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揚

權益基金本身是高波動類產品,投資者最好根據自己風險偏好去選擇產品,在經歷了2019年和2020年的兩年業績爆發之后,對2021年最好放低收益率預期。
2020年,基金市場走出了一波小牛市,公募基金市場實現了管理數量和規模雙增長,投資者也迎來投資收益小高峰。2020年,買基金的人躺賺,滬深300漲幅27.0%,偏股指數基金漲幅53.1%。也就是說,買股票不如買指數基金,買指數基金不如主動基金。于是,很多人都在開始展望2021年,很多明星基金經理都說了:2021年要降低投資預期。那么投資者2021年要怎么布局基金呢?
2021年要降低預期收益率
最近,市場不斷流傳著A股連漲兩年就會出現回調的說法。那么連牛兩年后,2021年市場賺錢效應能不能持續呢?
先看一組數據,最近三年大盤和基金投資收益率:
2020年滬深300漲27.31%,創業板漲64.96%,股票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數32.83%,混合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數33.08%;
2019年滬深300漲36.07%,創業板漲43.79%,股票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數27.27%,混合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數19.50%;
2018年滬深300跌25.31%,創業板跌28.65%,股票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數-27.66%,混合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數-24.74%;
可以看出,基金投資收益率中位數跟股票指數正相關,考慮2021年基金配置,最重要的是判斷大盤走勢和方向。
從基金角度看,過去兩年公募的超額收益很高,主動偏股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數已連續兩年超過30%(數據來源:Choice數據),想要連年超越30%是比較難的,所以投資者還需降低預期,設置合理的基金收益目標。
從市場角度看,機構普遍認為2021年上半年國內經濟恢復仍有慣性,預計股市流動性充裕,A股上市公司盈利加速,但是下半年或邊際回落。2021年市場將從賺估值抬升的錢,到賺盈利增長的錢。
有不少明星基金經理表示,投資者最好放低預期收益率。權益基金本身是高波動類產品,投資者最好根據自己風險偏好去選擇產品,在經歷了2019年和2020年的兩年業績爆發之后,對2021年最好放低收益率預期。
同時,目前不少股票已經出現歷史高位,上證指數也達到3600點左右,因此在這個時間點去回看基金歷史中長期業績往往較為亮眼,投資者不太適合以此來推算未來的收益率。
還有一些基金經理也表示,經過兩年的大幅上漲,估值提升速度跑在了盈利增長速度的前面。權益資產全面趨勢性上漲的概率減小,投資者需要適當降低收益率預期,注重結構性機會的把握。
基金要做好長期投資準備
2015年12月1日以來上證指數走出了很明顯的一波震蕩市。在這一波震蕩市過程中,自2019年以來就明顯出現“炒股不如買基金”的現象,就是權益基金的平均收益往往要好于市場平均收益,這在此前并不多見。
從目前來看,連續出現這一情況也引起市場各方的關注,也存在不同的解讀。而背后主要原因都指向:第一、股票市場上存在結構性行情,并非整體行情;第二、公募基金市場定價權提高,具備專業研究能力;第三、整體A股市場更為健康、理性、穩健,散戶在這一過程中獲得超額收益的能力在下滑。
對于沒有專業投資能力的普通投資者,其實借道公募基金參與確實是理財的一個好選擇。但是在這個市場上也經常出現“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現象,也經常出現“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投資者“贖舊買新”“追漲殺跌”的情況。
這背后折射出一大問題是,基金投資者的投資難、擇時難、配置難。同時,伴隨著2021年A股走強,基金發行火爆的背后是,優秀的基金經理成為市場稀缺資產,成為投資者“抱團”的目標。
然而,站在3600點這一并不算低的起點上,去做基金投資,可以說難度要高于前兩年。而綜合對比上一波3600點以來的業績情況,投資者應該有些啟示:
第一,做好長期投資。目前布局權益基金,投資者應該做好凈值波動的心理準備來做長期布局,這樣可能保持較好心態,不要以為買基金就可以“躺著賺錢”,2007年、2015年牛市之后市場大跌,不少基金凈值受傷嚴重。但是若是能一直持有,往往可以降低虧損的概率。
從過去5年多的業績看,持有5年時間出現虧損的可能性比較低,若因為心態不好而在高位布局、低位割肉,可能會得不償失。
建議投資者根據自己的資金周期來布局,如果只是短期投資建議盡早選擇落袋為安,規避短期快速上漲可能面臨的回調風險。不過,長期來看的話,就算遇到歷史性回撤,基金的長期盈利能力還是有保障的,核心是要長期投資。
第二,優選好的基金經理。投資者在投資權益基金時,要注意選擇中長期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不能僅僅按照業績來論英雄,而忽略基金經理的風格、以及適合他風格的市場環境,因為市場風格千變萬化,可能下一輪市場表現跟前一輪的風格千差萬別了。
能夠長期持續為投資者創造良好回報的基金,其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通常來說是穩定的,其投資業績在多數市場環境中可被復制,而不是依靠短期的市場機遇。這類在過去10多年市場波動中被證明了實力的基金經理,是市場寶貴的稀缺品,可以重點關注。
第三,注意資產配置。投資者一定要結合自身的資金屬性和風險偏好,做好自己的資產配置,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面。隨著連續兩年的結構性行情,權益類資產的投資價值相較年初有所下滑,同時和其他類別資產比,其性價比也在降低,因此除了權益基金外,也可以適度關注一些其他類別資產,比如“固收+”、債券產品、量化對沖產品等。
投基金不能光靠抄作業
2020年公募基金總規模已達18.6萬億元,比2018年與2019年之和還多兩成,比2015年杠桿牛市多接近一倍。
也就是說,基金元年已經形成,趨勢力量異常強大。麥肯錫研究表明2019年-2025年中國公募基金將保持18%的年復合增長率。
基金堅持定投,并且選對行業,用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行業,會有很大收獲。
對于基金,業績就代表一切,賺錢多才是硬道理。雖然過去業績不代表未來,但能長期保持一定水平的行業,2021年大概率不會差的。
投基金,選擇對的行業,長期來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看到,如果只看大盤指數,感覺2020年似乎沒怎么漲,而各行各業指數漲幅是天差地別,漲得最多的食品飲料80%,新能源汽車70%,也就是說:選對行業就是牛市,選錯行業就變成熊市,一點不夸張。2021年估計還是結構性行情,選擇優質板塊布局,才能獲得超額收益。
總之,即便再好的基金,也要在價格合時買入。很多人投資基金虧錢原因有很多,即使給你投資標的,你也不一定能賺到錢。說白了,投資是認知的變現。為此,投資之前,一定要先學習,深入了解之后,再去投資。因為沒有人靠運氣,靠別人推薦,能在長達數十年獲得投資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