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明
摘要:我國山區的農機化水平和過去相比較,有了很大發展。但因為地形等原因,只有很少一部分地區可以使用大型機械,因此,發展微型機械就成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就四微農機促進山區農機化發展進行研究,期望能對我國山區農機化提供借鑒。
關鍵詞:自然條件;基礎設施;農機效益;財政補貼
2020年是攻堅脫貧收官之年,通過四微農機在山區中的使用,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更好地實現了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加速了山區的整體脫貧速度。現階段,我國在發展山區農業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這對全國農機化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微農機指的是微型提灌機械、微型田間作業機械、微型能源機械和微型農副產品加工機械。這些農機的體積很小,重量較輕,運輸、移動和安裝簡便,非常適合在山區使用,而且這些農機普遍價格不貴,大部分農民都負擔得起。
1 山區農機化發展需要面對的問題
1.1 自然條件差
在山區機械化發展的過程中,自然條件非常重要。我國地域面積大,但可用于耕種的土地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丘陵山地,這些地勢對機械化的發展是不利的。山區用于耕種的土地多是地塊,小且不集中,交通也不便利,根本沒有辦法使用大型機械進行耕種,甚至很多地塊地勢不平坦,導致小型機械也無法耕種。
1.2 基礎設施差
山區的農業基礎設施普遍薄弱,也不太重視基礎設施的維護,原有的機耕路況較差,甚至有很多路段不暢通,其結果就是土地逐步荒蕪。隨著農民工外出打工數量越來越多,一些地區的土地出現了撂荒的現象,現如今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多為“三留守”,因此發展四微農機是緩解土地撂荒,保證糧食供應的重要舉措。
1.3 農機效益差
在我國,山區相對來說比較貧窮,農業生產力低下,而且只要所在縣城在山區,大部分都是貧困縣,農民每年的收入都很低,根本沒有能力購買機械化設備,所以只能購買微型農機用于自家的耕種。在山區,大部分用于耕種的土地地塊狹小且不集中,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作業,這樣不利于大型機械的使用。因為這些地區基本都是貧困縣,所以政府也不能拿出太多的財政資金為農民提供服務。
2 四微農機推動山區農機化的發展
2.1 加大對農機購買的政策補貼
山區由于地形地勢的原因不利于大型機械化的開展,因此大部分農民都會選擇微型機械。政府部門在進行補貼時,應合理的規劃現有資金,將資金向微型機械傾斜一下,同時還要精簡農民申請補貼的手續。此外,政府還要形成財政預案,形成專項資金用于微型農機化發展,不斷增加資金投入,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微型農機化的發展,進而推動農機化科技的創新性發展。
2.2 建設四微農機的服務體系
通過惠農政策的不斷實施,四微農機越來越多,進而發展成為一些規模化的農業經營組織。由于山區農民普遍收入較低,很難獨立購買農用機械,因此可以通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方式,聯合農民統一購買和使用。這樣既減輕農民負擔,又可以很好的解放農村勞動力,方便更多農民外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
2.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由于山區農田地塊狹小且不集中,因此,在使用四微農機的過程中,還可以進行農田建設,通過各種方式將地塊合并在一起。這樣做能夠彌補一些機械化基礎方面的短板,同時也能方便微型機械作業,進而提高這些農機的效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真正推動山區機械化發展,必須重視四微農機的推廣與使用,同時也要加強對微型機械使用的培訓,這樣能夠推動整個山區農機化的發展,進而推動當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