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佳
摘 ?要:幼兒時期是對小朋友們開展科學文化知識啟蒙教育的重要階段,也是培養小朋友們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做好對這一時期幼兒的閱讀指導工作,幫助其養成良好的閱讀能力,不僅有助于小朋友們語言能力的發展,還能夠有效助力幼兒的全面、綜合成長。就此,本文主要從閱讀環境、閱讀方法、閱讀活動、閱讀習慣三方面入手,簡要探析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幼兒;幼兒園;早期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0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5-0057-02
【Abstract】A toddler is for the children to carry out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knowledge important stages of enlightenment,also is the key to cultivate children good habits,good for young children's reading guide during this period,help them form a good reading ability,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ir language ability,still can help young children's overall growth.At this point,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reading environment,reading method,reading activities,reading habits three aspects,briefly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arly reading ability strategy.
【Keywords】Children;The kindergarten;Early reading ability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專心閱讀,能想象、理解畫面內容,并能用語言講述畫面內容和故事情節,會用多種活動表達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進而在新時期的幼兒教育、教學中,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幼兒教師都要有意識的注重對幼兒的早期閱讀教育,給予其科學有效的早期閱讀指導,使幼兒在感知文字、了解故事內容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感知到閱讀的魅力與趣味性,還能幫助小朋友們做好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轉變的準備工作,進一步助力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也為其將來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基于此,本文作者立足自身幼兒教育經驗,就如何有效培養小朋友們的早期閱讀能力進行簡要闡述如下,以期為幼兒的高質量成長提供一份助力,也為各位一線幼教同仁提供一份借鑒。
1.創設優質的閱讀環境
正所謂“什么樣的環境塑造什么樣的人”,環境是學生們在學習中的第三任“教師”,同時小朋友對環境也是極為敏感的,很容易受環境的熏陶與影響。進而在培養幼兒園小朋友們早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我們教師也要有意識的為小朋友們創設優質的閱讀環境,使其能夠安心進行閱讀,使其隨時隨地都能夠進行閱讀,使其想要進行閱讀的時候就能夠有書可讀、有書可選,進而使小朋友們能夠在優質的環境下進行閱讀,并能夠在環境的引領之下促成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活動的順利、高質量開展。
例如,在幼兒園的閱讀環境創設過程中,我們幼兒園在每個班的區域活動空間都創設了“閱讀小屋”這一主題區域,不僅在這里為小朋友們布置了溫馨的閱讀環境(以淺粉色和淺藍色作為主色調,搭配以鵝黃色和淺綠色的坐墊和抱枕),還引導各班教師根據自己班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對“閱讀小屋”的書籍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挑選,并對書籍進行定期維護與更新。同時,我們還鼓勵小朋友們將自己家里的閱讀刊物帶到幼兒園來,引導其在午餐后、睡覺前這一段時間進行自主閱讀,也鼓勵小朋友們互相交換,進行分享閱讀,以在踐行“分享”美德的同時,實現閱讀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不僅如此,在幼兒早期閱讀能力養成的過程中,我會指導家長們在課余時間多帶孩子們去圖書館、書店等場所,使其能被這些地方安靜、認真、專注的閱讀氛圍所感染、所影響。除此之外,我還引導家長們要尊重小朋友們的閱讀權利和閱讀選擇,讓孩子們在家里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家長們要做的是保持和諧、安靜的閱讀氛圍,在給予孩子閱讀陪伴的同時,及時、適時給予其閱讀指導,促成家庭優質書香環境的養成。
2.教導正確的閱讀方法
梁啟超曾提出:“善于教人者是教人以研究的方法。”在組織開展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僅要做其中的教育實施者,更要做其中的閱讀指導者,即指導小朋友們掌握正確且科學的閱讀方法,使其在閱讀的過程中有目的性,以在借助書籍給予幼兒視覺刺激的同時,能夠調動其語言即思維的發展,并使小朋友們在想象與表達的過程中,獲得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例如,幼兒園小班的幼兒年齡比較小,他們基本不認識漢字,進而在組織其進行早期閱讀活動時,除了會為其優選一些圖畫內容比較豐富和鮮艷的兒童繪本之外,我還會指導小朋友們從繪本中的圖畫入手進行早期閱讀,引導其仔細觀察繪本圖畫中各個人物的表情、動作、衣著……觀察圖畫中的建筑、場景、符號、顏色……以引導其通過圖畫來感知文字,進一步理解繪本作品的描寫內容與蘊含情感。而到了幼兒園大班,不只是年齡,小朋友們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認知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進展,在組織小朋友們進行早期閱讀教學活動時,我們不僅要求小朋友們按順序進行繪本故事閱讀,有時候還會在閱讀之前,提前根據繪本內容給小朋友們設定相關的閱讀問題,以在激發幼兒好奇心與閱讀積極性的同時,鍛煉其思維能力,幫助小朋友們進一步明確閱讀目標、提升閱讀效率。總之,會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不同特征等為其設計不同的閱讀教學指導,以在發展幼兒閱讀技巧的同時,促成其閱讀能力提升與發展。
3.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
