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義
善用“大思政課”,要立足大時代,直面大變局,堅持大思政觀和理論聯系實際的總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學校考察調研、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就辦好思政課作出批示指示和重要部署。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善用“大思政課”。這一重要論述為新時代學校思政課建設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善用“大思政課”是學校教育服務“兩個大局”的必然要求。教育是黨之大計、國之大事,各級各類學校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任務,必須堅持立德樹人、以德為先,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兩個大局”相互交織、相互激蕩、相互影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時代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之中的時代課題,“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的特殊背景,客觀要求樹立大思政觀,善用“大思政課”,勇于面對時代之變,科學回答時代之問。
善用“大思政課”是真正辦好新時代思政課的內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全面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的主渠道,地位特殊、使命崇高。辦好新時代思政課,必須樹立“大思政觀”,努力實現“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兩個有機結合。一方面,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體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體系、教學體系和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夯實“大思政”基礎;同時充分挖掘其他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法治觀、職業觀、勞動觀等融入學科和專業教學,大力發展學科思政、課程思政、教師思政、學生思政、環境思政,實現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強大合力。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視發揮“社會大課堂”的作用,形成學校思政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協同育人新格局。
善用“大思政課”是進一步推進思政課改革的迫切要求。針對當前思政課教學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必須著力克服“假、大、空”,反對思政教學中的形式主義、教條主義、自由主義等錯誤觀念和做法,牢固樹立大思政觀,真正善用“大思政課”。善用“大思政課”,“活”是基礎,“實”是要害,“準”是關鍵。要用活的思想、活的理論、活的社會生活、活的人物、活的精神激活思政課;用學習實踐、研究實踐、社會實踐做實思政課;用對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深入解讀、對學生思想狀況的準確把握,主動回應社會和學生關切,實現思政課的精準教學。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特別要用好抗疫、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等“鮮活教材”,講好抗疫故事、脫貧故事,講好“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引導青少年堅定“四個自信”。
總之,善用“大思政課”,要立足大時代,直面大變局,堅持大思政觀和理論聯系實際的總要求,深入推進教學改革,使我們的思政課具有大視野、形成大格局,不斷增強青少年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不斷激發其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
(作者系武漢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二級教授,湖北意識形態建設研究院院長、智庫首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