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樺
【摘 要】校園足球是我國足球儲備人才培養的一種重要方式,在中職學校中開展足球教育不僅能提升學生包括體能、團隊協作能力、競爭意識在內的多種優秀品質,同時也能夠為國家培養選拔優秀人才。那么對于校園足球在中職學校開展所具備的具體教育意義有哪些呢?本文針對這一問題結合目前現狀提出相應建議,希望為足球在中職校園的開展提供寶貴經驗。
【關鍵詞】中職學校;足球教育;足球文化
足球運動在全球擁有極大的影響力,是世界范圍內影響力最大、開展范圍最為廣泛的運動。國家在2015年由教育部頒布出臺了《加快發展青少年足球的實施意見》中提出了指導性意見,提出校園中開展足球教育是符合青少年的發展規律,在積極參與足球運動的過程中能夠提升青少年的運動水平、活躍運動思維。學校需要提供完備的基礎設施和健全的教育體制一共支持,足球校園化是為中國足球培養后備力量的遠大計劃,中職學校的老師應在教學中對于足球教育的發展進行全力支持。
1.有利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校園對于學生提供的“德智體美勞”教育中,體育教育作為一切教育項目的基石,良好的體魄能夠幫助學生們在其他教育項目中擁有更旺盛的精力,更強健的體魄。目前中國青少年中肥胖率逐年升高,從逐年的體測數據中可以發現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如耐力、爆發力等水平逐年下降。這些結果的產生是由于學校在日常教育學習的過程中疏忽了對于體育技能的鍛煉,中職學校教育中也存在此類問題。首先學校和學生都需要意識到足球運動能夠為學生帶來身體素質的提高,以及其能樹立良好的運動意識,其中足球運動所樹立的意識包括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運動中的規范意識。人類世界的發展伴隨著規范的制定與執行,青少年生長發育速度較快,正處于叛逆期的青少年能夠通過足球運動很好的學習規范意識。在一場足球比賽中裁判員、運動員、教練員甚至是場外的觀眾都有著其需要遵循的規范,只有在不違反規范的前提下才能夠參與比賽,足球比賽的規則奠定了比賽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在足球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服從比賽中各方面的規范制度來提高對于規范意識的學習,增強其對于組織的規范性。樹立規范下開展合規活動才能產生價值的良好意識,有助于學生步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之后更好的融入集體,服從管理。
第二,提升溝通能力。在足球運動中,球員需要與教練、裁判、隊員溝通。只有溝通順暢才能保證信息的有效傳遞,從而保證合作的順利。溝通的過程不僅僅是表達自己的過程,也是一個接受他人所表達的信息并進行理解的過程,足球運動團隊協作的過程能夠幫助學生增加與人交流的能力,提升理解他人的能力。在與教練、裁判等非同齡人溝通的過程中,也增加了其與上級溝通對接的能力,這也是足球運動中團隊精神影響下所培養的最重要的能力。
第三,培養競爭意識。作為競技體育的一種,足球運動其所追求的最終目的便是勝利,比賽的每個參與者在過程中都保持著對勝利的渴望進行訓練與比賽。競爭意識能夠幫助學生在訓練和比賽中克服困難堅定目標,在面臨困難的時候保持住心中對于勝利的追求才能克服困難。在賽場上,情況隨著雙方對決瞬息萬變,參賽者在過程中需要為了勝利的結果運籌帷幄,從而讓學生們在足球運動中體會到競爭的實質。
第四,產生合作意識。合作意識的產生是建立在為了同一個目標共同協作的過程中,足球運動便是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產生合作意識的運動項目,合作意識在現代社會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能夠被實際應用到工作和學習中,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具備的素質。足球比賽中的每一個傳球、進球以及最終取得勝利的過程都需要隊員們的團隊協作,每個足球運動的參與者都能在運動過程中學習到如何協調自己在團隊中的位置,讓團隊利益最大化。中職學校中開展足球教育不但能提升學生個人所具備的合作意識,對于學校氛圍也有著促進作用,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所產生的集體意識對于學生來說能夠幫助其在校園生活中更好的融入集體,成為集體的一部分。
2.提高足球教育的受關注度
足球作為我國的弱勢體育項目,其積貧積弱的現狀是由于足球教育關注度長期不足所導致的。足球人才培養選拔機制不足,基礎教育環節薄弱,沒有足夠的教育經費和運動場地、配套設施不完善都是目前我國青少年足球發展受限的原因。只有讓青少年們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才能喚起他們對于足球的興趣和熱情,所以在中職學校展開足球體育教育是有著培養足球后備軍的重要意義,對于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也有著重要作用。
除了人才選拔和培養的不足外,中國的足球教練人數也明顯不足,拿鄰國日本舉例,截至2016年,日本的各級別教練總人數為八萬余人。然而中國青少年注冊球員的數量也才僅僅八千余人,缺少優秀的教練也是足球教育無法普及開來的重要原因,在例如中職學校在內的學校開展足球教育,創造職業空缺,從而讓更多的專業人士投入到足球教育中來,有助于后備人才培養,提升行業關注度。
