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芳,李 芝,蔣玉梅,張 媛,張 靜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710061
《“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指出: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合理調配診療資源;完善入院、出院、轉院流程,提高病人就診體驗[1]。中國醫院協會發布的《患者安全目標》(2019版)明確指出:加強醫務人員之間的有效溝通、鼓勵病人及其家屬參與安全決策[2]。如何在相關政策指引下通過探索護理模式、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實現病人安全目標,同時改善病人的就醫體驗值得深思?!鞍⒚装汀惫芾砟J绞堑臼⒑头蛟诰┐芍晔綍绻芾韺嵺`中總結的一種管理方式[3]。該模式將整體劃分為多個“阿米巴”小型組織,每個“阿米巴”小型組織是一個獨立的中心,各中心獨立經營,充分發揮每位員工的積極性,使其從被動工作變為主動工作,其本質也是一種量化權利的管理模式[4],見圖1[5]。截至2005年,日本多家醫療機構導入“阿米巴”管理模式,形成了以“阿米巴”領導者為主體的部門核算制度,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管理人才,為醫院進一步發展做好了準備[5]。因此,本研究擬使用德爾菲專家函詢法制定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護理模式,為發展符合我國國情的護理工作和提高醫護患滿意度的護理模式提供參考。
1.1 函詢專家 函詢專家是保證函詢質量的關鍵。本研究選取護理管理專家10人、臨床護理專家9人、醫療專家5人,共計24人。專家入選標準:在相應研究領域工作10年以上,學士及以上學位,專家職稱為中級及以上,志愿參加本項目。
1.2 方法
1.2.1 成立研究小組 研究小組由轄區護士長1人、科室護士長1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管護師3人、護士3人,共9人組成。小組成員主要負責查閱文獻、制定函詢問卷、組織專家函詢及統計工作,并組織相關會議,匯總、分析函詢結果。
1.2.2 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護理模式的初步構建 以“阿米巴”“經營模式”為關鍵詞,檢索中國知網、萬方和維普數據庫的中文文獻。以“amoeba”“business model”“アetー(Ⅲ)”“経営(ⅴⅲ)(Ⅷ)FI”為關鍵詞,檢索PubMed、CiNii日文數據庫的外文文獻。通過閱讀檢索中文、英文、日文文獻[6-7],了解“阿米巴”管理模式在醫學領域研究現狀及不足之處。在此基礎上,研究小組引入“阿米巴”管理模式,通過建立科室特色工作流程,優化人員構成、調整醫護查房模式、權責到人,結合臨床護理工作實踐,逐步探索并總結出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護理工作模式。由研究小組初步擬定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護理模式,包括入院(預住院)、評估、查房、檢查、會診、手術、健康教育、出院、術后隨訪9部分。
1.2.3 專家咨詢及評價標準問卷 包含3部分:課題介紹、初步擬定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護理模式及專家情況調查表。本研究共進行2輪函詢,采用微信、郵件和現場咨詢3種形式發出并收回調查問卷。對選項的認同程度根據Likert 5級評分,5分為非常同意、4分為同意、3分為一般、2分為不同意、1分為非常不同意,專家逐項評分并提出修正建議。以問卷回收率表示專家的配合程度,重要性均值表示專家看法的集中水平,變異系數表示專家看法的變異程度。選項篩選標準:符合重要性均值>3.50 分、變異系數<0.20 ,并結合專家看法和研究小組的最終評價結果確定。
1.3 統計學方法 剔除無效問卷,由兩名研究小組成員分別將全部數據錄入Excel 2013。采用均數、標準差、頻數、構成比及變異系數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專家咨詢可靠程度分析
2.1.1 專家積極程度 以問卷有效回收率表示。本研究2輪函詢分別發出問卷24份、18份,有效問卷分別為18份、18份,有效回收率分別為75.00 %和100.00 %,說明專家積極性較好。
2.1.2 專家的權威程度2輪專家函詢權威系數為0.79 ,0.93 ,說明所選專家有較好的權威性。
