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琳
摘 要:科研院所效能監察是以提高單位經濟效益為目的,對監督對象的管理行為和能力、工作效率、經營質量和經濟效益等方面開展的監督檢查活動。針對當前科研院所開展效能監察工作存在的問題,研究加強科研院所效能監察的方法。
關鍵詞:科研院所;效能監察;方法
一、引言
科研院所是一支強大的國家科技隊伍,為我國的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隨著我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科研院所存在的弊端日益顯現,在單一體制模式下,相當一部分人養成了“等”、“靠”、“要”的思維和習慣,不愿競爭,不會競爭,缺乏市場觀念。國家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的大趨勢要求科研院所由國家的事業單位體制向院所轉化,發揮其科研優勢,服務于市場經濟,對科研院所而言,企業化轉軌已是大勢所趨,使長期依靠國家撥款的科研院所也必須面對市場競爭,面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問題。就目前的科研院所而言,工作效率、經營效益低下的狀態任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效能監察針對科研院所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通過開展有效工作,督促管理人員明確職責,提高責任心和工作效率,不斷加強管理,為科研院所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促進科研院所整體效能的提高。
二、科研院所效能監察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效能監察工作認識不到位,工作不深入、效果不明顯
一些科研院所對效能監察工作認識不深,自覺開展效能監察意識不強,工作缺乏主動性,效能監察作用未得到很好發揮;有的對效能監察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清,致使效能監察工作不僅介入單位管理,甚至代替了專業部門的管理工作;有的將效能監察工作分解到專業管理部門自行開展,失去了效能監察的嚴肅性;更有甚者認為效能監察是添麻煩,造成效能監察工作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一定的影響和削弱,制約著效能監察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效能監察組織機構不健全,人員配備和專業素質不適應效能監察任務的需要
有的科研院所效能監察力量比較薄弱,突出表現為組織機構不健全,專職效能監察干部配置少,經費不足等。有的單位從事監察工作的人員,大多數來自政工干部,很多人員不具備開展效能監察工作所需要的財務、法律等專業知識和素質。由于效能監察力量與工作任務的要求不匹配,一方面,使監督檢查工作深度不夠;另一方面,有的單位責任部門只負責綜合協調管理,沒有充分發揮效能監察責任主體的作用。
(三)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分析不夠,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責任追究力度不夠
面對科研院所改革和發展中不斷變化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沒有就效能監察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致使有些問題整改不徹底。對責任追究缺乏認識,執行不堅決,對應該追究責任的問題,僅用打招呼、提要求、吸取教訓來代替,責任追究的力度不夠,警示效果不明顯。究其原因,一方面,有的專業管理辦法中對責任追究要求不明確,涉及權利分配時責任主體與出現問題時責任追究主體不對等;另一方面,有的單位主要領導存在“家丑不可外揚”的思想,隱瞞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造成一些問題在小范圍內屢糾屢犯,違規違紀問題屢禁不絕,造成效能監察的質量不夠理想。
三、科研院所開展效能監察工作的方法
提高科研院所的市場競爭力,加強管理,實現效益最大化,是科研院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而迫切的課題。下面就怎樣發揮好效能監察的作用,談談個人的認識。
(一)堅持圍繞中心,把效能監察納入科研院所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和部署,為院所的改革發展保駕護航。
效能監察是科研院所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院所內部監督約束機制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只有把效能監察工作放到科研單位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和部署,才能準確定位,明確方向,切實發揮職能作用。效能監察必須從有利于推進科研單位改革、促進其發展出發,確定和落實效能監察工作任務,使效能監察與科研單位發展的中心工作、經營管理的重點環節相融合,與單位內部控制體系、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相結合,懲防并重,糾建并舉,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規范管理,防范風險,為科研單位改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堅持與科研院所管理相適應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健全責任體系,形成整體合力,保證效能監察工作順利開展。
