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德偉
(重慶市第一社會福利院福康醫院 重慶 400054)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是一種神經科常見的發病急、預后差、具有較高致殘率和致死率的腦血管常見高發病。近年來,由于人們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造成該病的臨床發病率逐年遞增。該病一旦發作,會對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帶來極大的影響。按照長期臨床治療報告能夠看出,丁苯酞軟膠囊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但該藥物生物利用度比較低,并且部分腦梗死患者存在吞咽困難這一問題,依達拉奉屬于一種腦部保護劑,并且能夠有效恢復急性腦梗死神經功能[1-2]。在現階段中關于丁苯酞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的報道較少,因此本文探究丁苯酞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的效用和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2018年5月—11月期間到我院就診的120例患有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納入標準:符合臨床對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排除標準:藥物禁忌或過敏者;腎功能衰竭患者;有嚴重的心、肺病史患者。對照組男28例,女32例,年齡54~76歲,平均(64.15±8.77)歲;觀察組男31例,女29例,年齡57~78歲,平均(65.43±9.1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采取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丁苯酞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0041;規格:100:25 mg)靜脈滴注的方式進行治療干預,劑量25 mg,2 次/d,持續2周;觀察組患者采用同等劑量丁苯酞注射液+30 mg依達拉奉(批號:國藥準字H20080056;規格:20 mL: 30 mg)加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的方式進行治療干預,用藥次數、持續時間同對照組。
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入院期間的基本情況和體格檢查結果進行詳細記錄,比較治療前后患者的腦卒中量表(National N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和Barthel指數;患者的神經功能狀態用NIHSS來評估,生活質量用Barthel指數來評估。療效評價標準:當患者神經功能改善幅度超過90%,癥狀基本消失時,治療效果為具有顯著效果;神經功能改善幅度在45%~90%為有效;當神經功能改善幅度低于45%但不低于18%為一般;當神經功能改善幅度低于18%為無效。其中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在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詳細的生化檢查,記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
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且方差齊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NIHSS評分、Barthel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NIHSS評分、Barthel指數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評分和Barthel指數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評分和Barthel指數比較(±s)
Barthel指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0 12.45±2.126.78 ±1.1934.49 ±4.7363.91 ±6.17對照組 60 12.37±1.9911.01 ±1.6833.28 ±4.0648.21 ±5.44 t組別 例數NIHSS評分/分0.213 15.915 1.504 14.784 P>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總有效率96.67%,高于對照組的8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口老齡化的情況在各國不斷加劇,急性腦梗死在高齡人群中發病率逐漸升高。此外,急性腦梗死的疾病致殘率、致死率極高,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腦梗死是由于腦組織血液供應動脈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血流供應量減少甚至中斷,誘發局部血液供應障礙導致的腦組織缺血缺氧性軟化、壞死病變;鑒于該疾病嚴重威脅到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狀況,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成為必要。急性腦梗死癥狀在生理、病理等多個環節中均有涉及,發病時會導致興奮性神經介質釋放,出現能量代謝紊亂,氧自由基反應等缺血性損害,急性腦梗死的病理多由于腦供血障礙而導致患者腦部組織受損,從而形成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癥[3-4],所以急性腦梗死治療關鍵在于恢復缺血區血流關注,增加腦組織的供血供氧,徹底清除氧自由基,減少腦細胞損傷。
依達拉奉是一種新型的活性抗氧化劑,其可通過清除病理狀況下大量產生的自由基,抑制腦血管內皮細胞、神經細胞的氧化損傷,從而減輕腦缺血引起的局部組織水腫[5];丁苯酞為我國自主研制的改善腦缺血新藥,主要藥理作用包括重構缺血區微循環、抑制大腦皮層細胞血栓烷(TX)A2的合成、促進前列環素(PGl2)的合成、保護線粒體功能等[6]。實際治療中單用丁苯酞或依達拉奉已經不能滿足患者的要求,其臨床效果也收效不大,故在本次研究中依達拉奉和丁苯酞兩種藥物聯用,以其互相之間的協同效應作用于患者體內靶點,以此更好地治療急性腦梗死[7-9]。用藥治療2周后結果顯示,患者的神經改善情況和生活質量相比于單用丁苯酞患者,聯用丁苯酞和依達拉奉的患者組NIHSS評分在治療后明顯降低,Barthel指數值顯著升高,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中,觀察組(96.67%)優于對照組(86.67%)。
綜上所述,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的用藥方法可更加有效地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相應癥狀,該方法副作用較小,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小,值得在臨床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