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奕
【摘 要】項目化學習,是通過項目設計、任務驅動等指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其能突出“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輕松且自由的學習環境。同時,能使碎片、零散知識點整合起來,讓學生高效完成知識體系的建構,主動投入學習。本文,將針對初中化學如何開展項目化學習展開詳細闡述。
【關鍵詞】化學;項目化;學習
日常生活中,化學無處不在。但從目前來看,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不高,其原因主要歸咎于學科知識相對繁雜。同時,課堂教學形式相對刻板,以“灌輸式”教法為主,將過多精力放在了理論講授上,學生一直處于“半強迫性”學習狀態。針對這個問題,要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活動,推廣項目化學習,以注入新鮮活力。
一、學生分組,確定項目
科學分組,是項目化學習開展的基礎。期間,要對學生認知水平、學習風格等做一個相對全面的了解,再精準確定具體分工。如制定計劃、收集資料、整理資料、解決問題、演示操作、展示成果等。待小組成員劃分完畢以后,根據課標和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具有可操作性的項目,并對項目進行分解,再逐一確定各個小項目的學習目標,促進學生于項目化學習中慢慢養成良好學科素養,實現更好地發展。舉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課教學時,為了讓學生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及其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課上,可根據教材內容確定“二氧化碳的性質”這樣一個項目主題,并將其分為“二氧化碳氣體的檢驗”、“二氧化碳與滅火”、“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沒有發生化學反應”四個小項目,并逐一確定小項目1的學習目標是學會檢驗二氧化碳方法;小項目2,是理解二氧化碳“滅火先鋒”的巨大用途;小項目3,是掌握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性質,領悟化隱性為顯性思想;小項目4,是真正理解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待項目確定以后,將全班學生分為6個學習小組,保證每個小組有5-8人,并任命每組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由組長負責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等人員分工,確定各自職責,以保證項目化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創設情境,制定計劃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被陧椖炕瘜W習方式下,要改變以往“灌輸式”教學方式,用適合的情境引出項目。好的情境,可喚醒學生求知欲,令他們學習興趣變得更為濃厚。待項目引出以后,要引導學生針對項目書展開討論,交流詳盡的項目計劃內容。如預設方案、待解決的問題、時間、人員等等。同時,在計劃編制期間,要指導學生相互啟發,共同合作根據已學知識探索項目問題解決方法,為項目執行做好鋪墊。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其中。其中,在《金屬的性質和利用》一課教學時,可根據這一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金屬主要物理、化學性質,精心設計“常見金屬的化學性質”這樣一個學習項目。項目導入階段,先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展示金屬在生產生活應用中的圖片。結合圖片,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結合已有生活經驗,你能寫出哪些金屬名稱和符號?”待學生書寫完已知金屬名稱和符號以后,繼續發問:“常見金屬有哪些化學性質呢?你想知道金屬的哪些化學性質?”基于這樣一個問題情境下,有的學生將回答道:“我想知道金屬是否能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還有的學生將回答道:“我想知道金屬是否能與酸溶液發生反應?”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可適時下達“常見金屬的化學性質”項目書,并引導學生根據項目書制定學習計劃,歸納所要探索的問題。如“金屬可能有哪些化學性質?”“哪些金屬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金屬與鹽溶液反應需要滿足什么條件?”等等,確定好項目化學習方向。
三、活動探究,制作作品
活動探究,是項目化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個項目學習環節中,要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翻閱教材、查閱書籍、訪問專家、上網等方式搜集相關信息資源,提取其中有用信息,以支撐項目化學習活動的展開。同時,要指導組長負責分配每一位小組成員所要解決的問題,并要求每一位小組成員于組內展示自身學習成果,通力合作完成項目學習任務。另外,為檢驗學生項目化學習情況,要指導他們選擇一名小組代表,以幻燈片、小報等形式展示本小組學習成果。例如,在《幾種重要的鹽》一課教學時,可根據教材內容設計“鹽的制取”這樣一個學習項目。基于項目導向下,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力合作搜集相關資料,自主探究“鹽的溶解性”、“復分解反應”、“鹽的制取方法”等幾個小項目,并將學習成果制作成幻燈片形式。期間,有的小組將先以PPT形式展示硫酸銅、硫酸亞鐵、硝酸鉀等自然界中晶體鹽圖片。接著,直觀呈現幾種鹽的性質。以氯化鈉(NaCl)為例,先展示“食鹽與健康”這樣一段資料,再用箭頭標注出海水到粗鹽再到精鹽的海鹽精制過程,并于箭頭上清晰標注出溶解、過濾、蒸發幾種制取方法。
四、交流成果,活動評價
古人云:“獨腳難行,孤掌難鳴?!比粘=虒W中,項目化學習,能發揮好學生各自優勢,讓他們實現共同成長。在開展項目化學習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相互展示情感體驗、方法、技能等方面的收獲,再啟迪他們大膽表達,共同交流學習成果,以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期間,還要重視以自評、組評方式對學生項目化學習成果展開科學評價,及時總結他們學習成果,并注意指出其中不足之處,以保證他們能積累更多學習經驗。同時,在這個環節中,要注意肯定他們的付出,以激發他們學習動力,促使他們變得更有自信。其中,在《能源的綜合利用》一課教學時,可根據教材內容設計“探究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這樣一個項目。在項目驅動下,將全班學生分為三個大組,要求他們分別完成“煤”、“石油”、“天然氣”小項目的探究。待活動探究結束以后,要求他們共同交流項目化學習成果。成果匯報階段,負責“探究化石燃料——煤”的小組將這樣總結道:“接下來,我將為大家闡述我們小組的學習成果:煤,是一種相對復雜的混合物,含有氫、碳兩種元素……”負責“探究化石燃料——石油”的小組將這樣總結道:“通過查閱資料,我們了解到,石油可分離出瀝青、汽油、航空煤油……”在這個環節中,通過交流各組學習成果,學生們將對化石燃料有一個全面了解。
五、結束語
人們常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比粘=虒W中,為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要堅持開展項目化學習。基于這種學法下,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立足教材,為他們設計項目任務,引導他們自主分析學習項目中相關問題,合作探究項目任務,交流學習成果,最終于任務驅動下鞏固對課堂知識的理解,且養成良好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康志寧.初中化學科學探究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與實踐[D].寧夏大學,2019.
[2]羅媛媛.初中化學實施項目式學習的難點與對策探析[J].中學化學,2019,000(00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