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博
高校體育是高等教育的公共體育課,對全校的身體素質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不適合現代社會發展需要,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進行體育教學改革。互聯網+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為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技術支持。本論文主要從高校體育教學現狀、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化體育教學課程實施問題、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高校體育信息化體育教學改革方式進行闡述了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希望為研究體育教學改革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體育教學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高校需要重視體育教學,根據社會發展、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轉變需要加強體育教學改革,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對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技術支持,符合現代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在互聯網+背景下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對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問題,必須根據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對提高體育教學改革效果,發揮體育教學在學生發展中的作用起到基本保障作用。
1 高校體育教學現狀
高校體育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為了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也進行了體育教學改革,比如現在很多學校體育都是選修課,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選擇,在傳統的體育項目基礎上增強游泳、健美操、瑜伽等現在學生喜歡的體育課程。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精力主要放在技能上,動作訓練等方面上,沒有把現代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引進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效率低,課堂教學效果不好。比如在健美操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視頻讓學生學習標準動作、學生跟視頻學,教師督導學生練習情況,對個別學生動作不規范問題進行指導,教師從傳統的教,轉變為以導為主,讓學生成為課堂主角,有助于學生技能提升,大大提高了課堂效果。
2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化體育教學課程實施問題
2.1 體育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單一,基本都是教師講授,學生練習,有的課程選修的人比較多,教師根本沒有時間去指導,比如籃球課程,教師示范一些籃球的基本要領,學生都在體育館上課,管理也不好,有的學生根本沒有聽老師在講,就是等老師講完,學生分組拿籃球去練習,很多同學的投籃等動作不規范,教師不能及時糾正。教學方式單一不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的學生對體育課程都有抵觸情緒,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變體育教學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能科學有效的增加課堂教學效果。
2.2 體育教學內容與身體素質體能提升對接程度較低
體育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讓體育教學與學生素質教育相結合,培養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級技術人才。目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化體育教學課程體育教學內容和課時的設定是由學校教務處完成的,教務處則按照體育教學大綱和專業要求來選定體育教學內容,這表示教材的選擇范圍較小,有很大概率會出現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身體素質體能提升需求對接程度較低的問題。
2.3體育教學評價方式效果不夠顯著
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方式單一,基本采用最后一次進行實踐考試,根據考試的練習情況給學生打分,反映出體育學科是一門實踐教學學科,基本沒有理論考試,有的學生身體素質好,對一些體育項目的基本動作沒有練習完成較好,就能獲得高分,不符合現代體育教學發展需要,體育教學評價方式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阻礙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3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高校體育信息化體育教學改革方式
3.1 應用多元化體育教學方式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式,科學的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教師需要科學的進行教學設計,引進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對體育教學場景進行合理設置,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此外還可以開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高校體育信息化體育教學,創建信息化教學情境,具體的體育教學場景有競賽場景、游戲場景等。
3.2 合理開展體育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改革中的重要環節,科學的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成果的考核,對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起到重要作用。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改革,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開始漸漸退出了舞臺,素質教育則代替應試教育成為主流,素質教育關注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各所學校也必須要對原有的評價體系進行轉變,在體育教學中,需要通過信息技術對多元化評價平臺進行建設。建設平臺的目的是豐富評價內容,提升評價可行性,對信息進行搜集,制定能反映學生學習情況、學習態度的指標,無論是成績指標還是過程指標都需要包括在其中。
(作者單位: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