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豬附紅細胞體病是豬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該病菌寄生于豬體內紅細細胞中或血漿中,在豬急性發病時,主要表現以貧血、高熱、黃疸及腹下四肢出現發紅發紫等臨床癥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豬附紅細胞體病對養豬業危害極大,且豬發病時,死亡率很高,應引起廣大養殖戶高度重視,并做好防控等工作。現將岫巖縣興隆辦事處發生一起豬附紅細胞體病的診治過程報告如下。
1 發病情況
2020年9月下旬,興隆辦事處河沿村李姓村民來就診,稱其養殖當地黑豬共67頭,現已體重達80多斤,近幾日相繼發病。因為其發病癥狀表現為體溫升高、咳嗽、流鼻涕,認為是感冒,就按感冒治療,治療2天也未見好,豬群陸續發病,現已有19頭豬發病,其中有2頭豬已死亡。鑒于這種情況,特來我中心就診。
2 臨床癥狀
經現場檢查,發病豬17頭,重癥豬6頭,死亡2頭,發病率為28%。發病豬表現為精神不振、少食或不食。體溫測試平均達41℃。發病豬聚堆、擠壓,呼吸快且鼻腔流膿性分泌物,眼結膜蒼白、糞便干硬、發病豬便秘。重癥豬皮膚發紅,站立不穩,消瘦。
3 剖檢變化
剖檢近期死亡豬1頭,其剖檢癥狀,體內血液稀薄,呈淡紅色;體內淋巴結普遍腫大;脾臟腫大一倍多,且呈黑紫色;肝臟腫大呈土黃色;腎肝臟呈暗紅色,有出血點。
4 實驗檢查
采新鮮血液直接壓片鏡檢,無菌采耳靜脈鮮血一滴,加等量生理鹽水稀釋并蓋上玻片,在鏡下仔細觀察,發現血漿中有球狀、卵圓狀及短桿狀小體在擺動,在紅細胞內也可見到許多這樣小體,即附紅細胞體。
采患病豬耳靜脈血液涂片,用瑞氏染色后,置于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很多附紅細胞體散布在紅細胞周圍或表面呈點狀、桿狀。
5 診斷
依據發病情況、癥狀、剖檢變化及實驗室診斷,這起豬病為豬附紅細胞體病。
6 防治
6.1 飼養管理
一定要做好圈舍的衛生工作,定期打掃并及時清除垃圾。
定期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每周最少不低于2次消毒工作,最好是帶豬消毒。
6.2 治療
血蟲凈7毫克/公斤體重,每天1次,連用3天,停1天,再用3天即可。
土霉素針劑0.1毫升/公斤體重,每天1次,連用3天。
經采取以上防治措施,該豬場患病豬群1周以后相繼恢復健康。
7 小結
豬場發生豬附紅細胞體病,多數與該豬場的衛生條件及消毒措施有很大關系,因此規模豬場一定要注重圈舍衛生及消毒工作,同時做好防控措施,每年不少于兩次定期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