2.2 專家修改意見14名專家提出有效修改意見,5名專家建議增加“高年資護士對低年資護士工作的指導”;經討論,增加“專病護士指導責任護士嚴格按照會診意見給予病人健康宣教”;4名專家建議將條目“專病護士建立醫護患微信群”修改為“專病護士為每例病人建立醫護患微信群”,予以采用;3名專家建議在“健康教育部分增加對病人的飲食、藥物等健康宣教”,予以采用;2名專家指出入院與評估中的一個條目重復,予以刪除。兩輪咨詢后,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護理模式條目重要性評分為4.11 ~5.00 分,變異系數為0.00 ~0.14 ,兩輪函詢專家肯德爾和諧系數分別為0.340 ,0.354 (P<0.05 )。最終形成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護理模式內容,見表1。
(續表)
2.3 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管理模式 (見圖2)
圖2 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管理模式
2.4 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護理模式流程圖(見圖3)
圖3 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護理模式流程圖
3.1 “阿米巴”管理模型在醫療護理機構中的應用“阿米巴”是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應運而生的管理模型,故很多人認為它只適用于企業、制造業等。研究顯示,由于護理行業的特殊性,人才流動較大,如何保證人才的穩定成長,是護理管理者面臨的巨大問題[5]?!鞍⒚装汀蹦J接?005年在醫療行業中正式運用,截至2014年共有60多家醫療及護理機構導入“阿米巴”管理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CARE SERVICE是一家提供全方位護理服務的公司,2011年公司導入“阿米巴”管理模式,成功實現了98.4 %的運轉率,并建立了多數分支機構,滿足了顧客的需要[8]。
3.2 構建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護理模式的必要性 傳統護理模式中,護士機械執行醫囑,醫護間缺乏信息溝通。第二十六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決定將護理學提升為一級學科[9],護理專業發展迎來歷史機遇,護士的形象得以提升。原有的醫護模式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病人所需,醫護關系逐漸從主導-從屬模式向合作-互補模式轉變[9]。研究表明,良好的醫護協作有助于改善病人安全結局、降低感染風險[10-11];也有研究指出,融洽的醫護協作可以降低護士的離職率、提高護士工作滿意度、建立和諧的醫護關系[12-13]。一致的目標、良好的溝通、共同解決病人的問題可以提高護理質量和病人滿意度。本研究構建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護理模式,建立醫護“阿米巴”組,可為病人提供個性化的全面、全程、高效的護理。
3.3 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護理模式內容設置的優勢 專病小組制”護理模式細化規范了護士工作內容。高年資護士和低年資護士搭配成組,由高年資護士指導低年資護士工作,發揮“專病小組制”管理效能,減輕低年資護士工作壓力;各層級人員分工明確,將臨床護理工作落到實處,切實做到護理病人“8 h工作制,24 h負責制”,無縫隙管理病人;促進醫護密切配合,調整護士工作職能,調動護士的積極性。函詢中有4名專家建議增加夜班、輔助崗進入“阿米巴”,因考慮到夜班、職能崗輪換制度,因此未采納該建議。此外,該模式設立隨訪護士,定期全程隨訪。
3.4 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護理模式構建的意義 結合我國相關政策引進“亞專業”概念設置“阿米巴”組,由科室主任及護士長統籌管理,優化人員構成,落實醫護責任制度。各“阿米巴”小組內部決定病人收治、安排床位、檢查預約、安排手術、復查等,定期(周報、月報、年報)上報各住院人次、手術量、平均住院日、并發癥發生數、護理滿意度、不良事件發生數等,由科室管理層統計分析并向各“阿米巴”小組反饋,“阿米巴”小組內部協調改進并制定工作計劃?!鞍⒚装汀惫芾砟J降谋举|是培養專業人才,在此模式下,專病護士與醫生成為一個共同體,共同查房,了解病人存在的問題,制定醫療、護理計劃,專病護士從中學習并掌握疾病??浦R、專病護理重點,提升自身業務能力。
綜上所述,本研究構建的基于“阿米巴”管理模型的“專病小組制”護理模式通過文獻查閱、德爾菲專家函詢而確定,專家對問卷內容意見趨向一致,有較高的可信度,可以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由于此模式正逐步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其應用效果還有待驗證。下一步結合科室實際情況,對此模式在臨床中的應用情況進行效果評價,對其內容和流程進行驗證和修改。如何改進醫療、護理模式,為病人提供高質量的護理,還需要護理同仁進行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