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敏 鄧茜



摘要:農產品供應鏈合作伙伴存在著合作關系不穩定、信任程度不高、信息不對稱、利益分配不均等許多難題。在數字經濟時代,把農產品供應鏈信任機制的建設與區塊鏈技術融合是農業領域里的一大創新。通過引用區塊鏈技術,利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不可修改、可追溯等獨特的性質,在互不信任的商業社會里,使得供應鏈合作伙伴利潤分配更加公平合理、信任成本最低化、資源使用最大化,最終在農產品供應鏈內部構建起信息透明公開、交易流程簡便、人人互信的商業社會。
關鍵詞:農產品供應鏈;區塊鏈;信任構建;合作伙伴
1? 引言
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使得生產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時,農產品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為了達到最優化的經濟效益,出現了只注重短期效應,而忽視長期合作帶來的經濟價值。信任是相互合作的基礎,良好的信任關系有利于消除行業之間的隔閡、拓寬產業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但是,有合作就意味風險的產生,在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內部信任的缺失的社會中,建立起有效合作機制成為供應鏈合作伙伴共同形成的一種價值觀。本文通過運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共識機制、信息公開透明和數據共享等特性來解決合作伙伴之間互不信任的問題,從而在供應鏈的各個節點上形成互利共贏、互惠互利的局面。
2? 區塊鏈相關概念及特征
區塊鏈一詞出現以后,引起學術界的廣泛討論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強調,區塊鏈是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社會建設的關鍵環節。目前,區塊鏈大致有3種類型——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它是依照時間順序把共識確認的區塊整合在一起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并應用數學相關原理,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可追蹤、無法修改的分布式賬本。
一般而言,區塊鏈技術有以下5個特征。首先,去中心化。它指交易雙方不用依賴于第三方中心機構或者平臺,就可以實時在線處理業務,使得雙方之間可以高效便捷地達成交易。第二,分布式。即在整個系統中,每個節點都擁有一本屬于自己的賬本,與其他企業發生過的每一筆交易都會被清楚記錄著,并且能夠及時上傳數據。同時,系統會以廣播的形式,向區塊鏈中的所有節點傳遞信息,從而起到了數據備份、可追蹤的作用。第三,可追溯性。區塊鏈上的所有交易記錄都運用時間戳和數字簽名等技術,相當于給數據增加了時間維度,而且信息記錄都是按照先后順序進行排列,從而能夠精準地查詢數據來源。第四,數據開放共享。即交易雙方的隱私數據被加密外,其他各節點信息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所有人都可以通過區塊鏈的公共領域瀏覽和查詢信息數據。第五,信息不可篡改性。系統內一旦有交易記錄生成,且經過核對驗證后,信息就會被安全的保存下來。任何人對數據的更改都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技術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區塊鏈以上的特點,能夠有效彌補和解決農產品供應鏈合作伙伴之間存在的利益分配不均、信任成本過高、信任機制不健全、信息不對稱以及協同配合難等問題。
3 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概念的界定
