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魚



“古賓州古文化底蘊豐厚依——舞炮龍游彩架堪稱一流依——文武場絲弦戲世間少有依——如奇葩燦然開綻放賓州依——”在南寧市賓陽縣賓州鎮(zhèn)第二初級中學的校園內,韻味悠長的絲弦戲曲聲不絕于耳,這是賓州二中“絲弦戲興趣社團”的同學們在練習。
2016年,賓州二中開啟了“戲曲進校園”活動,積極將獨具特色的賓陽絲弦戲引進校園,成了賓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賓陽絲弦戲傳承示范點。為了給同學們提供更多學習絲弦戲的機會,賓州二中于2017年成立了“絲弦戲興趣社團”,每周定期對社團成員進行唱腔、發(fā)聲、身韻等訓練,目前社團人數(shù)近七十人。為了培養(yǎng)好苗子,學校特意開辟一間絲弦戲訓練室,里面有京胡、揚琴、嗩吶、月琴、中阮、三弦等唱賓陽絲弦戲時會使用到的民族樂器。
一開始,學校并沒有開設賓陽絲弦戲課程,得知這一情況,年近八十的賓陽絲弦戲傳承人磨長永馬上聯(lián)系校方,表示愿意義務到學校給同學們傳授技藝;七十多歲的賓陽縣文化館原副館長關文曉,知道賓州二中正在大力推廣賓陽絲弦戲后,不僅為賓州二中譜寫絲弦戲劇本,還親自到學校指導同學們排練。
賓州二中的同學大多來自周邊農村,音樂底子薄弱,不少同學很喜歡絲弦戲,卻因為害怕拖其他同學的后腿而不敢加入社團。擔任賓陽絲弦戲課外興趣社團輔導老師的溫永紅老師、關艷老師,不僅教同學們戲曲知識,還為同學們加油打氣,進行心理疏導。為了讓社團的節(jié)目更完整,學校邀請市、縣文化館,南寧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廣西藝術學院等戲曲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專業(yè)老師到學校,為同學們編排節(jié)目。
有了專業(yè)老師的指導,社團成員們學得更努力了。同學們?yōu)榱瞬蝗闭n,有時候沒來得及吃晚飯就匆匆到排練室訓練。2017年入學的黃明亮同學非常喜歡賓陽絲弦戲,每一次戲曲課他都按時參加,除了參加學校社團,他還積極參與各類戲曲培訓,在賓陽縣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賓陽縣炮龍節(jié)文藝晚會等演出中大放異彩。漸漸地,越來越多同學喜歡上了絲弦戲,不少同學因為學習了絲弦戲變得積極向上,更開朗、更自信,為人處世不再桀驁不馴。家長們看著孩子的進步,對戲弦戲興趣社團更支持了,甚至大老遠地從家跑到學校陪孩子訓練、表演。
經(jīng)過專業(yè)老師的指導以及同學們的努力付出,賓州二中絲弦戲興趣社團在賓陽縣,乃至南寧市都大有名氣。絲弦戲興趣社團不僅是學校舞臺的“常客”,還走出學校,在賓陽縣及南寧市等各大舞臺演出。
“春風化雨春雷艷,豆蔻年華好少年,今朝立志勤學習,來日雛鷹飛上天。”戲曲聲聲點綴著賓州二中,讓同學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知識小鏈接
賓陽絲弦戲,音樂含唱腔、伴奏曲牌、鑼鼓點三部分。唱腔以南、北路為主,兼有吹腔、雜腔小調,屬皮黃系統(tǒng)板腔體。南、北路唱腔的句式為上下句復唱形式,用桂柳官話演唱,重語言本色、問字要腔。傳統(tǒng)唱腔在使用上嚴格區(qū)分南、北兩種板路;在同一劇目內忌南、北唱腔混用,同一唱段內也忌兩路板式混用,故一出戲的唱腔僅用一路板式和南、北路能通用的小調雜曲。
絲弦戲行當、表演程式、鑼鼓點、唱腔板式、伴奏曲牌、管弦樂器等戲曲的主要成分較完善,是廣西八大劇種之一,在桂中地區(qū)占有重要地位;是優(yōu)秀民間地方戲曲藝術,融納了眾多劇種的藝術精華,且能與自己的唱腔曲目并存發(fā)展,這在廣西實為絕無僅有。
2008年,絲弦戲入選第二批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