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玉國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大力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中央及各個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正處于領頭羊地位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擔當起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的重任。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規?;芾?,打破原有個體承包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整體經營,這樣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就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雖然一直在發展,但是自身也存在較多問題,例如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尚不健全、資金供給嚴重不足,保險問題無法得到保障等一系列問題,都會嚴重制約農業發展。
1 金融扶持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
1.1 信貸支持
1.1.1 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 從2016年開始,山西省就在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并且一直在付諸行動。截至2017年,山西省財政廳已將11億元資金投入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同時還幫助了太原、大同等6市20余縣507戶農戶完成擔保業務,供給4.33億元。該體系的完善,最大程度上幫助了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困境。
1.1.2 頒布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政策 根據我國頒布的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政策,需要對目前所經營的土地進行價值評估,確定其信用度,方可確定該商品抵押的貸款期限,將經營權抵押貸款作為重點審批項目,在審批基礎上鼓勵發放中長期貸款,貸款抵押擔保范圍擴大,降低貸款利率,最大程度上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抵押貸款。
1.2 財稅扶持
針對目前的財稅扶持情況,出臺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山西省政府針對“三農”方面發布了各種不同形式的補貼。保險費補貼、農業補貼、各個項目建設補貼等多種,加強對業務項目批準、便民惠民服務、農產品支持等業務,不斷加大補貼力度。2019年以來,山西省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政策,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1.3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現狀
以山東省廊坊市為例,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現狀進行如下兩個方面的分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現狀進行摸底調查研究;通過對調查結果、研究結論的綜合,分析歸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特點。
1.3.1 基于濰坊樣本數據分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現狀 目前,山東省濰坊市不僅是我國農業開放發展的綜合試驗區,還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出口運輸的重要基地,為此廊坊當地政府再次發力推出重要舉措。近年,廊坊市通過政府支持、技術提高、從業者素質提升等方法,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有力帶動了當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到2018年為止,已存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約5萬個,根據不同地點進行劃分,總共放出調查問卷2789份,收回調查問卷2684份,約占新型農業經營總體總數的6%,具有區域代表性。
1.3.2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模式的特點 會受到氣候等不定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風險,目前只有幾個龍頭產業的經營模式較為完善,具有全面的管理制度,其余大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自身制度和經營模式不成熟,導致資金鏈無法形成,供給嚴重不足;由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要素投入的增加,農業機械化、科技化水平提高,使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差異性較大,現代農業發展融資需求量大,融資期長,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缺乏政策扶持和融資模式的創新很容易導致資金外流。
2 農業保險支持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
以貴州省為例,目前貴州省很多農村產業發展都處于初級階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種植、養殖等方面都存在著問題,風險指數比傳統產業高,所以很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得不到保障,只要降低此風險的發生率,就會更好的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此,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上農業保險尤為重要。
2.1 農業保險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做法
2.1.1 全面推進中央獎補特色險種 茶葉和蔬菜會受到自然災害和疾病的影響產量直線下降,農民的產業受到一定威脅,所以根據目前貴州省的情況,我國將貴州省的茶葉和蔬菜納入中央財政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試點,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農民的茶葉和蔬菜生產。2019年中國人保財險貴州分公司對于茶葉種植、蔬菜種植和蔬菜價格指數等方面進行了實際保費1.02億元,承保面積約7.15萬平方米。
2.1.2 著力打造產業革命保障體系 2016年至今,中國人保財險貴州省分公司已開發多個特色農業扶持產品,其中包含藥材、羊、家禽、水產等成本風險,蔬菜、水果等目標價格保險,以及各種食用菌也被納入保險產品,這樣全面覆蓋多個產業,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風險,基本上實現“有災保成本,無災保收入”。
2.1.3 優化服務各類農業生產組織 隨著貴州省農業保險整體的優化、規模的擴大,包括知名企業、農民合作社等在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覆蓋程度和保障水平也有所提升,大幅度的增加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據有效調查,2019年,中國人保財險貴州省分公司為貴州省386戶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提供農業保險保障52.17億元,有效保障了新時期農業農村的有效發展。
2.2 農業保險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存在的問題
農業產業保障程度較低,無法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要求。目前很多農業產業的投保率低,各類新型農業保險程度不平均,并且有絕大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對保險產業不滿意,沒有進行投保,還有其他許多特色產業仍處于風險完全裸露的狀態。綜合以上闡述的問題,我國需要根據需求進行大幅度的整改,保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快速發展。
缺少專業技術人員支持,也無法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農業保險的要求。主要分為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基層查勘理賠工作中,規章制度體系建立不完善,科學有效的機制指導不及時,導致無法準確找到問題所在,同時大部分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對農業的專業知識僅是表面了解,精細化程度不夠,同時基層服務人員無法把大部分精力用到農業保險上面,這樣使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存在的漏洞越來越大。另一方面,若依舊使用傳統的自主采集方式,會導致人工成本加大,無法準確評估市場風險,應重新建立一套完整的、全面的農產品價格采集體系。
基層政府財力有限,惠農政策難以有效落地。農業保險是我國農業的重要產業之一,也是解決國計民生問題的重中之重,我們需要精準發力,有效對地方特色優勢產業提供風險保障,進而支持當地經濟發展。部分地區雖然對保險需要特別強烈,但是由于脫貧攻堅任務重、基層政府財力有限,補貼能力有限,致使惠農政策無法有效落實,經辦機構無法健康有效經營。網點建設滯后,保險服務能力不夠。網點建設滯后導致保險服務能力不夠。
3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迅速,其經營范圍廣,規模多元化,盈利能力高。解決融資產品和相關服務不足、保險政策缺失、保險政策評估和監督管理等一系列問題,將助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