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Supply chain partnership,SCP)當前還沒有統一的定義。Lambert,Gardner把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的概括為,合作伙伴是一種人際交往關系,它通過風險共擔、利益共贏等激勵因素來提升企業競爭力,使得雙方之間在合作中能夠獲得比獨立運營更好的業績。Maloni和Benton則認為,SCP是指供應鏈內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獨立的人員為了實現某種特定目標和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而結合在一起的協作關系。Vokurka認為,SCP是買賣雙方為了共同的利益而開展的團隊聯盟,其內容涉及到合作之間的數據共享,利益分配以及雙方合作帶來的風險共擔。
綜上所述,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是指把兩個獨立、互不信任的人結合在一起的人際關系。具體來講,就是在風險共擔的環境中,雙方為了完成某個目標而進行的長期合作,同時,在相互配合中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利益共享,最終促成雙贏的美好遠景。
4 農產品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現狀
在農業領域,農產品供應鏈通過上下游之間傳遞的信息流,來協助上游農戶們制定最優化的生產計劃,確保農產品經濟價值的最大化產出。在供應鏈中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是提高經濟效益、降低信任成本、促進利益公平分配的關鍵環節。然而,在供應鏈內部當中,合作伙伴之間面臨著信任度不高、合作不穩定的局面。
4.1 合作伙伴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
農產品供應鏈各節點企業能否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機制關鍵在于,核心企業能否與農戶保持互惠互利、信息互通的局面。當前,處在供應鏈最低端的農戶們,對中上游的收購、交易、利潤分配等信息了解不全,他們只能按照與核心企業或者供應商簽訂的合同收購價格,進行農產品交易。雖然農戶們能夠獲得相對穩定的收入,企業們也獲得所需的生產材料,但他們在供應鏈的弱勢地位仍然沒有改變,利益依然受損。當一個節點企業獲利過度時,其他企業的利益就會受損。因此,利潤分配不公會使得供應鏈往不利的方向發展,導致交易雙方信任度下降,合作關系的終止,甚至是整條供應鏈斷裂。
4.2 合作伙伴信息共享難,存在著信息孤島
傳統的供應鏈上,企業獲取信息來源的渠道大都來自中心機構,這樣不僅耗費大量時間,而且獲取信息的周期長,同時,也面臨著信息不真實、數據不完整、信息被篡改的風險。信息的碎片化使得供應鏈合作伙伴之間互不信任,缺乏交流,存在嚴重的數據孤島。如圖1所示,供應鏈會隨著運輸距離的加大而延長,各節點彼此交互程度隨之下降,同時,獲取信息資源難度也會逐步增大。供應商擁有大量的數據資源,但因各節點之間缺乏統一數據運營管理系統,使得各企業之間獲取信息相對不全面,出現了信息斷層現象。從生產、采購、包裝、運輸到消費之間很難有一個共同的編碼系統對信息數據進行存儲、分析和共享,使得信息資源價值無法在供應鏈上體現出來。
4.3 合作伙伴信任機制不健全,耗費大量資源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供應鏈內部之間的競爭程度易發強烈,供應鏈上的各企業為了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和獲取高額的利潤,往往以犧牲整全體成員利益為代價,其潛在后果是企業信任度和信譽的下降。長此以往,合作伙伴之間就會出現互相博弈,互不信任的局面,從而不利于穩定的信任機制的培育。農產品供應鏈內部由于缺乏緊密的溝通交流,很容易導致供需不平衡,引發農產品滯銷問題,農戶們面臨經濟利益受損的問題,供應商則面臨原材料短缺的困境,使得供應鏈進入一種惡性循環狀態。缺乏信任基礎的合作,無形中會大大增加人財物力等各種資源投入,同時也會產生各種監督和管理成本。
5 區塊鏈在農產品供應鏈合作伙伴構建方面的應用
5.1 解決利益分配不均,實現雙方互惠雙贏
