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嵩
近些年來軟棗子產業逐漸發展壯大,生產中修剪問題也越來凸顯,很多果農摸不清規律,冬季修剪也著實對果農產生困擾。經幾年摸索,現將生產總結出的輪替更新修剪規律做一總結,望廣大果農參考。
1 主干的培育
現在普遍栽植采用雙向大棚架,架面高度2米,栽植株行距2米×3米或2米×5米,當年定植,通過引繩引蔓,當蔓長至1.8~1.9米時及時摘心定干,促進葉芽萌發,選2個粗壯枝條培養永久側蔓,其余萌發的枝條及時去除。當兩蔓長至30~40厘米時交叉引領至第一道鐵線上,此時兩蔓沒有木質化,應注意手法,不要過重,避免人為造成損失。當株間兩蔓長至碰頭時及時摘心,對主蔓上抽生新蔓不處理。當年定植苗水分充足情況下,9月初基本上都能碰頭,進行摘心,骨架基本成型。1.8~1.9米定干,交叉引領避免頂端優勢過旺,抽枝旺枝過多,樹型混亂。若因水肥管理各方面原因,造成側蔓沒有成型,第二年繼續培養。
2 兩大主蔓管理
正常生長的兩大主蔓第二年春季發芽時,兩主蔓能夠萌發出多個新枝,一個主蔓3~4個,很多情況下抽生不均勻,一個主蔓保證3~4個比較理想并及時向架面引領。細弱新枝也要保留不要疏除,保留生長備用,對旺型新枝在其基部木質化時,7月中旬左右,對其基部進行扭傷處理。一是控制架面平整避免彎曲處頂端過程。二是扭傷后促進枝組花芽分化,這樣新枝任其生長不做摘心處理,架面1~2年基本鋪滿架,兩大側蔓上的大型枝組培養初具成型。
3 修剪
經過2~3年的生長,第三年元旦、春節前修剪時,側蔓上保留4~5個大型結果新枝,間距30~40厘米,其他結果的枝組或弱的枝條保留2~3個芽進行重短截促發新枝,選旺新枝保留,余下弱枝抹除。當新枝長至70~80厘米,基部達到半木質化時做扭傷處理并進行引蔓任其生長。新枝扭傷后能促進養分積累花芽分化,翌年修剪時將結果的大枝組重短截,促進新枝生長,扭傷的備用大的新枝做結果枝組。每年輪換修剪,交替更新。
輪替更新修剪技術,由于側蔓隱芽的不確定萌發,通常需要3~4年方可形成規律修剪。逐步培養一主兩蔓8個大型結果枝組,輪替更新修剪,保證年年新枝結果,高產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