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毅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國家重視程度的逐步提升,博物館獲得了更快的發展。進入新時代以來,人們對博物館各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在這種情形下,很多博物館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博物館建設,在滿足民眾對博物館需求的基礎上,提升博物館的競爭力。加強博物館建設需要相關從業人員對博物館的全部內容,包括館藏、服務與發展現狀等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從而提出針對性的強化措施,實現博物館的長遠發展。本文就博物館發展狀況、博物館現存問題以及加強博物館建設的途徑展開論述與分析。
關鍵詞:博物館;建設;途徑
博物館收藏著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是文化輸出的主要載體,能夠有效地滿足人們的文化學習所需。以天水博物館為例,其于1979年在甘肅省天水市建成,占地35000平方米,是一座集古錢幣、現代書畫、民俗文物、雜項、書畫古籍、鐵器、銅器、瓷器、陶器與石器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曾榮獲多項榮譽,并且在2016年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擁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在此以天水博物館為例,探討加強博物館建設的各種途徑。
一、博物館發展狀況
1.館藏服務升級
傳統形式的博物館主要功能包括陳列與展覽等,隨著科技與信息化技術的進步,博物館的服務得到了全面升級,主要表現為交互、體驗、參與等多種方式的應用,有效提升了參觀者的參觀體驗。
2.布局合理化
傳統形式的博物館以儲藏為主,現階段的博物館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通過系統化的布局來提升人們的觀覽體驗。就天水博物館來說,將博物館整體分為多個展廳,比如宋墓搬遷復原展廳、館藏青銅器陳列廳、館藏彩陶陳列廳、天水名人書法廳、通史陳列廳等,以此來實現博物館的布局合理化,讓參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對應的展廳。
3.文化活動豐富化
博物館擁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進入新時代以來,博物館為實現自身的發展,也為實現文化教育的宣傳工作,擔負起博物館的社會責任,開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天水市博物館自2016年起先后舉辦了“大走訪、回頭看”“走進博物館,了解會飛的花”“春節序曲,濃情臘八”等文化活動,不但實現了自身的發展,對于民眾在文化方面的提升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博物館現存問題
博物館現存問題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簡單論述:
1.發展資金缺乏
以天水博物館來說,屬于免費的公益性機構,其發展基本依靠國家撥款,基本維持自身的日常發展,若要在一定程度上引進優質設備以及高等人才等,就會存在一定的壓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博物館的各項功能逐漸落后于時代,會對人們的參觀體驗造成很大的影響。
2.宣傳力度不足
博物館雖然有著較為豐富的資源,卻一直存在著宣傳力度不足的問題,除非是特別感興趣的民眾會在網上搜索博物館的相關信息,然后到實地進行參觀,這就使得博物館一直處于被動狀態。造成這種狀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博物館對于各種新媒體的利用程度不足,不能依靠遍布人們生活的互聯網技術來實現博物館的宣傳工作。
3.展覽形式不足
雖然我們的博物館已經開始在建設過程中引入各種先進的設備,但是內部管理相對于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對于細節的把控力度尚有不足,雖然實現了各種藏品的分類管理與展示,但是對于具體的展品仍然沒有相對的個性化展示,不能讓參觀者感受到其獨有的魅力,從而無法發揮展品的最大功效。
三、加強博物館建設的途徑
加強博物館建設的途徑可從多方面進行論述,在此不能完全概述,筆者挑選其中較為行之有效的途徑進行舉例分析,大致包括增加資金投入、智慧博物館平臺建設、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建設、加強文物搜集以豐富博物館藏品種類等。
1.增加資金投入
加強博物館建設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注入,可從國家財政支持以及社會資金兩方面入手:
在國家財政支持方面,一方面可以加大對博物館的資金注入,加強對博物館的內部改造;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吸引各種渠道資金注入,利用多元化的方式來為博物館籌措建設資金。
