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榮 安淼 孫山 張坤鵬 亓雪龍 李健 李國田



摘?要:以4年生‘泰山一號獼猴桃為試驗材料,研究不同處理方式(授粉方式、留果數和氯吡脲處理濃度)對獼猴桃果實產量的影響。 結果表明:結果枝上同一節位上留1~2個果,氯吡脲濃度為15×10-6,授粉方式選擇人工授粉時,果實單果重、果形指數、株產量最高;結果枝上同一節位上留1個果,氯吡脲的使用濃度為5×10-6或15×10-6,授粉方式選擇自然授粉時,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因此,建議疏果時結果枝上同一節位上留1~2個果為宜,授粉方式為人工和自然授粉相結合,氯吡脲的最佳使用濃度為15×10-6。
關鍵詞:獼猴桃;‘泰山一號;花果管理技術
文章編號:2096-8108(2021)02-0021-04?中圖分類號:S663.4?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pollination,number of fruit left and concentration of forchlorfenuron) on the yield of kiwifrui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2 fruit branches were left on the same node,the concentration of forchlorfenuron was 15×10-6, and the single fruit weight, fruit shape index and plant yield were the highest by artificial pollination.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forchlorfenuron was 5×10-6 or 15×10-6, the soluble solid content was the highest by natural pollination.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1~2 fruits should be left on the same node of fruiting branch during fruit thinning. The pollination mode is a combination of artificial and natural pollination. The best concentration of forchlorfenuron is 15×10-6.
Keywords:kiwifruit;‘Taishan 1;flower and fruit management techniques
獼猴桃又名陽桃、奇異果,是獼猴桃科(Actinidiaceae)獼猴桃屬(Actinidia)的藤本植物,口感酸甜可口,富含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具有很高的營養和保健價值,被人們譽為“水果之王”。近年來隨著獼猴桃栽培面積逐漸地擴大,獼猴桃栽培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在不同的管理方式下獼猴桃的產量是不一樣的。獼猴桃的負載量是由枝、葉、果共同來決定的[1-2]。目前栽培的獼猴桃品種絕大多數屬于雌雄異株,生產中雌雄株比例一般按(5~8)1配置授粉樹,但自然授粉受天氣影響很大,授粉效果不佳[3-6],所以人工輔助授粉是獼猴桃授粉的必然趨勢[7-8]。同時,疏果管理是影響樹體負載量的重要因子,合理的疏果能夠提高單果重,增加產量和經濟效益[9-11]。氯吡脲別名CPPU,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促進細胞分裂、分化和擴大,對提高果實單果重及單株產量非常有效,有大量研究表明CPPU處理幼果期獼猴桃果實能夠增加單果重,提高產量[12-14]。在獼猴桃樹勢相同的情況下,幼果期果實的處理方式不同,樹體的負載量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本文從影響果實發育的重要因素出發,研究授粉方式、疏果量、膨大劑使用濃度等3個主要因素對獼猴桃果實發育的影響。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2015年春季,在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岱東基地進行‘泰山一號獼猴桃栽培試驗。該園區地理坐標為北緯36°16′,東經117°6′,海拔153 m,屬于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697 mm,砂壤土,中性偏酸,有機質含量約1%。試驗地栽植‘泰山1號為4年生,T形架栽培,雌雄樹數量比為61,種植密度2 m×3.5 m,行間生草,行內起壟并覆蓋園藝地布,樹勢基本一致,常規田間管理。
1.2?試驗方法
1.2.1?授粉試驗
于2019年4月26日對‘泰山一號獼猴桃雌花進行授粉試驗,設置人工授粉和自然授粉2種處理方式,即C1為人工授粉,C2為自然授粉。
1.2.2?疏果試驗
5月6日對‘泰山一號獼猴桃幼果進行疏果試驗,首先按照短果枝留1個果,中庸果枝留2個果,同一個結果枝上疏兩頭果留中間果,同一節位上疏兩邊果留中間果的原則,對生長健壯結果枝進行4種留果處理方式:同一節位上分別留1個果(A1)、2個果(A2)、3個果(A3)和不疏果(A4)。
1.2.3?氯吡脲處理試驗
5月22日對‘泰山一號獼猴桃果實進行氯吡脲可溶液劑(0.1%)浸蘸試驗,設置4個處理濃度(mg/L),即:B1=0,B2=5,B3=10,B4=15。
經SPSS多因素水平設計如表1,各處理組合進行區組設計,每區5株,重復3次。
1.2.4?果實的測定
第1次采樣時間為7月5日,以后每隔半個月采摘測樣1次,9月3號以后一個星期采樣1次,直到成熟,總計采樣7次,主要測量以下指標。
1)果實單果重的測定。
每區組采果10個,重復3次。待果實軟熟后觀察果肉顏色及香氣,單果質量用電子天平逐一測定后取平均值。
