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瀟一
如今社會,互聯網改變著各行各業,尤其在農業領域里。當前我國價值萬億的農業市場正在“互聯網+”模式的影響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如今中國的農業,也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從傳統的“田地到餐桌”這種傳統的模式演變成了“人才、市場、農產品”的模式。“互聯網+”環境下的農業,無論是從供應鏈到產品包裝與推廣勢必將出現很多“新思路、新玩法”,將來也會有一大批非農業企業,踏著“互聯網+”浪潮的勢頭跨界而來,順應現代社會的生產和生活節奏,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更多價值。
1 提質增效,奮力發展中的四川農業
四川省位于我國西南地區內陸,東西地貌差異大,地形復雜多樣。多變化的地形地勢差別,也使得四川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四川省作為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程度及人口稠密程度排在前列的省份,經過多年的特色化發展,四川省的農作物產量已經十分可觀。在不斷優化和發展的過程中,四川已經形成了一批屬于自己區域化特色的農產品品質及生產基地。四川省從自身出發,結合中央總體規劃以及中央指導指示意見,建立各個層面的完善政策,使得四川農業真正做到以農民為主體,以堅持綠色發展為生態優先發展,以堅持市場導向為發展方向。
2 不斷優化,堅持產業結合
農業問題需要在發展中不斷優化,不斷改革。在部分地區發展受阻、環境影響下資源分布不均的情況下,我們要著眼于整個行業,打通各個行業及產業直接的結合和有益機制。著眼于產業間及產業內各環節的有效關聯。以達到有效降低成本,生產思路創新的發展模式。提高農業產業間的聯合效益、強化利潤聯結,保證農民在農業生產的各個產業鏈里獲得有效增值收益。農業進步就要不斷優化,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設生產基地、創品牌、搞科技創新科技加工等重點任務。堅持產業結合,從產業自身出發以各自特色為著力點,重點發展特色新型農業,讓產業之間可以達到有效聯結與融合。努力建設各產業互相結合因地制宜協調發展的特色型農業線路。
3 勢在必行,走品牌化發展道路
農產品品牌建設是品牌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產品要走“品牌化”“創新化”“特色化”的發展模式,就必須堅持樹立自己的品牌特色與形象。加強品牌建設、構建成體系并占市場主體的農業化品牌。要大力鼓勵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品牌建設,加強農業標準的實施和規劃,合理利用新技術、新思路,整合農產品品牌標準。農產品品牌打造,可以從產地故事、品牌歷史、創始人故事、產品溯源等幾方面展開,從多方面多角度打造農產品品牌的“特色化”與“創新化”。
4? 穩中向好,加速“互聯網+”現代特色農業品牌化發展
未來,品牌農產品電商將在當下全民營銷的浪潮中擁有更廣闊的天地。一方面,農產品種植者和經營者要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及農業標準制定,另一方面大力推廣農產品往“標準化”“品牌化”的道路上發展。利用互聯網獨有的傳播特性,把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從建立到推廣全方位建設優化,讓特色農業品牌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真正成為“便利化”“實時化”“智能化”的新動力。要合理利用互聯網信息的扁平化與實時化,使互聯網與傳統農業得到很好地融合,并逐步形成多形式的農產品電商交易平臺。在“互聯網+”現代特色農業品牌化發展的道路上,新的產業模式和經營手段正在深刻地改變著農業生產之間的關系,在新的產業模式帶動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將不斷健全,特色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將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