在社會資金方面,可聯系當地愛國企業,加強與其各方面的合作,比如為其提供針對性的參觀服務,博物館內部為其加強宣傳或者幫助該企業進行文化建設等,實現雙方的多方面合作,這對于企業與博物館的共同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智慧博物館平臺建設
通過大數據技術、三維動態成像技術、云計算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等實現博物館智慧平臺的搭建,能夠有效地提升博物館的各項服務,為參觀者提供更加適宜的參觀環境,實現博物館競爭力的提升。博物館智慧平臺的搭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2.1實現檢票系統數字化發展
在博物館實現檢票系統數字化發展,可統計每日、每個時間段的游客數量,以此來進行博物館人力與物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更好地控制游覽秩序。方便管理的同時,能夠有效避免意外情況發生。
2.2加強博物館個性化服務建設
現階段大部分年輕人的游玩方式是單人游玩或者家庭式游玩,當游客進入博物館后,因為沒有導游,一般情況下會通過博物館的導覽圖或者詢問博物館服務人員進行參觀,但是這種參觀模式會大量浪費游客的時間,而且游玩效率不高,不能給游客很好的游玩體驗。基于智慧平臺的電子導覽功能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并且讓游客感受到全方位的優質導覽服務,游客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獲取電子導游與電子地圖,然后根據自身的需求輸入對應的內容,并且通過電子導游服務對博物館有了基本的認識,這能夠讓游客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或者需求來科學合理規劃自身的參觀路線。
2.3加強博物館文化傳播建設
借助博物館智慧平臺,通過手機客戶端、微博、微信、抖音、頭條等多種形式來傳播博物館文化,推出“博物館有意思”“移動博物館”等全新模式。雖然很多博物館已經在很多平臺有官方賬號,但管理乏善可陳,主要原因是其缺乏對應的專業內容,難以讓人們產生足夠的興趣。以天水博物館官方抖音號來說,其包含的部分內容較為雜亂無章,對于博物館的發展沒有太大的意義。
對此,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博物館的文化傳播:
首先,確定博物館的主要特點,即綜合性程度較高、館藏豐富,可從多姿多彩的藏品入手來吸引網友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應突出博物館官方賬號的主題性,避免其他內容的滲入;其次,邀請博物館專業人員來對各個版塊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錄制視頻上傳;然后,根據每個視頻的觀看人數以及點贊量來確定人們對于視頻風格、內容的偏好,并不斷作出調整;最后,可通過直播的形式帶領網友進行博物館的參觀,滿足距離較遠的網友需求,讓其以后有機會來天水旅游時可以首選博物館。通過這種依托智慧平臺的文化傳播形式,能夠根據人們的需求為其提供博物館的對應內容,讓更多的人在興趣的指引下來到博物館進行實地參觀游玩。
2.4基于智慧平臺搭建內部信息平臺
基于智慧平臺搭建內部信息平臺,及時傳達博物館的相關政策,同時促進館內員工的溝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并簡化其工作匯報流程,從而有更多的時間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2.5對藏品進行數據化管理
對館內藏品進行數據化管理,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時,避免藏品因過多的搬運而出現損壞,以此來提升藏品的保管能力。此外,還可安裝相應的管理系統,可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等進行一鍵查閱,以便在需要的時候進行及時查閱。
2.6加強展廳多樣化發展
傳統形式的博物館多是以靜態展品為主要展覽形式,但是較為簡單的說明牌并不能讓游客了解到展品的歷史背景以及相關內容,這不利于發揮展品應有的功效。隨著博物館智慧平臺的搭建,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各種數字化技術,實現展覽的交互式、動感式以及場景化發展。當游客在參觀到感興趣的藏品時,通過“掃一掃”功能掃描藏品下方的二維碼來獲取藏品的具體資料,并在資料內容的下方對話框輸入自身對于藏品的感受與看法,增強互動感。
其次還可打造藏品數字展廳,利用三維動態成像技術對博物館藏品進行數字化處理,然后以虛擬立體的形式在平面系統展示。這種數字展廳在保護文物不被破壞的同時,還能實現與其他博物館的交流與互動研究,并且數字展廳的形象性、生動性以及豐富性特點能夠讓游客全方面地了解各種藏品的相關內容,加強對藏品的了解,而且在通過高清顯示屏與觸摸式一體機顯示更多珍貴文物的同時,讓游客通過觸摸屏來放大文物的相關部位,觀看文物的細節,給游客以不同的感受與體驗。
2.7保護系統建設
