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容 馬毅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朝著行業信息化的方向不斷發展,行業發展空間不僅得到了拓寬,行業內的難題以及技術交流也獲得了良好的交流平臺,行業領域技術也逐漸變得更加高端化。對于我國農業來說,農業信息推廣平臺的創建,可以讓農戶、客戶以及商家之間實現高效率交流,使農業信息能夠更加真實、快速地在農戶、客戶以及商家之間實現共享,提升信息利用率,也能促使農業在我國生產總值中的地位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業推廣信息化平臺建設的相關策略。
1 以政府為主導,增加政策、資金支持
第一,政府要積極打造基層農業推廣平臺,突破以往行政職能部門管理層級的限制,由農業部門負責管理,確保農業推廣平臺更接地氣,能夠及時將最新農業信息傳遞給農民群眾。第二,要增加資金投入,支持基層農業信息推廣平臺服務站建設。政府要有針對性實施優惠政策,給予更多資金扶持,確保農業推廣人才能夠在收入上有所保障。第三,定期開展對農民群眾的培訓工作,讓他們了解農業信息推廣平臺的各項功能,也能在平臺中獲得實用技術信息。第四,要注重建設基層農業推廣示范點,特別是對地處偏遠的農民群眾來說,不僅要為他們傳授新的種植技術,更要讓他們享受到傾向性補貼。第五,要帶動當地金融機構參與其中,完善金融制度,通過購買農業保險的方式,最大限度降低農業生產風險帶來的不利影響。要對小額貸款程序進行優化,確保農民能夠順利從銀行、信用社等處獲得貸款,實行對金融機構、銀行免稅政策。第六,要進一步拓寬農產品產業鏈,尤其是要注重打造品牌,出臺實施多項招商引資政策,加快當地農產品深加工發展,這樣農產品在市場中才更具競爭力。第七,對就業環境進行改善,為農業基層服務工作補充人才。
2 提供實用信息資源與及時服務
在農業推廣信息網絡渠道上要表現出多元化特點,農民可以第一時間獲取完整的農業信息,如開發智能農機推廣平臺App,農民只需要借助移動設備,就能夠掌握相關信息,PC端也能將農業信息及時公布在政府網站中,并在短信、電視和報紙等媒介上進行同步推送,確保廣大農民群眾在農業信息上的需求得到滿足。
3 優化功能模塊,加強農產品供需信息分析
農業推廣平臺要具備多元化的功能,包括農產品供求行情、最新惠農政策解讀等。管理者要及時在平臺上發布當地主要作物農產品貿易商等信息,基層推廣人員則深入鄉鎮,調查農產品產出情況,借助大數據技術,準確、全面預測分析市場行情,指導農民群眾結合實際需求,將有價值信息篩選出來。并從當前農業行情出發,對種植結構進行有針對性優化,確保農民的種植效益實現提升。
4 培養高素質的農業信息化服務人才
農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對信息化服務體系進行完善,引進并培養所需人才。現階段農業信息化服務人才存在老齡化問題,缺乏較強的服務意識。針對這種情況,引進高素質的服務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引進的人才需要了解農村,才能勝任基層農業信息化推廣工作。此外,政府部門也要實行激勵措施,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參與進來,為農業信息化平臺建設打下人才基礎。
綜上所述,農業信息化建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農業實現高效、快速發展的核心路徑,可以有效加強產業鏈的聯系,農業信息化平臺建設的不斷推廣,可讓產品生產者可以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行生產,也能及時了解產品的實際消費人群、需求量以及范圍等,使生產所需的物料與生產者之間的配置更加優化,促進農業領域技術朝著高端方向不斷發展,也能讓人們更加重視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