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彬彬
摘 要:開展公路工程建設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對整個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有著直接影響。由于路基路面施工有著較強的復雜性,涉及到了施工設計、維護管理等方面。因此在施工中應當做好技術改進工作,加大質量檢測力度,確保路基路面施工順利開展。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質量
0 前言
只有不斷提升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質量,才能展現公路使用功能,延長使用壽命。因此在公路工程中應當及時針對存在的質量通病進行分析,借鑒先進施工經驗,提升對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視度,制定出適合的施工計劃,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1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問題
1.1 裂縫問題
在公路工程中裂縫涉及到了縱向、橫向、網狀裂縫三種,造成橫向裂縫的原因則是受到了材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如當材料出現收縮現象、混凝土溫度收縮等問題后,使得橫向裂縫不斷產生。造成縱向裂縫的原因則是受到了路基施工、水滲透等。而對于網狀裂縫來講,在開始階段中主要以單條、多條平行縱縫為主,隨后出現橫向、斜向交錯裂縫等,從而逐漸形成了網狀裂縫,從根本原因上來講,則是受到路面強度并不滿足標準要求的影響,如在出現橫向、縱向裂縫以后,并未及時進行修補,使得水分逐漸進入到基層中,降低了基層表面的強度、加之受到汽車荷載的影響,使得網狀裂縫不斷出現[1]。
1.2 沉陷問題
路面出現沉降問題的主要原因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當排水性受到影響時,使得路基長期處于浸泡狀態,從而產生不均勻沉降問題,最終使得路面發生局部沉降。第二,因路面自身強度不足,難以適應不斷增長的交通量,加之長期受到荷載過大的影響,最終逐漸出現下沉問題。第三,路基、路面強度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隨著車輛荷載的不斷增加,使得路基、地基結構受到了直接影響,產生沉陷問題。第四,對于橋梁、橋頭路面等位置來講,因出現沉降不均勻等問題,使得橋面出現錯位現象,最終發生沉陷問題。
1.3 坑槽與車轍問題
首先,出現坑槽的主要原因就是面層混合料之間的孔隙相對較大,瀝青與石料之間的黏附作用難以滿足標準要求,加之受到雨水逐漸進入到混合料中,使得問題不斷加劇。其次,對于車轍來講,主要是從形成過程、位置上來說的,主要以交叉口、邊坡路段等為主。尤其是在高溫情況下,很容易因瀝青軟化降低了對骨架的約束作用,最終也就影響到了骨架的穩定性??梢哉f車轍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材質、結構、荷載等因素的影響,造成車轍逐漸加深。
2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質量控制對策
2.1 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就公路工程來講,其主要作用就是確保當地交通流量的正常通行,提升行駛中的舒適度,在保證安全的同時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因此在開展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時,要求施工單位應當加大對設備、技術等的引進力度,提升質量控制效果,實現工程優化建設目標。在正式開展施工工作以前,應當及時開展測量工作,如中線樁的丟失、損壞等。在測量工作中應當制借助制定坐標法等比較有效的方法,在使用相關儀器與設備的基礎上完成中心恢復工作,實現坐標與工程位置之間的重合,以此來恢復中線。一般來說這種方法適用于等級相對較高的公路中,而對于部分比較普通的公路來講,想要做好中線處理工作,就需要找準控制點。當公路工程情況比較復雜時,應當從當地具體情況出發,做好方案測量工作,針對圖紙提出相關要求,在加強與各方之間協調、聯系的基礎上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測量工作順利開展。在制定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方案以前,應當針對區域內水文情況、地質情況等進行分析,做好設計工作,確保所設計的公路工程能夠滿足當地發展需求。因此在設計中要求設計人員應當做好勘察工作,掌握周邊土質情況,利用取樣試驗等來做好判斷工作[2]。
2.2 完成路基填筑施工
在開展路基填筑施工以前,要求工作人員應當及時確認現場中淤泥等是否清理干凈或是針對軟土地基是否采取了正確發的處理方法等。只有掌握當地地質情況,才能選擇適合的方法進行處理。如可以在處理軟土地基時運用夯實法、置換法等來進行處理。對于路基填料來講,應當堅持從因地制宜角度出發,確保所選擇的材料能夠滿足施工要求。在施工階段中應當運用水進行清潔處理,確保路基填料施工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進行材料選擇環節中,要求施工單位需要控制好施工成本,嚴禁出現為了節約成為而選擇質量不佳的材料,如嚴禁選擇凍土、腐蝕土等作為填料。在選擇階段中應當從含水量、塑性等方面出發,在滿足標準與要求的基礎上做好選擇工作。
2.3 全面開展壓實處理
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涉及到了許多大噸位壓實機等,通過視同機械的重力,以此來確保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效果。借助機器大體積、大重量進行壓實,能夠確保其平整度可以滿足預期設計要求。如在使用重力壓實機進行振動壓實時,應當從由輕到重入手,在反復碾壓的同時提高壓實效果。在使用壓路機時,需要先使用平地機進行壓平處理在,在控制好厚度的同時提高施工效果。在路基填土壓實施工中,應當從控制好含水量出發,當發現含水量超出標準時,需要及時進行晾曬與風干處理。在壓實過程中應當從路基邊緣出發,逐漸轉移到中間位置。進行邊緣碾壓時,需要控制好機械設備與路面外側之間的距離,避免產生不必要損失。在必要情況下需要借助人工、振動夯實等方式進行處理。此外應當做好碾壓距離、次數等方面的控制。
2.4 及時開展排水施工
排水施工作為影響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質量的重要施工環節之一,就需要從當地氣候特點入手,做好施工處理工作。在部分區域中氣候條件比較濕潤,呈現多雨水特點。當公路工程路基路面長期處于這一環境時,很容易出現地基下沉、滑坡等問題。因此針對這一現象,就需要從因地制宜角度出發,針對當地氣候條件等進行分析,在保障路基施工質量的基礎上提高施工效果。尤其是對于雨水相對較多的區域,應當及時開展排水工作,從源頭上解決雨水對路基的不利影響。此外在施工中應當及時掌握排水溝情況,在開挖施工階段中應當及時做好運輸工作,提高夯實效果。
2.5 加大路基防護力度
在公路工程中路基屬于最為基礎的施工環節,對整個工程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因此在施工中為保障路基完整性,應當提升對路基防護的重視度。在正式開展施工工作以前,要求施工單位需要進入到施工現場中去,加大檢查力度,掌握當地水文地質情況,明確后期施工、維護等工作重點。其次,可以與當地居民進行溝通,明確地表水沖刷情況等,以此來將后期不利影響因素納入到計劃范圍中,制定有效的防護措施。因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環境有著較強的復雜性,很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施工中應當從做好路基坡度控制入手。借助科學的計算來得出沉降值等,從而做好調整工作,提升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整體穩定性。如果施工路段難以實現大幅度轉變,那么就需要從做好輔助工作出發,利用強度相對較高的塑料網格等來進行處理。在必要情況下還需要在路基兩側種植植被等,做好護坡工作,真正將整體防護工作落實到具體中去。
3 結語
綜上所述,開展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工作時應當從現場調查出發,針對所得信息與數據制定適合的施工方案,找準施工控制要點與重點,確保施工任務的順利完成。施工人員也要不斷提升思想認識,遵循施工流程,掌握控制要點,滿足當地通行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志柏.公路工程中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控制[J].交通世界,2020(2):176-177.
[2]羅凌云.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工程質量控制探究[J]. 四川建材,2016(2):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