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駿宇
摘 要:慕課是一種大型的互聯網教學資源管理平臺,已經接入了許多中職學校,為這些學校提供了豐富的、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教學內容,助力中職學校的教學模式改革。本文詳細地分析了慕課教學平臺內容,利用云計算、微信公眾平臺、增強現實等技術創新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慕課;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
隨著中職學校教學模式改革邁入到深水區,計算機網絡教育面臨著嚴重的困境,培養實用型、創新型、實踐型人才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熱點[1]。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是一種新的互聯網教學平臺,其擁有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教學資源,采用云計算、微信公眾平臺、增強現實等技術可以實現慕課資源的二次開發,為每一個中職學校的學生提供在線教學賬號,實現教師直播、課程點播、最新課程推送、教學經驗交流等功能,幫助學生掌握最新的計算機網絡專業知識[2]。
一、慕課平臺簡介
慕課是由美國知名大學與Coursera、Udacity、edX等課程資源合作商聯合開發的一個開放式網絡教學平臺,其包含了農林醫療、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工程技術、經營管理以及物理化學等數千門課程,為每一個專業提供豐富的、最先進的專業知識內容[3]。慕課擁有計算機網絡課程方面的基礎型、應用型以及最先進的課程知識,比如Ipv6、物聯網等前沿課程理論。慕課提供計算機網絡教學資源具有以下特點:
(一)資源多元化。慕課整合了多種國內外網絡課程資源,比如《計算機網絡》、《Internet of Thing》、《網絡組件與設計》等,并且為用戶提供強大的接入功能,豐富學生學習內容。
(二)課程比較易于使用。慕課突破了傳統課程在時間和空間方面的限制,依托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光纖互聯網,將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計算機網絡專業資源集成在一起,提供給用戶國內外著名高校課程,猶如訪問自己的計算機一樣方便。
(三)課程受眾面廣。慕課擁有強大的并發接入能力,能夠突破傳統課程人數的限制,可以滿足大規模用戶學習的需求,課程受眾面為分布在世界各地和各種年齡段的人群,為不同的人群提供基礎性、專業性知識。
(四)自主性參與課程。慕課能夠促進學生自主訪問和學習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按時完成課程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慕課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創新模式研究
在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為了有效地應用慕課,可以引入先進的軟件技術,擴展教學渠道,豐富教學內容,并且可以構建沉浸式的教學環境,創新教學模式,理論聯系實踐,滿足當前政企單位對實用型、實踐型和創新型人才的需求[4]。
(一)基于慕課平臺構建虛擬教學系統。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可以基于慕課平臺進行二次開發,與當前較為流行的微信公眾平臺進行集成,比如微信訂閱號和服務號等,以班級或者課程為單位,構建一個功能完善的微信學習空間,就是通過微信向學生推送最新的慕課教學資源,實現線上線下教學,形成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具體地,教師可以上傳計算機網絡教學課件、專業習題集答案,也可以與學生進行視頻交流、溝通和互動;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平臺登錄慕課平臺,學習先進的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同時也可以查詢相關的教學資源、下載教學資源、查看教學資源,可以完成現場練習作業以及獲得作業評價內容,現場向老師提問等問題。
(二)利用云計算構建桌面學習平臺。云計算可以將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計算機終端、服務器集成在一起,構建一個計算機網絡專業桌面學習平臺,該平臺具有四個關鍵功能。一是課堂直播功能,教師在給學生講授計算機網絡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可以搜索課程相關的資料,并制作成PPT等課件,利用課堂直播功能為學生進行課程宣講,超越了空間限制,方便學生在每一臺終端上接收信息,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課程點播功能,慕課平臺擁有豐富的課程資源,這些課程資源包括視頻、PPT、電子書等資源,用戶如果期望自學或復習某一門課程,可以點播這門課程的相關資料,進入自主學習狀態,這樣就保證用戶可以獲得較多的學習時間,超越時空的限制獲取知識,更好地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三是在線答疑功能,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網絡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在直播過程中沒有掌握和理解某個知識點,因此可以在自學過程中進行在線答疑,學生向老師發出問題請求,老師可以通過語音、文字等形式回復,便于學生進行學習。四是學習心得交流功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與其他人分享學習計算機網絡專業心得,進行課堂交流,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取長補短,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習的成效。
三、結束語
慕課擁有豐富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資源,因此可以利用慕課平臺進行二次開發,引入云計算、微信公眾平臺、增強現實等技術,整合教學信息資源,創新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施秋萍,謝賓.基于MOOC的計算機技能網絡自助式學習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6,15(4):11-12.
[2]孟利民.淺析慕課(MOOC)發展對中國高等教育影響[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17(14):114-115.
[3]楊華,李志遠.基于慕課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探討[J].廣西教育: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5,39(31):158-160.
[4]屠蕓.基于中職學校的計算機網絡教學若干思考[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23):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