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雪巖,李鳳琴,張金華*,蘇苗苗,臧 赫,趙文靜
1.新鄉醫學院護理學院,河南453003;2.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3.河南大學民生學院;4.新鄉醫學院期刊社;5.北海道大學
運動障礙綜合征(locomotive syndrome,LS)是一種因運動器官衰弱或損害造成的行走、站立等動作困難,需要照護或在將來存在可能需要照護風險的狀態[1]。LS不僅會導致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認知功能的下降[2-3],而且嚴重影響其心理健康[4]。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抑郁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精神障礙[5],且老年人往往是閾下抑郁(subthreshold depression,SD),SD是一種介于正常人和抑郁癥之間的心理亞健康狀態,具有部分抑郁癥狀,但不滿足抑郁癥的診斷標準[6]。SD會使病人發展為重度抑郁癥的風險增加。目前,農村地區老齡化程度和速度遠高于城市[7],是未來中國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地區,但關于農村地區老年人LS和SD現況及其相關性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對農村老年人LS和SD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并探討其相關性,以期為預防和減緩農村老年人LS和SD發生、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提供參考。
1.1 研 究 對象2019年8月—2019年11月,采用分階段隨機抽樣方法選取河南省豫北地區5個行政村的老年人452人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行政村常住者;③日常生活能夠自理者;④無交流障礙者。排除標準:①患重大疾病者(如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②患嚴重精神疾病者(如精神分裂癥等);③有認知功能障礙者。本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調查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老年人一般資料調查表 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家庭年平均收入、居住情況、跌倒情況、罹患慢性疾病等內容。
1.2.1.2 老年人運動功能量表(Geriatric Locomotive Function Scale,GLFS-25) 采用Seichi等[8]編制,張寧等[9]翻譯的中文版GLFS-25測評老年人最近1個月的運動功能。該量表包括疼痛(4個條目)、日常生活活動能力(16個條目)、社會功能(3個條目)和心理健康狀況(2個條目)4個維度共25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沒有困難至非常困難依次賦值0~4分,評分越高代表運動功能越差。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27 ,各維度Cronbach'sα系數為0.750 ~0.930 ;各條目重測信度為0.791 ~0.949 。總分≥16分,即表明患有LS。
1.2.1.3 簡版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15,GDS-15) 該量表共15個條目,回答選項為“是”和“否”分別計1分和0分。反向計分的題目為1,5,7,11,評分范圍為0~15分。該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793 ,1周重測信度為0.728[10]。總分≥6分,即表明存在SD。
1.2.2 資料收集方法 調查前聯系當地基層組織并取得支持,以行政村為單位,通過廣播的形式招募當地符合條件且知情同意的老年人,在各行政村村委會集中向老年人發放問卷。調查前,對研究人員進行統一培訓,統一指導語,向老年人解釋調查的目的、方法,逐一進行面對面問卷調查;對于不能自行填寫問卷的老年人由調查者根據其回答代填,詢問時避免暗示性提示語。共發放問卷452份,當場收回,收回有效問卷430份,有效回收率為95.1 %。
1.2.3 統計學方法采用EpiData 3.1 建立數據庫,所有資料均為雙人雙機錄入、核對。采用SPSS 25.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定性資料以頻數、百分率描述,進行χ2檢驗。采用Spearman分析GLFS-25與GDS-15的相關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LS與SD的危險因素。檢驗水準α=0.05 。
2.1 一般情況 本研究共納入農村老年人430人,年齡60~90(67.05 ±5.98 )歲;其中男189人,女241人;已婚338人;文盲166人;與家人居住者407人;患有慢性病者341人;曾經有跌倒史者94人;害怕跌倒者256人。
2.2 農村老年人LS和SD發生情況 農村老年人發生LS者126人(29.3 %),存在SD者96人(22.3 %)。不同特征老年人LS、SD發生情況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老年人LS和SD發生率比較 單位:人(%)
(續表)
2.3 影響農村老年人LS和SD的多因素分析
2.3.1 影響農村老年人LS的多因素分析 以老年人LS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是否曾經跌倒和害怕跌倒、患慢性病種數和SD等因素為自變量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害怕跌倒、3種及以上慢性病和SD是影響老年人LS的因素(P<0.05)。見表2。
表2 老年人LS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2.3.2 影響農村老年人SD的多因素分析 以老年人SD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文化程度、家庭年平均收入和LS是影響老年人發生SD的主要因素(P<0.05 )。見表3。
表3 老年人SD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2.4 農村老年人LS與SD的相關性分析 經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老年人GLFS-25總分及4個維度與SD呈正相關(P<0.001 )。見表4。