行政主要領導要重視和支持效能監察工作,親自部署效能監察任務,批準效能監察工作方案、工作報告、監察建議和決定等事項,定期聽取效能監察工作情況匯報,提高效能監察工作的權威性。在工作機制上紀檢部門要堅持定期檢查與專項調研相結合。根據科研工作任務狀況和研制目標,以重點項目為牽引,以關鍵節點為目標,以實物跟蹤為手段,構建“調查→分析→跟蹤→落實”工作路徑,組織效能監察人員深入科研一線,積極開展定期檢查與專項調研,及時掌握研制工作進度,發現存在問題協助相關部門分析研究,提出改進意見和監察建議,由事后處置向事前防范、事中跟蹤全過程監察轉變,由被動式查處整改向主動性超前防范轉變,從而提高了科研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強化了各級領導人員和員工的執行力,轉變工作作風,增強責任意識,確保科研任務的圓滿完成。
(三)堅持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充分發揮效能監察的職能作用。
根據效能監察實施力量確定重點工作任務,在效能監察選題立項上不貪大、不求多、只唯實,以保證效能監察工作確實見到實效,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抓住資金、重點工程、物資管理等薄弱環節,針對這些重點環節深入分析,發現管理的漏洞,研究制定加強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協助相關單位和部門整章建制,力爭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促進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內部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努力做到選好一個項目、查透一類問題,形成規范管理的長效機制。
(四)主動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效能監察整體合力。
科研院所在開展科研管理效能監察過程中,建立起一個以基層效能監督員隨時報告,各職能相關部門定期報告,效能監察人員全面參與協調為主要特點的內部信息循環機制,明確各相關部門信息交流的責任人和報送機制,提升關鍵信息的利用率。紀檢部門對各單位報送的信息及時分類匯總形成效能監察通報,對各階段的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保證信息的縱向傳遞和橫向溝通。通過有效溝通、科學統計分析,對效能監察的項目進行篩選。同時,注重發揮科研、技術、經營等專業部門的監督作用,采取填寫調查問卷、個別訪談等多種方式,構建多維度平臺,集思廣益,將效能監察工作與全面風險管理、審計等工作相結合,分工協作,優勢互補,業務監督和效能監察工作協同推進。
(五)堅持加強效能監察基礎工作管理,規范實施,保證效能監察工作質量。
效能監察工作在促進科研單位規范管理的同時,也必須做到自身工作的規范。紀檢部門要從加強基礎工作做起,不斷完善效能監察工作制度,加強人員培訓和培養,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積極推進效能監察規范化建設。在實施過程中,要認真抓好方案制定、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擬定監察報告、落實整改措施等重要環節的工作,使效能監察工作質量不斷提高。
(六)堅持與時俱進,探索創新,用科學理論指導效能監察工作實踐。
紀檢監察部門要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在總結效能監察工作實踐的基礎上,加強學習和理論研究,不斷探索創新,逐步認識和發現效能監察內在的規律性,對效能監察的屬性、定位、功能,以及與其他監督形勢的聯系和區別等問題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堅持以理論創新推動實踐創新,將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效能監察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使效能監察工作更加符合科研院所的實際、更加扎實有效地開展。
(七)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建立效能監察工作的考評獎勵機制。
建立效能監察工作的考評獎勵機制,是形成效能監察長效管理機制的有效措施,所以要逐步形成效能監察工作情況的考核機制。
1、優秀效能監察項目評選。優秀效能監察項目評選要做到客觀、真實、準確、可靠,需要把握好四個環節:一是明確評選條件和標準;二是申報;三是考核;四是審定。
2、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內容進行考核。由于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考核主要是針對各單位領導班子的考核,將效能監察納入其中考核,有利于引起黨政領導對效能監察的重視,提高他們開展效能監察工作的積極性。
四、結語
總之,效能監察工作是紀檢部門圍繞科研院所的中心工作,發揮其職能,服務于院所發展的重要平臺。作為科研院所要在改革中謀發展,就必須緊緊圍繞提高經濟效益這個中心,堅持循序漸進,融會貫通,講求實效,向高層次的管理和監督邁進,在實施效能監察中抓住院所管理中的重點部位和容易滋生腐敗的薄弱環節,加大對經營決策、財務管理、工程招投標、在建工程管理、重要物資采購、事業單位改革等關鍵環節的監督力度,做到事前預防、事中制止、事后查處,提高院所的市場競爭力,實現效益最大化,把實際工作中的潛能轉化為可支配的動能和資源,只有這樣效能監察才能達到預期目的,取得圓滿成功。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組織部.探索 創新 實踐——中央企業黨的先進性建設實錄[Z].北京∶紅旗出版社,2007
[2]長煉,周學斌.對開展企業效能監察工作的幾點思考[J].企業導報,2015(12):82-83.
[3]國務院國資委紀委.中央企業效能監察單項操作規程選編實用手冊[S].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4]論國有企業效能監察工作[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f665c01e650e52ea55189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