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凱
【摘 要】本文分析廣西民族體育生態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的重要性,針對廣西民族體育生態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中面臨缺乏年輕人參與、缺乏民族特色、資源衰竭、生態意識淡薄、政策宣傳不足等問題,提出二者融合發展的有效措施:發揮地方特色,促使體育與旅游相結合;利用地域優勢,促使體育與娛樂相結合;利用民族文化,促使體育與文化相結合。
【關鍵詞】鄉村振興 廣西民族體育生態文化 鄉村旅游 ?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07-0150-02
民族體育文化生態指特定的民族在創造和發展體育文化過程中與天然環境及人造環境的相互調適,在特定時期形成的具有特征性的體育文化結構。民族體育文化生態是民族體育在發展過程的動態積淀,是民族群體從事體育文化創造、體育文化傳播及其他文化活動的背景和條件。
民族體育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民族特色和生產生活方式,也彰顯出民族體育文化的特色。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區),具有許多獨具特色的體育文化。民族體育生態文化既是一種新的生活理念,也是社會發展的一種新趨勢,將其與鄉村旅游進行融合發展,能夠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提升整個生態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的質量與效果。本文分析廣西民族體育生態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遇到的問題,對二者之間的有效融合進行探討。
一、廣西民族體育生態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的重要性
廣西民族體育生態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對整個地區的鄉村振興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第一,充分利用廣西民族自有的資源,打造不一樣的文化特色。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少數民族地區,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獨具特色的民族體育文化活動。這些民族體育活動各具民族文化特色,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將民族體育生態文化與鄉村旅游進行融合發展,能夠充分利用廣西自有的民族資源,打造出不一樣的文化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廣西旅游,體驗當地的民風民俗。
第二,有效帶動經濟發展,傳播民族體育生態文化。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將廣西民族體育生態文化與鄉村旅游進行融合發展,開發民族體育特色生態文化,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一方面,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廣西民族地區的體育文化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到鄉村旅游,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將民族體育生態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認識廣西民族體育文化的特色,這對整個廣西地區生態文化的建設有重大的意義。
第三,開發廣西民族體育生態文化,促進體育文化傳承。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忽視一些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這導致許多特色文化沒有得到傳承和發展。廣西民族體育生態文化與鄉村旅游的融合發展,需要對原有的體育文化進行研究和深入調查,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民族體育生態文化,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體育文化的魅力,積極參與民族體育生態文化建設,從而有效地促進整個體育文化的傳承。
二、廣西民族體育生態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一)體育生態文化建設中缺乏年輕人參與
廣西民族地區留守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留下來的大多數都是老人。據相關數據統計,在廣西民族地區的一些村落,留守的人中90%是老年人,大多數的年輕人外出打工或者留在城市當中。因此,民族體育生態文化建設缺乏年輕人的參與,這給整個體育生態文化建設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面對這種狀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到家鄉,建設家鄉,推進體育生態文化建設。體育生態文化建設需要新鮮的血液,而年輕人是加強相應體育生態文化建設的核心力量。因為年輕人更容易接受新的理念,同時也比較有想法,這對整個體育生態文化建設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體育生態文化建設缺乏民族特色