依托智慧平臺進行博物館保護系統的建設必不可少,在監控系統的基礎上,加強環境監測以及預防性保護系統建設,引進先進的監測點傳感器系統,實現對展廳的全方位監控,及時對展廳的環境變化做出預警,以便安保人員有足夠的時間采取對應的措施。
3.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建設
雖然博物館最大限度地實現了智慧化建設,但仍然不能缺少人的參與。很多喜歡博物館的中老年人對于智能化設備的理解程度不夠且應用程度不足,需要博物館相關人員為其提供具體的服務,這就需要博物館加強對人的培養,特別是導游與內部講解員等。
實現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建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3.1加強培訓工作
針對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應當具備專業化、針對性、系統化的特點,根據員工的崗位以及工作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在專業性方面,要求每一位博物館工作人員承擔起自身崗位職責,一切以服務博物館與游客為主,突出專業化特點,這需要博物館制定崗位責任制度,讓每一位員工按照制度來進行相關的工作,為游客提供更加適宜的游覽人文環境。
在針對性方面,以內部講解員為例,主要在博物館館藏知識、講解方式以及服務態度方面進行培訓。需要注意的是,對內部講解員也需進行差異化培訓。因不同展覽廳館藏有著較大的差別,館藏的重點內容也不相同,可在每個展廳配備專業的講解員,而并非在整個館藏籠統地配備講解員,如此可有效提升講解員的專業能力,大幅度降低講解員的工作量。
在系統性方面,博物館應制定專業的人才培養系統,讓博物館員工得以不斷的提升,從而滿足時代進步對于博物館不同階段的需求。
4.加強文物搜集以豐富博物館藏品種類
加強文物搜集對于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綜合性博物館,通過館藏的不斷豐富,持續性地吸引游客的關注,提升博物館的競爭力。因此博物館管理層在加強信息化建設的同時,應加強文物搜集,拓展多元化渠道,主動出擊,通過各種方式不斷豐富博物館館藏,比如尋求政府的政策支持、加強與傳統媒體、新媒體的合作,或者開拓官方渠道等。
5.加強博物館服務體系建設
為推動博物館的全面發展,博物館管理層應逐步完善服務體系的建設。新時期的博物館服務體系應具備多元化的特征,從各個方面提升游客的參觀體驗。比如開發關于博物館館藏的相關創意產品,并將其滲透到游客參觀博物館期間的娛、游、吃等各個方面,以此來創建博物館的地域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比如在娛樂方面,雖然已經有很多博物館根據館藏進行相關劇目的安排,但是舞臺簡陋、服化不合格、演出人員不專業,很難吸引游客的關注,因此博物館應投入重金進行相關方面的建設與完善,不斷提升質量,擴大影響,以此來增加博物館的相關收入,讓博物館有更多的資金來加強自身建設。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以及審美能力的提升,博物館越來越受歡迎的同時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這種狀況,需要博物館管理層全方位分析博物館運行現狀以及人們對博物館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加強博物館的建設工作,在解決現存問題的基礎上,實現博物館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從而促進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董良毅,文博助理館員,本科,歷史學學士學位,研究方向:文物鑒定與修復;管理學士學位,研究方向:文物保護技術,工作單位:天水市博物館)
參考文獻
1.王策《淺談數字化博物館建設與管理》[J],《文化建設》,2020,(9):P33。
2.羅勁《探究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與文物管理特點》[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9(8):P151。
3.田樂《信息化技術在博物館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8):P57。
4.羅勁《探究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與文物管理特點》[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9(8):P151。
5.付森《文旅融合發展下的博物館公眾服務創新理念探討》[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8):P112—113。
6.郭立《論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與文物管理》[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09(08)P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