對于中職足球教師們教育水平的提升是足球教育在中職學校開展的首要任務,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理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個性化、立體化的調整教學方法,為學生帶來更加有效的足球學習訓練。同時教師需要對于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化的調整,摒棄應試教育中以成績為最終評判標準的方法,在實踐中立體全面的評價學生的能力。除了技能的傳授之外,教師們也肩負著培養起中職學生對于足球興趣的重要任務,務必要在課堂之中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氛圍,幫助學生提升興趣,讓學生們在訓練中獲得快樂和熱情,提高其對于足球的熱愛程度,緩解學生們訓練過程中的疲憊,在遇到失敗與坎坷的時候及時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將足球運動納入中職學校常規體育學習課程中也有助于為家長們對于足球這一體育項目的接受程度,由于長久以來人們對于足球的印象并不好,導致很多家長十分排斥孩子從事足球這一行業,也自然不愿意為孩子進行相應的經濟與精力投入。普及足球教育到學校中,幫助學生和家長扭轉對于足球的不良印象。
3.培養足球人才,提升教練水平
足球人才的培養首先需要教練人員具備專業的相關素質,所以中職學校對于足球教育的展開也從側面的提升了教練人員的職業能力。對于足球運動的具體考核應該是不同于傳統應試教育的刻板考核模式,而是多樣化個性化的,這樣不但能增加學生們參與的熱情,也有助于更加全面立體的考核學生。在以往的考核過程中,中職學校通常更注重于結果,而忽略了學生們的進步,因此在足球運動考核的過程中應該增加學生們的出勤頻率、訓練狀態、積極性等客觀主觀相結合的考核項目。
并且需要不同于以往只注重最終成績的培養方式,足球運動需要在訓練過程中就進行嚴格規范,例如訓練中的出勤考核表、每次訓練之后的考評表、推動足球運動與專業學習相結合,從而增加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己酥贫鹊耐晟颇軌驇椭鷮W生積極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除了比賽結果之外,考核制度所產生的結果也幫助學生們樹立信心,樹立努力方向。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隨著訓練階段的不同不斷完善考核內容,從而也需要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積極性。另外教師應在中職學生的日常教學中因地制宜尋找學生們的差異點,個性化的制定教學計劃,探索適合中職學生教學的具體發展模式。
4.養成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圍
足球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其背后有著深厚的文化氛圍,對于足球文化氛圍的營造從學生的培養角度能夠讓學生在其中提升自身整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更加立體全面的感受足球的魅力。形成文化氛圍的方法有很多,通過與其他學校進行比賽的方式進行足球交流活動,從而進行校園文化宣傳。在比賽開始前在學校內宣傳比賽調動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在宣傳的過程中,學生們通過耳濡目染感受足球文化氛圍。為學校球隊建立微信公眾平臺,日常更新足球相關的資訊與新聞,不僅可以及時報道信息,還可以增強學校的足球文化氛圍。在學校內建立足球社團、俱樂部與外部學校和社團建立良性交流,增加學生們參與比賽的機會,形成立體的足球文化氛圍熏陶。
除了宣傳力量的投入,對于足球文化氛圍的培養也需要資源上的投入,中職學校在足球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最需要注重的就是對于教學資源的投入,這樣才能為科學有效的足球教育提供堅定的基礎。在前期的師資選擇、教學設備投入等方面制定完整合理的方案,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選擇專業的人才進行管理。對于內部教師進行培訓,增強其足球方面的業務能力。同時在具備前提的基礎上需要不斷完善足球教育理念,不斷對于教育方式進行創新,結合科學方法進行方案設計,這樣才能讓足球教育在中職學校更好的展開。
5.結束語
基于上述觀點,足球運動在中職學校的開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同時對于國家開展足球項目基礎訓練有著促進作用。在足球運動的開展過程中學校和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足球運動的教育方法,只有通過不斷的資源投入、增大宣傳力度、完善學生的考核制度、豐富日常教學形式才能夠構建一個具有長效發展可能的中職足球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楊敏.以校園足球文化推動中職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路徑[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4):80+82.
[2]陳育平.中職足球教學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03):16-17.
[3]尚文進.“校園足球”區域性推進的實踐困境及治理
——以江蘇省如東縣校園足球區域推進為例[J].江蘇教育,
2019,(82):43-44.
[4]李世良.肇慶市中職學生體育鍛煉行為調查研究——以部分學校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09):91-93.
[5]史小謀.中職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養成初探——以足球選修課為例[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9,18(08):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