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燁
文本再構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提高教學的趣味性、邏輯性和可操作性這幾個方面。不同學生對同一教學方式的接受能力不同,對同一本教材的理解也不一樣,因此,如果想要加強對所有學生的教學,教師必須要對教學材料進行適當的文本再構,通過文本再構來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合適的教學情景,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1.圖文并茂,增加英語閱讀教學的樂趣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因為閱讀是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方式。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閱讀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因此很難全神貫注的投入到閱讀學習當中去。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最主要的任務是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讓學生能真正感受到閱讀的作用與魅力,從而積極主動的學習。文本再構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通過文本再構的方式來讓課堂教學變得圖文并茂,通過將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構建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不同教師對課本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如果教師想將自己的理解融入到課本中去,必須要對現有的課本進行適當的調整改變。對于大多數教師而言,最常用的文本再構方法是保留原有的比較清晰明確的板書,然后再根據板書的內容增加圖片,從而使文本更加容易理解,同時,由于圖片的記憶性更強,所以學生也能在以后的學習中根據圖片回憶起板書內容,從而提高復習的效率。
例如在動名詞的學習與應用這一內容的教學時,由于動名詞的種類多,且應用場景復雜,學生不容易記住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師可以給教材中的動名詞增加圖片的解釋,在講解sleeping時可以插入游泳的圖片,在學習singing時可以插入唱歌的圖片。另外,教師還要從文章和句子中提煉出重點,然后根據重點內容來應用圖片教學,通過圖畫的形式讓學生看到文本所表達的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文本內容進行語言上的文本再構,即通過生動的語言來為學生描繪一個形象有趣的情景,讓學生融入到情景中去,這樣能提高教學效率。學生也可以在文本再構教學后進行總結分析,將再構文本中不足的地方指明,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進一步修改文本,使文本更加符合教學要求,且這樣還能讓文本更加完善,便于教師以后的教學。在文本再構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再構文本的內容進行嚴格的把控,確保文本的難易程度是否滿足教學需求,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改變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傳統看法,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
2.完善課程,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邏輯性
小學英語教材的制定標準是能滿足大多數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要求,這就意味著英語閱讀教材并不是適用于所有學生的,因此,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從教材中學到知識,必須要對教材進行適當調整,通過文本再構來補充教材內容,完善課堂教學。文本再構的基礎是原有的教材,它雖然不夠完善,但是卻是最合適于大部分學生的。因此,在進行文本再構時,應該以原來的教材為出發點,然后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擴充完善,最后再聯系實際以教材中的內容為結束點。文本再構的最終目的是讓教材中的內容更加完善,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課本中的內容,因此,教師在進行文本再構時,應該將重點放在提高文本的邏輯性這一方面,通過提高文本自身的邏輯性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
例如在進行Dinner's ready這一文章的教學時,課本當中所提出的問題是媽媽問兒子用餐時想要吃什么,教師在進行文本再構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問題,圍繞著問題來進行閱讀學習,從而加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并且能在以后的閱讀中更好的思考。但是,僅僅是思考學習這一個問題是不可以的,想要更進一步的鍛煉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必須要對教材中原有的問題進行延伸擴展,讓學生將自己所思考出來的問題表達出來,并且以文本的方式寫出答案。這種方式還是一種有利的溝通手段,學生和教師可以利用文本再構來互相了解對方的思想,教師可以更加明確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能更容易理解教師的教學內容,是一個很好的雙向交流的機會。這種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動腦能力,讓學生切實的參與到文本再構活動中去,同時,對于自制能力不強的學生而言,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變得更加自律。最后,通過延伸問題來進行文本再構的方式能將課堂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并且使課堂氛圍也更加積極活躍。運用文本再構的方式來提出問題,不僅能解答學生的疑惑,發揮出教材的真正作用,還能從根本上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邏輯性,讓英語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條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進一步提高。
3.聯系實際,拓展英語閱讀教學的延續性
英語閱讀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環境的構建,一個合適的語言環境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理解閱讀文章,能提供單純的文字所不能表達出來的語言信息。因此,教師在進行文本再構時,需要注意在其中加入對環境的描寫。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想象力比較豐富,而邏輯思維能力卻并不是很好,因此,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課本內容能更容易被他們所理解并記住,這就意味著枯燥的文字內容不利于教學,而實際活動教學則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進行文本再構時,可以加入實際生活案例,將課文與生活聯系起來。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課本的內容來進行文本再構,讓他們將自己所熟悉的情景加入到課本內容當中去,這樣一方面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另一方面還能幫助教師完善書本內容,且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所增加的內容來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知道他們對教材的理解程度,這樣能讓教師更好的完善教學方案,能及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改善教學內容和方向方式。
例如在進行my favourite season 這一章節的學習時,教師可以以學生家鄉的四季特點來當作課堂開始的引子,先讓學生給大家講述自己家鄉四季的美,然后再對所有學生的表述進行總結,將其中的重點分析出來,并且歸納在一起,不管是新的單詞還是優美的句子,都可以加入到教學內容中去。在讓學生表達描述之前,教師應該以自己的家鄉四季特點為例子,一方面能教導學生如何將自己的想法用語言表述出來,另一方面還能讓學生學會將實際生活融入到書本內容中去。除了季節特點之外,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延伸,例如人們在不同的季節中一般會有什么活動,在不同的季節天氣里會穿什么樣的衣服,以及不同地方不同季節的美食等,學生可以將這些內容以文本的方式增加到課文內容中去,然后再互相交流。這樣不僅能豐富學生的風俗知識儲備,擴展視野,還能增加單詞儲備量,了解單詞的不同用法。這種文本再構方式與傳統文本再構不同,它是在讓學生對文本內容有足夠的了解后才對文本內容進行再構,因此,再構的內容是經過了學生的認真思考的,因此,能更容易的被學生所接受。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所用到的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于不同的學生教材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同,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枯燥的教學內容并不能很容易的被學生接受,反而是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學內容更能起到教學作用,因此,教師通過文本再構的形式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