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文冠果作為一種生物能源植物,其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栽培面積逐年增加。本文以文冠果為研究對象,從建園、栽培和病蟲害防治方面對文冠果豐產技術進行概述,為地區林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文冠果;栽培;豐產
1 建園
1.1 園地選擇
由于文冠果喜光、不耐澇等特性,建園時應選在向陽、地勢高、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梯田或緩坡地(不超過25度坡),向陽的陡坡雖也可種植文冠果,但不易進行水肥管理,影響其產量。文冠果對土地的適應性較強,能在多種土壤類型下正常生長,但不適合種于紅膠泥土壤。土壤含鹽量不可過高,否則影響成活率和產量。
1.2 種植密度
合理安排種植密度是保證文冠果豐產的重要因素。種植早期可進行適度密植,株行距控制在(1.5~2米)×(3~4米)的范圍內,每畝地種植量在100株左右。采用先密后稀的計劃栽植方式,根據冠幅大小和結實數量及時調整栽培密度。
2 栽培技術
2.1? 整地
為疏松土壤,促進文冠果幼苗成活和茁壯成長,需要在種植前提前一年進行整地,時間一般選擇在雨季。主要采用挖溝或穴的方式進行整地,即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挖寬度0.5~1米、深度0.5~0.7米的水平溝、帶狀溝或地穴。挖好后,用上層熟土進行回填,并及時追施一定量基肥或填入草灌植物進行分層壓青。機械深翻整地的深度應在0.3米左右,且在遼西干旱地區不可進行春翻,防止失墑。文冠果栽種三四年后,由于根系生長需要,也應進行深翻擴穴,時間通常選擇在采果后至上凍前,深翻時應注意避免傷害粗壯的根系,且要用表層土進行回填,并及時灌溉。
2.2 定植
選擇根系長度超過20厘米,有6根以上側根,且側根直徑不低于3毫米、長度超過18厘米的Ⅰ級健壯苗木進行栽植,栽植時間一般選在春季4月初,秋季栽植的成活率相對較低。栽植前的苗木要做好全程保水處理,定植的栽植穴要根據苗木的大小確定,通常規格為穴徑、深各60厘米。先在栽植穴內加入5公斤粉碎秸稈,并回填底層土約25厘米厚度,可混入適量有機肥,栽植時要扶正苗木,確保苗木根系舒展,埋土踏實后立即澆透水。為防止弱小苗木生長不良,分級不同的苗木不能種植于同一區域。為提高成活率,在定植后應及時進行灌水,遼西地區氣候干旱情況下可在定植后覆蓋地膜。
2.3? 水肥管理
文冠果不耐澇,應盡量減少澆水,防止苗圃土壤過濕引起根系腐爛,雨季降雨較多時更需要做好排水處理。苗木速生期、開花前期、果實速生期、采果后、土壤上凍前需要進行適量灌水,越冬水需要充分灌溉。合理施肥可以有效促進文冠果開花坐果,提高果實和種子產量。春季謝花后,幼果發育和新梢生長需要消耗大量養分;冬季溫度較低且較為干旱,為保證順利越冬,也需要大量養分。因此,文冠果的施肥主要分為春季施肥和秋季施肥,澆水時也可進行適量施肥。春季一般在4月進行施肥,主要施用尿素、硫酸銨等速效氮肥;秋季在采種前后用溝施法施復壯肥,主要尿素、過磷酸鈣和農家肥等。
2.4?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不僅可以美化樹形,還可有效促進文冠果降低消耗、增強抗性、提早結果、提高產量。在春季萌芽前,苗木高度0.8~1.0米時進行定干,可根據實際情況整形為小冠疏層形、自然開心形、單主干高干形、多主干高干形等,其中多主枝自由形或開心形的樹體結構較好,管理也相對容易便捷。采用除萌、剪枝、抹芽、摘心、扭枝等修剪方式去除重疊枝、過密枝、纖弱枝、交叉枝和病蟲枝,可以保證通風透光。冬季進行修剪可以平衡樹勢,使果實質量和豐產穩產得到有效保障。在整形修剪時應盡量保留枝條頂芽,注意不要見頭就剪或重剪,剪口較大時要及時用油漆混合汽油進行涂抹。
3? 病蟲害防治
遼西地區文冠果的主要病害有莖腐病、根結線蟲病、黑斑病、立枯病等,主要蟲害有沙棗木虱、黑絨金龜子、刺蛾等。莖腐病可通過減少損傷苗木、高錳酸鉀滅菌、改善生長條件等方法進行防治;根結線蟲病可通過中耕除草等管理、及時除去感病苗木、輪作換茬等方法進行防治;黑斑病可通過及時排水、合理密植、噴施殺菌劑等方法進行防治;立枯病可通過及時清理感病樹葉和枯枝殘葉,使用5%井岡霉素水劑、20%甲基立枯磷乳油、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等藥劑進行防治。沙棗木虱可通過殺蟲燈誘殺,人工捕捉,冬季林間灌水,使用吡蟲啉、苦參堿、溴氰菊酯等藥劑進行防治;黑絨金龜子可通過人工捕捉、殺蟲燈誘殺、撒施毒土等方法進行防治;刺蛾可通過黑光燈誘殺,摘除蟲繭,噴施蘇云金桿菌、抑太保乳油、阿維菌素等藥劑進行防治。
作者簡介:劉麗華(1973-),女,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