區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信息共享的賬本,它能夠把各商品的生產信息,流通信息,以及銷售信息同時記錄在多個節點上,參與者無需經過第三方的驗證,就可以查看單個節點上的完整的數據信息。農戶們根據末端反饋的數據,及時做出最優的生產方案,確保上游的生產商能夠實現利潤最大化,產量達到供需平衡,避免資源的過度生產和使用。智能合約因其規則公開透明,交易信息可追溯的性質,保證了合作伙伴之間簽訂的合同能夠按照預先設置的條件自動執行,從而降低數據被人為篡改的概率。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可以很好解決傳統契約式合同帶來的違約、賴賬、交易成本高等諸多問題,確保農戶們基本權益不受損害。同時,也保證供應鏈上的各節點都能按照約定進行組織生產,使得利益分配更加公平、公正。
5.2 打破信息孤島,促進信息資源共享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共享能夠解決"信息孤島"現象,尤其是供應鏈上的跨部門協作的單位或個人,信息數據的處理、整合和共享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區塊鏈技術能夠獨立采集和處理各企業之間交易信息,并運用大數據對物流信息進行整合,實時更新和共享數據,保證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能夠依據最新的信息做出決策。以其獨有的分布式、點對點傳輸技術,區塊鏈實現了各節點信息并聯傳遞,監管交叉并行。因而,在合作伙伴多、分散程度高、供應鏈長、交易環節多的場景中,區塊鏈能夠構建起一種人人參與、信息透明開放的商業架構。
它對于破解長期存在企業之間“信息鴻溝”,提升數據的安全性和透明度,降低信任成本具有深遠的意義。
5.3? 利用去中心化特征建立長效的信任機制,優化資源配置
區塊鏈核心是“去中心化”,即各個節無需經過第三方的認可,各節點之間就可以直接交易,大大提高業務的處理速度。系統中的任意兩節點一旦有交易完成,全網就會對數據進行核對,驗證通過后,在運用時間戳和數字簽名技術把交易記錄上傳至區塊鏈上,保證信息一經上鏈,就無法更改的狀態,確保信息的安全性。這種機制在缺乏信任的社會中能夠實現可信任價值的交易、交換和高效流轉,實現社會資源最優化的配置,一定程度上減少違約失信的行為。在這樣一個信息透明、數據共享的商業社會中,各企業之間的信用等級和運營狀況是一清二楚的,企業之間可以根據信用評級優先選擇合作伙伴,從而簡化交易流程,減少信用成本,提高雙方之間信任度。如圖2所示,運用區塊鏈技術構建的去中心化的交易流程。
6? 基于區塊鏈的農產品供應鏈信任機制模型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所熟知的中心機構基本上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市場主體大都是獨立分割、互不信任的。這樣的營商環境下,導致許多企業紛紛尋求短期的經濟利益,摒棄掉長期良好的循環經濟。另外,在合作伙伴之間由于缺乏深層次的溝通,以及各方信息不對稱,容易引發信任危機。因此,如何在農產品供應鏈內部構建起牢固的合作關系,提升雙方的信任度,形成共同認可的規則是未來發展趨勢。區塊鏈以其獨特的分散式賬本、點對點數據傳輸技術,并使用密碼學加密原理,保證信息在共享過程中的安全性。作為一種機器信用,區塊鏈系統能夠有效解決合作伙伴之間協同配合難、信息獲取難度大、利益分配不當等各種問題。如圖3所示,利用區塊鏈獨特的性質可以在農產品供應鏈內部搭建起信息共享無障礙、交易流程集約化、信任度高的商業社會。
第一步,農產品生產商生成交易訂單,通過區塊鏈系統擴散至其他節點。各節點企業根據自己需求是否接受該訂單,如果接受該訂單,則進行第二步。
第二步,農產品采購商接受訂單后,將訂單接收的消息傳遞至區塊鏈各個節點,并告知交易對方。
第三步,接受訂單的一方無需經過第三方機構,直接支付相應賬款給農產品生產商。
第四步,雙方完成交易后,生成一份交易憑證記錄。同時,將該交易憑證擴散至各個節點,并通過驗證,核對無誤后,上傳至區塊鏈,永久保存下來。
7? 結束語
綜上所述,區塊鏈憑借其強大的資源共享庫,創造了一個信息公開透明、無中心機構、人人平等互信的商業社會。同時,也有效解決了農產品供應鏈中面臨利益分配不均、信息孤島、數據共享難、信任機制構建難等諸多問題。在缺乏信任的合作背景下,區塊鏈的分散式存儲、多方共識和不可篡改等特性,使得合作伙伴有信心開展深度合作,共擔合作風險,從而在供應鏈內部樹立起可持續發展、長久有效、互利共贏的創新型合作理念。
作者簡介:林偉敏(1997-),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產品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鄧茜(2000-),女,物流管理專業2018屆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