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霞,李美娜,王根緒
(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一科 甘肅 天水 741000)
HD是不可治愈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與基底節區和皮質特定區域的神經元脫失有關。HD多見于30~50歲,5%~10%的患者發病于兒童和青少年,10%在老年。絕大多數有陽性家族史,隱匿起病,緩慢進展,無性別差異。舞蹈樣不自主運動、精神異常以及認知功能障礙是HD的主要特征。該患者的癥狀體征通常不典型,診斷率低。本文通過對HD1例患者的家系報告,結合患者影像學改變、基因分析及相關文獻復習,以提高臨床醫師對HD的認識[1]。
患者于入院前10年,無明顯誘因出現四肢不自主舞蹈樣運動,表現為上、下肢各關節過度伸展活動,偶伴軀干過度扭曲,面部表情怪異,不自主擠眼、歪嘴,逐漸出現行走不穩,步態不規則、笨拙,但踩地實,無高低不平及踩棉花感,言語欠清晰,肢體肌力正常,無肢體麻木、抽搐及意識障礙,未重視。3年前,逐漸出現認知功能下降,近記憶力、計算力下降,定向力障礙,無明顯精神及行為異常。為進一步診治,于2018年11月15日就診我院門診,以“舞蹈病”收住。既往史、個人史、接觸史均無特殊。婚育史:20歲結婚,育有2子,愛人及1子均體健,1子有類似癥狀。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祥,其父、妹妹均有類似癥狀。入院查體:T 36.8 ℃, P 108次/分,R 20次/分,Bp129/79 mmHg,意識清晰,精神狀態稍差,語言欠流利,定向力障礙,計算、記憶力下降,顱神經陰性。四肢肌肉飽滿,形態正常,肢體肌張力正常,肌力5級,深淺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感覺系統查體正常。肢體共濟運動欠穩準。直線行走不能,閉目難立征陽性。四肢不自主運動。
血尿便三大常規、生化全項、傳染病四項、凝血五項、腫瘤標志物、貧血三項、甲功五項、抗核抗體、抗雙鏈DNA抗體、ANA14項、免疫八項正常。同型半胱氨酸:19.9 mmol/l。輔助檢查:MMSE 14分,MoCA 10分。心電圖示:大致正常心電圖。頸部血管彩超示:右側:無名動脈分叉處延至鎖骨下動脈起始段內-中膜局限性增厚,頸總動脈中段延至分叉處內-中膜不均勻增厚,椎動脈頸段及部分椎間段走行彎曲,椎動脈椎間段血流速度略慢;左側:頸總動脈分叉處內-中膜局限性增厚,椎動脈頸段走行略彎曲。腹部彩超:肝內多發囊性占位病變,考慮肝囊腫,肝右葉內異常強回聲光團,考慮肝內鈣化灶,右腎囊腫,膽囊、膽管、胰腺、脾臟、左腎、腹腔未見明顯異常。心臟彩超示:二尖瓣少量返流,三尖瓣少量返流,主動脈瓣退行性變,主動脈瓣少量返流,左室收縮、舒張功能未見明顯異常,室壁運動未見明顯異常。胸部CT示:右肺中葉硬結鈣化灶;左肺下葉纖維索條。頭顱MRI+MRA示:腦萎縮,顱內多發脫髓鞘;MRA提示:大腦前動脈A2段三支變異,雙側頸內動脈虹吸段管壁欠光整,蝶竇炎。(見圖1)K-F環陰性。血清銅正常。外周血涂片未見異形細胞。

圖1 頭顱MRI提示:T1、T2、FLAR、DWI提示雙側尾狀核頭、殼核萎縮,呈HD典型的影像學改變。
家系調查顯示(見圖2),該家系3代人共10例成員,其中3例發病,1例已故為現證者父親,妹妹有類似癥狀,結婚后流產1次,再未生育。兒子有類似癥狀。因經濟原因妹妹、兒子未行基因檢測。現證者HTT基因CAG重復數為19/43,重復數異常,診斷為Huntington樣病1型。(見圖3)

圖2 HD患者家系系譜圖

圖3 毛細管電泳結果圖
HD于1842年由Waters首報,美國醫生George Huntington于1872年詳細報道而得名,主要損害基底節和大腦皮層,表現為紋狀體投射性GABA神經元和大腦皮層椎體神經元死亡[1]。HD被收錄入我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HD外顯率非常高,患者的后代一半致病,可發生于所有人種,白種人發病率最高,亞洲人患病率低[2]。HD的治病基因IT15是第4號染色體4p16.3,基因的表達產物為約含3144個氨基酸的多肽,命名為Huntingtin,在IT15基因5,端編碼區內的三核苷酸(CAG)重復序列拷貝數異常增多,當患者CAG重復拷貝數大于35次時即可發病,拷貝數越多,發病年齡越早,臨床癥狀越重[3]。
HD多發生于中年人,無明顯性別差異,起病緩慢,逐漸加重,平均生存期10~20年。臨床特征包括運動障礙、認知功能障礙和精神障礙,及其他非特異性表現。中年患者大多表現為舞蹈樣運動、癡呆以及精神障礙為主。運動功能障礙以舞蹈樣不自主運動最常見,最具特征性,通常為全身性,程度輕重不一,四肢不自主動作,面部怪異表情,累及軀干可產生舞蹈樣步態,可合并手足徐動及投擲癥。認知障礙常表現出注意力減退,記憶力降低,智能減退,進行性加重。精神障礙表現為情感、性格、人格改變及行為異常,如抑郁、激惹、幻覺、妄想、暴躁、沖動、反社會行為等。其他非特異性表現,可伴快速眼球運動受損、抽搐、體重下降、睡眠異常、性功能異常、構音障礙、吞咽困難等[4-5]。
基因檢測CAG重復序列拷貝數增加,大于40具有診斷價值,該檢測方法結合臨床,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可通過該方法確診此病。頭顱CT、MRI顯示大腦皮層和尾狀核萎縮、腦室擴大,MRI T2加權像示殼核信號增強。結合HD患者年齡,逐漸加重的舞蹈樣動作、精神異常和認知功能障礙,結合家族史可診斷本病,最終通過基因檢測確診。
HD的治療主要為對癥治療,包括中樞多巴胺耗竭劑、多巴胺受體阻滯劑、補充中樞γ氨基丁酸、補充乙酰膽堿藥物、腦深部電刺激術等,只能緩解部分癥狀,不能根治本病。多項系統回顧顯示HD的現有藥物干預效果均不明確[6-8]。因此,對不同的HD患者,需結合其病史、臨床表現等,選擇合理的藥物,以緩解癥狀,還需注意患者情緒、心理的變化,給予心理支持,使其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綜上所述,HD是較為罕見的神經系統遺傳病,患者如出現典型的三聯征即舞蹈樣動作,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異常應考慮到HD的可能,可行基因檢測明確診斷。該病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以預防、緩解癥狀為主,確診患者及家屬盡早遺傳咨詢,對預防HD的發病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