表4 GLFS-25及各維度與SD的相關性
3.1 農村老年人LS發病率較高 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負擔,其中最大的負擔就是由于臥床或失能需要長期照護的問題。LS是致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且隨年齡的增長其運動功能不斷減退。我國農村地區人口老齡化較城鎮更加嚴重,LS發生率較高。本研究顯示,農村地區老年人LS發生率為29.3 %,高于我國城鎮及日本老年人LS發生率[11-12]。可能與我國農村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健康知識獲取途徑少、健康素養水平較低有關[13]。
3.2 影響農村老年人LS的因素 老年人LS受多種因素影響。本研究顯示,高齡、害怕跌倒、患有3種及以上老年慢性病及存在SD是農村老年人LS的主要影響因素(P<0.05)。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炎、骨質疏松、神經痛、腰痛等骨或關節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不斷增加,嚴重影響老年人的運動功能[14]。表1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農村老年人LS發生率隨之增加(P<0.05 )。農村老年人害怕跌倒者占59.5 %,高于Makino等[15]的研究結果。可能是由于我國農村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健康意識差等原因對跌倒的認識不足有關。害怕跌倒的老年人會限制日常生活活動,極易引起LS的發生,且會引起多種心理創傷[16],從而影響老年人的運動功能。隨著老年人患慢性病種類的增加,罹患LS的風險增高。研究表明,患有3種及以上慢性病者的LS發生率是無慢性病者的3.709 倍(P<0.05 ),與Iwaya等[17]研究結果一致。患有多種慢性病者運動選擇受到限制,如患有骨骼疾病的老年人進行散步、跑步、爬樓梯等因疼痛而限制自身運動,患有心肺疾病的老年人因其心肺功能差而對運動不耐受等。因此,為了改善我國農村地區老年人的運動功能,對于高齡老年人,指導其進行抗阻運動,盡早預防和控制老年慢性疾病的發生。對于害怕跌倒者進行適當活動的健康教育,幫助其增強信心,以改善其運動功能,降低LS的發生。
3.3 農村老年人SD狀況嚴重 抑郁是中國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之一,嚴重影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18]。一般情況下,SD與抑郁癥相比更加不易被察覺,但其高發生率和嚴重危害性卻不容忽視。本研究顯示,農村地區老年人SD發生率為22.3 %,高于武漢市社區老年人SD的發生率[19],可能與不同區域老年人的健康素養水平存在差異有關。研究還顯示,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和LS是老年人發生SD的主要危險因素。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其SD發生率越低(P<0.05)。由于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認知功能越好,交流能力越好,獲取心理健康知識的途徑越多,從而心理狀況更好。家庭年收入高的老年人,SD發生率高于年收入低的老年人,與戴冰等[20]研究結果不一致。可能與農村老年人無退休金致其壓力增大,部分農村老年人不善于表達內心感受而易發生SD有關。因此,可以通過對老年人進行心理疏導以及與家人進行溝通來減輕其心理負擔,也可以對老年人進行健康教育,幫助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老年人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健康素養水平,從而改善心理狀況,減少SD的發生。
3.4 農村老年人LS與SD呈正相關 運動功能與心理健康狀況緊密相關[21]。LS老年人因身體疼痛、活動困難或社會功能減弱等因素導致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受損和社會活動減少,嚴重危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表3顯示,LS老年人發生SD的風險是無LS老年人的3.351 倍(P<0.05 )。LS的發生使老年人發生SD的風險增加,可能與農村老年人長期從事體力活動、身體機能不斷減退但仍然需要承受家庭經濟或照顧負擔[22],導致其心理壓力大有關。研究顯示,SD老年人LS發生率是無SD者的3.278 倍(P<0.05 ),SD會導致老年人平衡能力和反應能力下降,從而導致LS的發生。抑郁是老年人常見的情感障礙,會使老年人軀體功能下降和已有軀體疾病治療困難增加[23]。SD老年人因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退等因素,使其日常生活活動減少,日久將導致LS的發生。研究表明,農村老年人GLFS-25總分以及疼痛、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社會功能和心理健康狀況4個維度評分與SD評分呈正相關(P<0.05),LS與SD互為因果并形成惡性循環。護理人員在關注老年人運動功能的同時,也應高度重視其心理健康,幫助老年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指導其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如太極拳、廣場舞,鼓勵老年人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如下棋、練字等,從而降低老年人發生LS和SD的風險,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農村老年人LS和SD發生率較高,二者相互影響。因此,護理人員應重視老年人的運動功能和心理狀況,通過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對LS和SD知識的認知,政府、社會和家庭應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會和家庭支持,從而改善老年人的運動功能和SD狀況。本研究的不足之處為僅對河南省豫北農村老年人的LS和SD狀況進行橫斷面調查,調查對象單一且無法對其前因變量和結果變量進行分析,今后應擴大研究對象范圍并進行前瞻性研究,提高研究結果的推廣性,為改善老年人的運動動能和SD狀況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