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正處于形象思維的發展階段,具體、形象的事物才能夠吸引其注意力,真實的活動和感受才能夠加深小朋友們對學習的印象。就此,我們教師就可以抓住小朋友們的這一特性,立足于早期閱讀教學主題與教學內容,為小朋友們創設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使小朋友們在參與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收獲其中的快樂,還能夠切實感知閱讀、有效體驗閱讀,真正促成其早期閱讀能力的養成與進一步發展。
例如,在某次閱讀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熊叔叔的生日party》這則繪本故事,其中主要講的是小動物們為了感謝熊叔叔為大家造橋的事情,在“熊叔叔”生日這天,小動物們都準備了禮物來“熊叔叔”家給他慶祝生日……進而借助孩子們對“過生日”這一場景都比較喜歡和熟悉的特點,我便嘗試將繪本故事內容“遷移”到現實的閱讀教學活動當中,由配班教師扮演“熊叔叔”,小朋友們扮演來為“熊叔叔”慶祝生日的各種小動物們。同時引導小朋友們用黏土合力為“熊叔叔”制作了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糕”;用繪畫工具為“熊叔叔”制作了好多漂亮的生日賀卡;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為“熊叔叔”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歌舞表演節目……引導小朋友們立足自己的生活實際,回想自己“過生日”的場景,并依據繪本故事的主要內容,在教師的組織與引領之下為“熊叔叔”進行生日會慶祝。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優化繪本閱讀教學氛圍,還能把小朋友們帶入到繪本故事的真實意境之中,以在增強其閱讀體驗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幼兒對閱讀的理解與體驗。
4.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中也是一樣,我們教師要善于探索、不斷總結,以有效優化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策略,使其在感知到閱讀樂趣的同時,能夠主動、自主地參與到閱讀活動當中,進而在豐富幼兒認知、拓展幼兒知識視野的過程中,促成小朋友們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為其今后的高效閱讀奠定基礎。
以我自身的實際教學為例,為了更好的培養小朋友們的早期閱讀習慣,除了在幼兒園內我會有意識、有計劃地指導小朋友們開展閱讀活動之外,我還會主動聯系幼兒家長,引導家長們正確認知早期閱讀能力的養成在幼兒成長中的意義,使家長們最好每天都能夠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進行半小時左右的“親子共讀”活動。即在每天晚上孩子的睡前時間,要求家長們先把自己的工作放一放,把自己的手機關機或者調成靜音放在一邊,然后與孩子一起挑選一則繪本故事,或者讓孩子挑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籍,以“家長讀、孩子聽”的形式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同時家長們在閱讀陪伴的過程中,不僅要給孩子們閱讀和講解書中的內容,讀到有趣的地方還可以讓家長們與孩子進行互動,比如,家長們可以模仿《猜猜我有多愛你》這則繪本中“兔子爸爸”表達“愛”的動作(張開雙臂、蹦起來、把孩子抱起來……),以在提升閱讀趣味性的同時,促成幼兒理解能力的發展,使小朋友們不僅喜歡上閱讀,更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閱讀,以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促成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助力家長與孩子們的共同成長。
5.閱讀展示活動的提供
教師需要在教育活動的實施中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閱讀展示機會,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展示自己的閱讀收獲。在閱讀展示活動的實施中,教師通過故事表演活動的實施請幼兒參與,鼓勵幼兒在愉快的表演實踐中達成故事展示能力的提升和閱讀能力的有效強化。在閱讀展示活動的組織中,教師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教育組織形式對幼兒進行引導,幫助幼兒在有趣的閱讀展示活動中進行體驗和感受,促使幼兒在實踐中建立個人自信、更好地完成早期閱讀的能力訓練。在教師的幫助和幼兒的實踐體驗中,幼兒能憑借閱讀展示活動不斷進步和成長。
例如,我在對幼兒實施閱讀展示活動的時候,注重借助幼兒感興趣、故事角色較為豐富的故事內容引領幼兒在閱讀完成后參與趣味化的閱讀展示表演。以《小紅帽》的閱讀教育活動為例,我詳細為幼兒講述了《小紅帽》這個故事,使得幼兒了解小紅帽遭遇大灰狼、在獵人叔叔的幫助下與外婆順利脫險的趣味化故事。當我引領幼兒了解了故事內容之后,我詢問幼兒是否想要將這個有趣的故事表演出來?幼兒紛紛舉手回應,表示自己十分想要參與到藝術表演的實踐中。接著,我引領幼兒進行角色分配,有的幼兒選擇了小紅帽這個角色;有的幼兒表示自己想要扮演大灰狼;還有的幼兒表示自己想要扮演勇敢的獵人……當每一個角色都順利完成分配之后,我就引領幼兒結合故事的情節參與展示和表演,通過趣味化的閱讀展示檢驗幼兒的故事了解效果。在實踐中,我會針對幼兒對于故事的理解不足和問題進行糾正,幫助幼兒順利完成故事內容的詳細展示、促使幼兒在不同角色的密切配合下建立閱讀展示積極性。在反復的練習和閱讀內容的表演展示中,每一位幼兒都能夠結合我的教導完成故事的表演,且能夠在這種愉快的閱讀成果展示中表現出自己的閱讀收獲、展示出自己對于人物的認知和理解。經過愉快的閱讀展示活動實踐,我發現幼兒達成了早期閱讀的主動性,能夠在完成繪本故事的閱讀后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分析,還能夠在表演展示活動中自信滿滿、愉快參與。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的幼兒教育中做好對幼兒的早期閱讀活動教學工作,不僅符合新課程改革中對幼兒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還能夠借助對幼兒的早期閱讀指導,使小朋友們在教師的科學引領之下,獲得早期閱讀能力的養成,在文學作品的感染與熏陶之下,獲得思維情感的發展、知識視野的拓展,進而真正助推小朋友們的健康、全面成長,使閱讀成為使小朋友們能夠受益一生的“財富”!
參考文獻
[1]張艷.關于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基于錢伯斯閱讀循環圈的視角[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5(5):30-34.
[2]馬曉丹.家園共育視野下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探究[J].成才之路,2017(13):50-50.
[3]朱怡.區域活動對大班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的研究[J].好家長,2017(56):45-45.
[4]劉正正.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活動設計淺論[J].語文建設,2014(2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