2)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測定。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質量分數)采用手持折光儀(愛拓PAL-BX/ACID8)測定,于常溫下保存10 d,果實軟化后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每個處理隨機取樣10個果實,計算平均值。
3)獼猴桃單株產量的測定。
9月底摘除獼猴桃整株果樹的果實,通過百分之一天平進行測量。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處理下果實發育的動態變化
通過表2我們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出,A(果柄處留果數)和B(果實噴施氯吡脲的濃度)對不同時期取樣的獼猴桃單果重有顯著影響,而C(授粉方式)影響不顯著。3個因素中最好的水平組合為A1B4C1,即果柄處留1個果,果實噴施氯吡脲的濃度為15 mg/L,選擇人工授粉時獼猴桃在果實生長期的單果重效果最佳。
2.2?不同花果處理對獼猴桃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
通過表3我們可以看出,A(果柄處留果數)和B(果實噴施氯吡脲的濃度)對不同時期取樣的獼猴桃單果重有顯著影響,而C(授粉方式)影響不顯著,當果柄處留1個果,果實噴施氯吡脲的濃度為15 mg/L,選擇自然授粉時獼猴桃的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值最高。3個因素中最好的水平組合為A1B2C2和A1B4C2,即果柄處留1個果,果實噴施氯吡脲的濃度為5 mg/L或15 mg/L,選擇自然授粉時獼猴桃在果實生長期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
2.3?不同花果處理對獼猴桃單株產量的影響
由表4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影響獼猴桃單株產量的主要因素從大到小分別為:B×C(噴施氯吡脲的濃度×授粉情況)、A(果柄處留果數)、B(果實噴施膨大劑的濃度)。通過因素內各因子的均值比較,我們可以看出3個因素的最佳組合為A2B4C1,即果柄處留2個果,果實噴施膨大劑的濃度為15 mg/L,人工授粉。
3?結論
獼猴桃易形成花芽,花量較大,在不出現凍害等自然災害和病蟲危害的情況下,95%的花都可以受精坐果。如果將植株上所有的花蕾、果實都保留下來,則結果過多,造成養分大量消耗,果個小、品質差,大大降低了獼猴桃的效益,同時也會出現大小年結果現象,所以疏除多余的花蕾和果實,實現合理負載,可以使保留下來的花果獲得更多的營養,保證樹體連年健壯生長[15]。本文以4年生‘泰山一號獼猴桃為試驗材料,研究不同處理方式(授粉方式、留果數和氯吡脲處理濃度)對獼猴桃果實產量的影響。 結果表明:結果枝上同一節位上留1~2個,氯吡脲濃度為15 mg/L,授粉方式選擇人工授粉時,果實單果重、果形指數、株產量最高。
合理的負載量既可保證當年產量和果實品質,又能保證來年穩產高產。確定果樹負載量,既要考慮品種特性、果實質量,又要考慮栽培水平、氣候條件等因素,同時要參考市場需求趨勢。氯吡脲在生產上應用很廣,對細胞分裂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促進果實膨大,同時,具有提高坐果率,改善果實品質的作用。但是如果濫用氯吡脲會對果實造成不良影響,如產生畸形果、果心變大、果實硬度下降、口感差等現象。同時,使用膨大劑過程中單純刺激果實膨大也會導致樹體早衰。本文研究發現:結果枝上同一節位上留1個果,氯吡脲的使用濃度為5 mg/L或15 mg/L,授粉方式選擇自然授粉時,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綜合考慮,建議果樹疏果時結果枝上同一節位上留1~2個果為宜,授粉方式為人工和自然授粉相結合,氯吡脲使用濃度為15 mg/L時效果最佳。
參考文獻
[1]薛玉華.果樹負載量的確定方法[J].北京農業,1998(9):12.
[2]趙菊琴,閆曉玉.獼猴桃合理負載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18(8):13-14.
[3]安成立,劉占德,姚春潮,等.風媒對獼猴桃授粉作用的研究[J].北方園藝,2013(19):30-33.
[5]李曉峰.蜜蜂為獼猴桃授粉效果初報[J].養蜂科技,2002(3):4-5.
[6]趙曉偉,譚曉曄,屈學農.秦嶺北麓獼猴桃充分授粉技術在生產與推廣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山西果樹,2018(5):21-23.
[7]閻永齊,陳?成,劉吉祥,等.授粉對獼猴桃果實發育及種子數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6):65-72.
[8]熊丙全.獼猴桃授粉方式篩選[J].北方園藝,2019(3):74-77.
[9]庹會英.疏花疏果對紅陽獼猴桃果實大小和產量的影響研究[J].四川農業科技,2015(?):31-32.
[10]楊清平,艾秀蘭.疏花疏果對中華獼猴桃果實的影響[J].廣西園藝,2001(2):2-3.
[11]金方倫,敖學希,馮世華.疏花疏果對獼猴桃果實大小和產量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04,32(5):10-11.
[12]張?慧,劉世彪,唐元桂,等.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對獼猴桃單果重及營養成分的影響[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1(4):385-390.
[13]蔡金術,王中炎.低濃度CPPU對獼猴桃果實重量及品質的影響[J].湖南農業科學,2009(9):146-148.
[14]楊清平.CPPU對美味獼猴桃果實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及糖酸含量的影響[J].亞熱帶植物科學,2001,30(1):20-21
[15]唐建陽,潘林娜,邱武凌,等.疏花疏果對中華稱猴桃果實大小和產量的影響[J].果樹科學,1998,15(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