廣西民族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但是在長期發展的過程當中,這些文化特色沒有得到有效的傳承,了解相關特色的人越來越少。同時,很多民族特色受到多元文化沖擊,導致體育生態文化建設缺乏民族特色,造成整個體育生態文化建設沒有實現預想的效果。例如,廣西少數民族有許多民間特色和習俗,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多元文化的沖擊,這些習俗已不再是單純的傳統體育活動,其本來所蘊含的民俗文化逐漸缺失,這導致部分獨具特色的體育活動得不到有效傳承與發展。
(三)體育生態文化建設中資源衰竭
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很多民眾的體育活動更加偏向于歌舞以及健身類,因此體育生態文化建設面臨部分資源逐漸衰竭,有的甚至已經失傳的現狀。例如靖西壯族、金秀苗族、三江侗族、融水苗族、南丹瑤族等均有濃厚的民俗文化,但是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各種各樣的現代理念融入其中,導致很多人更加偏向于現代化的生活,忽略了民族傳統中相關體育資源的利用。同時,這些民俗文化也大多流傳于老人當中,年輕人對這些習俗已經漸漸地失去興趣,因此許多民族資源呈現衰竭的狀態。
(四)生態意識淡薄,忽視生態建設的重要性
廣西地區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擁有許多先天優良條件,尤其是生態資源比較豐富,河流眾多,山川連綿,森林覆蓋率較高。但是近年來,在廣西一些農村地區,部分人生態意識淡薄,忽視生態建設,導致原來良好的生態環境逐漸變差,影響了鄉村旅游生態環境。一些游客來到廣西旅游參觀,感覺當地的生態環境并沒有想象中的好,形成一定的心理落差,這對整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五)政策宣傳不足
在鄉村振興的指引下,不少地區將旅游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主要措施。但是宣傳力度不夠,導致鄉村旅游并不能夠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達不到預期效果。為解決類似問題,國家發布相關政策促使民族體育生態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但是,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不少措施難以真正落到實處,很多人不了解相關的政策內容,也沒有意識到民族體育生態文化和鄉村旅游之間的關系,從而導致民族體育生態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廣西民族體育生態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有效措施
廣西民族體育生態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對整個地區的鄉村振興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下面對二者融合發展的有效措施進行探討。
(一)發揮地方特色,促使體育與旅游相結合
要充分挖掘當地民族體育文化特色,有效地開發當地各項民族體育項目,并與旅游行業有效結合,讓更多的游客來到廣西能夠感受到當地獨特的民族體育文化。在促使體育與旅游相結合時要找準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重視開發群眾喜愛的項目,讓群眾在觀賞美景的過程中,形成崇尚科學健身、追求美好生活的健康旅游意識。
(二)利用地域優勢,促使體育與娛樂相結合
廣西民族地區有著獨特的優勢,在進行體育文化開發時可以開辟有關的娛樂活動。例如利用樂業、凌云、巴馬、鳳山、金秀等重點旅游扶貧縣鄉村地區豐富多樣的地質地貌特征,開發徒步探險、露營、攀巖等體育項目。對一些喜歡戶外運動的游客而言,這樣的開發能夠滿足他們對體育和娛樂的創新體驗。
(三)利用民族文化,促使體育與文化相結合
利用民族文化,促進體育與文化相結合,應充分挖掘廣西民族地區少數民族的特色文化,并將這些民俗文化、生態文化與民族體育進行有效融合,從而打造鄉村旅游景點。例如基于金秀苗族、融水苗族、南丹瑤族等貧困地區鄉村的民俗文化,建設一批獨具特色的村落。在此基礎上,將相應的體育文化和民族體育競賽融入其中,有效地推動民族體育和當地特色文化的融合,促進體育旅游、鄉村旅游以及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此外,還可以依托特色民族節慶活動開展一系列的娛樂活動項目,讓游客真切地感受到當地一些民族特色活動并參與到其中,領悟其民族文化的魅力。
鄉村振興戰略對廣西民族地區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帶動更多的力量,不斷地開發廣西民族地區獨具特色的自然資源,發展廣西民族地區豐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將體育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生態環境等多項資源進行有效融合,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了解廣西民族文化特色、欣賞廣西鄉村景致、參與廣西鄉村體育娛樂活動。
【參考文獻】
[1]韋復生.耦合與創新:民族文化創意與區域旅游發展——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結構調整與發展的新視角[J].廣西民族研究,2011(1).
[2]厲無畏,王慧敏,孫潔.創意旅游:旅游產業發展模式的革新[J].旅游科學,2007(6).
[3]厲無畏,王慧敏.創意產業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機理·模式·路徑[J].中國工業經濟,2006(11).
[4]李琳達.文化創意視角下鄉村旅游產品開發策略[J].鄉村科技,2020(1).
【作者簡介】蔣 凱(1983— ),男,廣西全州人,廣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教育運動學、民族體育及職業能力培養。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