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超 劉洪勇 徐慶
摘要:近些年,我國政府不斷加強生態文明的建設工作,通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口號來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指導。同時,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實際情況來看,經濟發展的代價是資源的大量消耗。在長期的粗放式經營管理中,造成我國生態環境的大量破壞。對此,生態環境保護刻不容緩,要實現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構建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對此,本文主要結合礦山修復工作中工作人員可采用的生態修復方式分析、廢氣礦山的水源環境改良方式分析以及荒山綠化及礦山修復種植方式分析,從多個角度出發,分析具體的可行性方法。
關鍵詞:荒山綠化;礦山修復;問題與措施;水環境改良
從我國目前荒山綠化及礦山修復種植的實際情況來看,問題主要體現在礦山修復作業的中邊坡修復、廢棄尾礦治理、礦山土壤基層改良、水源環境改良、澆水管理、定植后圍堰、支撐與固定、施肥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相關部門與相關人員要落實好荒山綠化及礦山修復種植的具體要求,結合問題成因,制定更為有效的改進措施。從而不斷提高工作展開的效率和質量,一方面要改善荒山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也要通過改善措施的落實來提高當地的經濟效益。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建設。因此,本文針對問題,探討荒山綠化及礦山修復種植方式。
1 礦山修復可采用的生態修復方式
1.1? 邊坡修復
在進行礦山修復作業時,通常情況下需要結合礦山廢氣治理的具體需求,通過邊坡修復的方式來對廢棄礦區內的邊坡進行穩定和加固。其目的在于,針對廢棄礦山環境中存在的各種危險廢石進行清除,并有效消減大坡度的邊坡高度。同時,在已經不成形的臺階或者懸崖處,進行水平臺階的架構,以此來避免邊坡處出現坍塌問題。同時,在完成了邊坡修復作業后,工作人員也可針對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綠植進行覆蓋,進一步提高邊坡修復的穩定性。
1.2? 廢棄尾礦治理
通常情況下,如果尾礦的占地面積較大,是需要對其進行二次利用的。而在二次利用的過程中,也需要做好成本和收益的分析。盡可能在較少的成本投入下,獲取更大收益,以此來提高尾礦開采的收益。
1.3? 礦山土壤基層改良
在進行礦山開采后,往往會對當地的土壤造成較大的破壞。開采后的礦山會出現土壤大面積的因子改變,包括土壤機構、土壤性質都會發生改變,同時還會導致土壤養分的流失。針對這一情況,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廢氣礦山的土壤改良工作,努力恢復當地的土壤生態環境。主要包括,在確保不會對當地土壤造成破壞的基礎上,適當調取土壤進行礦山損壞嚴重地區的填充。并在填充后栽種綠植,進一步改善當地的土壤環境;制定受損土壤地區的化學改良措施,對土壤的化學性和物理性進行強化,并對綠植的演替過程進行縮短,推動礦上土壤的生態重建。
2 廢棄礦山的水源環境改良方式
在進行礦山開采的過程中,當地的水資源污染主要包括地表水的污染和地下水的污染。同時,在開采過程中,如果過度地取水,也會導致當地的地下水位的下降,從而造成地表水匱乏。對此,針對這一問題,一般情況下可通過外地取水的方式來進行緩解,并在蓄水系統的完善下,更徹底地改善這一問題。
3 荒山綠化及礦山修復種植方式
3.1 苗木澆水管理
苗木的澆水管理主要從4個方面來展開。一是在苗木的生長過程中,要確保植物成長過程中的水分充足,并結合苗木生長所需要的水分進行科學的澆水,不斷提高苗木成活率。二是在對苗木進行澆水時,要嚴格遵守苗木的澆水原則。包括大小原則、季節原則、土壤干濕程度原則等。既要保證澆水的及時、適量,也要保證澆水的充足和不遺漏。三是針對喬木類綠植的澆水,需要在完成種植的24小時內澆灌頭水,并保證水分的飽和,在此基礎上連續澆灌二遍水。同時,在苗木定植后,還需要做好前三次水的灌溉。通過以上方法使植物在整個生命過程有充足水分,使植物的細胞時刻處于緊張狀態,確保苗木生長的挺立。同時,在充足水分的基礎上,也能夠進一步促進苗木的光合作用,使苗木的枝葉生長的更好。期間,一旦出現苗木缺水問題,便很可能影響苗木的發育,使其出現發萌芽不整齊、新梢生長弱的問題。一般情況下認為,當土壤中的水分下降到1%~15%時,苗木的地底部分便會停止生長。而低于7%時,根系的部分便會停止生長。四是針對不同的植物,也需要做好差異化的澆水管理。要結合植物原產地的環境以及植物的生物學特征來進行適量的澆水。同時,在干旱季節,還需要做好葉面噴水的相關措施。
3.2 定植后圍堰、支撐與固定
在完成頭三遍水的澆灌后,需要工作人員進行圍堰和支撐。同時,在樹根部的30厘米外進行松土覆蓋,防止由于強風導致苗木被刮倒,以及風進入裂紋后吹干根系,導致苗木死亡。此外,在工作人員進行支撐時,也需要對其進行隨時的檢查。期間,一旦發現歪斜,便要及時扶正,并每年進行一次松綁,防止嵌入樹皮內。
3.3 綠植施肥管理
綠植的施肥管理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入手。其一,在對綠植進行施肥時,要分析好植物的特點以及生長條件。同時,還要結合季節條件,進行更為科學的施肥。而在施肥次數上,應遵循多次少量的原則,避免一次施肥數量過大。既要保證肥料能夠滿足植物的生長,又要避免大量肥料給植物造成的負面影響。其二,在完成了苗木定植后,需要工作人員進行對角埋施,并針對樹木的種類和生芽的情況來決定施肥。通常情況下是2~3公斤/株。并且在追施肥期間內,也需要確保植物的水分充足。
3.4? 植物病蟲害防治
植物的病蟲害防治是十分關鍵的一項任務。只有確保植物病蟲害防治的科學,才能避免植物生長中受到侵害,提高植物的生長效率以及提高苗木存活率。而在病蟲害防治中,通常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針對病蟲害發生的與發展的規律,做好預防性工作,將病蟲害問題控制在未然之中。此外,還需工作人員加大綜合性防治技術的應用,盡可能減少農藥使用,實行無公害防治措施。
綜上所述,在荒山綠化及礦山修復種植的過程中,相關部門與相關人員可通過礦山修復工作生態修復方式中的邊坡修復、廢棄尾礦治理以及礦山土壤基層改良等一系列方法來改善荒山的生態環境。而在進行苗木種植時,則需工作人員落實好荒山綠化及礦山修復種植中苗木的澆水管理、定植后圍堰、支撐與固定、施肥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從多個角度出發,針對我國目前荒山綠化及礦山修復種植的實際情況,分析問題成因,找尋解決方法,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方案策略,從而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一方面要改善荒山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要提高當地的經濟效益,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建設。
作者簡介:孔祥超(1981-),男,工程師。現從事森林培育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