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華
【摘 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新時期,基礎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特別重視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在堅持學生主體性的前提之下,不斷完善教育培養機制,從德智體美勞等等方面來促進學生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作為一名小學教育的管理者,更應該從五育培養機制著手,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具體特點,結合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和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工作和思想引導工作。真正促進學生在知識獲得的前提之下,能夠實現多方面有效的成長,能夠不斷完善自身,積極有效的面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
【關鍵詞】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基礎教育;素質;策略
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素質的培養和學生今后走向社會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實現人生價值具有較為直接的關系。所以在基礎教育階段,教育工作者在與學生學習生活相處的過程中,更應該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問題?,F階段,據研究調查發現,部分教育工作者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仍然過度堅持知識的傳授,唯成績論的思想在很多地方仍然十分盛行。雖然素質教育理念已經推行多年,但是由于升學的壓力以及社會對于現代教育的過分期待,而導致了很多地方逆素質教育潮流而行,在培養全面素質人才方面出現一定的缺失。所以作為一名現代教育的管理者,更應該高瞻遠矚,發現目前教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從全面有效的高度來指導現代教育的發展。
一、加強傳統文化熏陶,增加核心價值觀教育
文化是教育的源泉,尤其在基礎教育階段,應該發揮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引導同學們不斷深入了解知識文化的內涵,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都認識到了傳統文化教育在現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今后以語文教師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將更多的優秀知識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在理解體驗的過程中形成較高的思想覺悟,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道德體驗。除此之外,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同學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今后成長奠定重要的基礎。
例如,公民思想道德素質綱要也對新時期人們思想道德素質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過程中,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關注學生道德品行的培養和完善問題。認真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汲取養料的基礎之上,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工作之中,能夠用積極向上的文化內容來感染更多的學生,引導他們形成較強的思想道德素質體驗。與此同時,在語文學科以及道德與法治學科等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關注傳統文化教育的元素,增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引導同學們誦讀經典、傳承經典,在不斷學習繼承發揚的過程中,能夠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覺悟,能夠在學習傳播的過程中,提升能力素質,有效地全面發展。在開展多樣化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的過程中形成強烈的價值認同,并能夠在現實生活中落實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主義正能量。
二、全面落實核心素養,提升關鍵能力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了核心素養,培育的目標和要求。所以在培養新時代接班人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還需要從學生知識學習和能力素養方面提升著手,全面有效地落實核心素養教育,引導同學們在智力培養的過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把握有效的關鍵因素。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講,他們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在這段時間之內,如果能夠緊跟教師的步伐大量的積累知識,逐漸形成多種學科融為一體的核心素養,那么對自身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未來融入社會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例如,基礎教育特別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問題。在培養學生形成多門學科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引導同學們增強學習能力,還需要帶領他們在語文學科、道德與法治學科、數學等多種學科之中來增強對于問題的探究與分析能力。在核心內容掌握的基礎之上,學會運用增強實踐意識,提高自身能力。在不斷完善自身能力體驗的過程中充分施展才華,為形成全面發展的人才打下堅實的知識和技能基礎。除此之外,全面有效地落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育也是現代教育對學生的基礎性要求,所以今后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繼續扎實基礎,從素養提升方面進行落實,真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形成。
三、重視體育鍛煉,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想要更好地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那么除了需要扎實基礎提高能力之外,還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重視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用強健的體魄來應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用健康的身體來實現人生價值為社會做貢獻。作為教育的指導者,在長期的教育指導工作中也不難發現,現在家庭中獨生子女現象較多,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和縱容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他們身體素質較差,尤其是體能較差。這不僅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堅強意志品質的培養。所以在未來教育實施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實現學生智能和體能的有效發展,必須加大體育鍛煉,在不斷堅持的過程中磨練,堅強意志,形成健康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例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十分關注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體育課是體育教育的重要平臺,在體育教育的過程中,體育教師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系統的身體鍛煉知識和技巧,也需要在引導學生鍛煉身體的過程中關注學生心理變化,引導他們通過一次又一次堅持,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難來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還能夠為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提供能量,學校也可以根據本學期教育活動的具體安排來定期舉辦運動會,通過運動競技來引導同學們增強體育鍛煉,在合作競爭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友誼的快樂,真正從運動中體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四、關注美育發展,美化學生心靈世界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作為現代學生來講,不能夠僅僅局限于死板硬套學基礎知識,而且應該放眼社會關注社會生活中的變化,努力發現其中蘊涵著美好事物,用美好的經歷來溫暖內心,形成健康快樂的心靈世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特別關注基礎教育階段美育教育的實施,需要全國各地的學校繼續落實美譽的政策,既要在音樂美術教育教學引導的基礎之上,指導學生學習富有文化內涵的美學知識,又要注意發掘學生的潛能,觀察世界發現生活中的美,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創造更多的美好事物。
例如,美好的事物能夠給人帶來欣喜和愉悅。在今后指導基礎教育階段美育工作的時候,需要特別注重學生美的發現。引導同學們在美學知識學習的基礎之上,能夠打造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能夠在觀察生活的過程中發現美的閃光點。用美好的事物來陶冶情操,用美好的事物來鼓勵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除此之外,作為學校來講,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還需要抽時間積極開展以美術和音樂為代表的美育實踐活動。引導同學們在繁忙的學習之中,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美好事物,能夠拿起手中的畫筆來描繪美好的新生活,拿起手中的樂器來奏響新時代的美妙樂章。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美好事物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體驗感知能力,進而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能夠學會提升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
五、開展勞動實踐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講,更需要積極開展勞動實踐教育來培養學生勞動的意識和勞動的行為。帶領同學們在一次又一次勞動體驗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能夠有效地珍惜現在的生活,進而落實實踐行動,更加努力的學習和生活,用自己的雙手來為身邊的人帶來幸福。與此同時,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也需要特別關注勞動教育,通過勞動來培養學生的素質技能,通過勞動來提高學生的認識世界的能力,通過勞動來促進學生堅強意志品質和道德素養的形成,通過勞動來更加直觀高效的接觸社會生活,走進社會生活。
例如,對于勞動時間教育培養來講,在管理工作崗位上,我也參觀了很多地方的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很多地方勞動時間教育基地教育內容的科學性以及活動安排的有效性。尤其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的孩子能夠接觸鄉村勞動的機會越來越少。不僅僅缺失的機會容易導致他們身體素質的下降,而且也會影響他們勞動基本技能的獲得。在不少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管理者們都設計了很多接地氣的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帶領學生們來開辟試驗田,親自耕種、日常護理、收獲成果,從而真正在勞動的過程中,體驗收獲的快樂,真正體會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不易。在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節約思想之中,來進一步體會勞動的重要性,來更加深刻的感悟勞動對于小學生實踐活動的意義和價值,進而積極有效的參與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勞動實踐活動中,通過勞動來塑造健康的人格。
六、結束語
隨著現在經濟的不斷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這也對基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全面發展的人才,才能夠更加有效地適應當前的工作和生活,才能夠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所以在基礎教育階段就需要落實全面培養人才的目標。從德智體美勞等多個方面來打造適應目前激烈競爭社會環境的現代化人才,讓我們的學生都能夠發現自身的特長,全方位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既需要在知識技能方面獨當一面,也需要在道德素養,人際交往方面取得一定的進步。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才能夠真正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倩,王紅.發揮“墻文化”五育并舉功能——以廣東省A小學為例[J].現代教育論叢,2020(02):57-61.
[2]崔小妹.五育并舉,用WIFI傳遞愛[J].教育家,2020(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