家庭是社會支持的主要來源,尤其配偶,可以給予老年人各方面支持,避免產生負面情緒。而缺少老伴陪伴和家庭關懷的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獨,易喪失維護自身健康的信心,期望降低。
3.2 雙向社會支持對老年人老化期望的多維度影響 本研究中,雙向社會支持的4個維度中,提供工具支持和情感支持、獲得工具支持和情感支持均對老年人老化期望有影響。以往研究中,多研究老年人獲得支持,但實際上老年人不僅需要獲得支持,也愿意向他人提供支持[13],發揮自我價值,這種社會關系的互惠性對身心健康有積極作用,提高老年人幸福感,從而積極地體驗老化,維持較高的老化期望水平。國內學者的研究表明,社會支持能正向預測老化態度[14]。一方面,老年人通過給他人提供物質及精神等方面的支持,實現自我滿足,提高對老齡化的期望;另一方面,通過獲得物質及情感支持,增加社會交往和情感交流,提高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及老化期望。因此,在生活中,不僅要多向老年人提供支持和幫助,也要鼓勵老年人參與各種活動,給予他人支持、指導與幫助。通過提高老年人社會支持水平,使老年人正確面對變老過程,達到健康老齡化水平,實現真正的老有所用、老有所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