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全
(獨山子石化公司熱電廠機動科,新疆 獨山子 833600)
在工業生產的工廠中,很多鍋爐因垢下腐蝕,造成鍋爐壽命降低,鍋爐泄漏頻繁。垢下腐蝕是造成鍋爐爐管泄漏的重要原因,腐蝕速度快,一般鍋爐運行30000小時左右就容易出現腐蝕穿孔,甚至導致鍋爐因受熱面爐管爆破泄漏,嚴重威脅鍋爐的運行安全。鍋爐的垢下腐蝕又分為堿性腐蝕、酸性腐蝕等幾個類型,不同類型的鍋爐垢下腐蝕機理各不相同,下面我們談談鍋爐垢下腐蝕的機理以及解決方案。
當水垢附著于鍋爐的受熱面后,鍋爐受熱面爐管運行超溫,位于水垢下方水份急劇蒸發,造成爐管會因超溫運行而受損,存在水垢的爐管也容易受到腐蝕,這種腐蝕稱為鍋爐垢下腐蝕,不同類型的鍋爐垢下腐蝕機理各不相同,鍋爐垢下腐蝕又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主要有垢下氧化電化學腐蝕、堿腐蝕、酸腐蝕。
在鍋爐長期運行過程中,因為爐內的水質不達標或者水質太硬,水中會含有大量的鈣、鈉、鎂等元素,這些元素一旦形成沉積,就會在鍋爐爐管內表面形成水垢。因鎂、鈣等物質的可溶性,但在鍋爐運行過程中,這些可溶性物質被加熱轉化成為不可溶性的物資,所以在受熱面形成一層鍋爐垢。
由于鍋爐受熱面結垢,導致爐管導熱系數成倍數下降,鍋爐垢下金屬壁溫較正常運行時要高,當溫度超過鍋爐使用的金屬材料允許溫度時,爐管會因超溫而產生蠕變,強度隨之降低。鍋爐爐管在惡劣的運行工況下,在垢下腐蝕部位開始出現穿孔、鼓包、裂紋,最終導致鍋爐泄漏停爐,嚴重影響鍋爐安穩長周期運行。
我廠老區6臺鍋爐在2017年以及2018年,先后多次因垢下腐蝕造成鍋爐泄漏停爐。
2018年,我廠6#爐因泄漏停爐,經割管檢測,水冷壁管泄漏處位于水冷壁管迎火面中心位置,肉眼可見水冷壁管外表面有裂紋,裂紋長度經游標卡尺測量約16mm。沿水冷壁管鰭片處縱向剖開,水冷壁管迎火面內壁可見有大量疏松狀的垢物,將結垢物沖洗干凈后,發現泄漏處內壁存在一呈鑿槽狀腐蝕坑,腐蝕坑底有明顯水流沖擊形貌,其中心部位即為泄漏處,腐蝕坑內壁覆著黑色腐蝕產物(圖1)。在腐蝕坑周圍進行取樣分析,開展硬度、金相分析,并測量該區域管壁厚度最小為3.12mm,相比正常管壁厚度5.15mm,減薄了2.03mm。

圖1 腐蝕坑內表面
鍋爐在長期運行后,大量的水垢層附著于鍋爐爐管內表面,特別是鍋爐高溫熱負荷區以及水循環不好的區域,并隨著鍋爐運行年限的延長,垢量不斷加厚。爐管的傳熱系數成部降低,爐管也會存在局部超過金屬允許溫度運行,導致金屬材料蠕變的發生。
鍋爐停工時期,內表面可能接觸到空氣,發生電化學腐蝕,腐蝕即便在鍋爐投入運行后,腐蝕因素消除,但可能發生二次腐蝕,形成Fe3O4,當鍋爐再次停運時,鐵銹又被氧化成高價鐵,這樣的過程隨著鍋爐啟停次數增加,金屬的腐蝕損害越烈,隨著金屬表面的氧化物分配不同,在局部區域形成成積垢。經統計6#爐在近4年開停工多達9次,如果在開停工過程中對水冷壁管腐蝕因素考慮不足,可能導致水冷壁管內壁局部區域積垢。
鍋爐爐水水是除氧水、除鹽水,PH值為8.0左右,含有一定的鈉離子,一般運行情況,不會發生堿腐蝕。但垢層下方部分介質在高溫蒸濃作用下,會濃縮成高濃度的堿溶液,高濃度的堿溶液會溶解金屬表面Fe2O3,直接與金屬表面在高溫高壓情況下形成反應,另外,Na2FeO2經過進一步水解使NaOH被還原,并析出氫,反應形成的H2易于在金屬材料的相界、產生微裂紋區域、晶界區域、孔洞區域、及位錯區等內部缺陷區域聚集,同時,其與晶界的C化物反應形成CH4氣體,當集聚的CH4分壓超過材料的屈服強度時,金屬內部產生裂紋,并且隨著反應持續進行,裂紋擴展并形成網狀結構,向外壁持續擴展。
因此,本次泄漏的主要原因就是水冷壁管在小修前,在氫腐蝕的作用下,在內壁形成氫致裂紋,并且已擴展到接近外壁處,使得該水冷壁管有效厚度大大降低,當水冷壁管的有效厚度無法承載介質的作用,會在外壁處擴展形成裂紋并產生泄漏。
垢下腐蝕的對爐管的危害性極大,防止爐管結垢以及結垢后及時進行處理,對爐管運行壽命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新建鍋爐投用前,需要進行鍋爐化學清洗,確保鍋爐爐管內部雜物被清洗干凈,并在鍋爐水側爐管內部形成一層金屬保護膜。在鍋爐投入運行后,需要依據《火力發電廠化學監督導則》,對鍋爐定期開展化學術監督工作。化學分析班組的人員每天必須對鍋爐水、汽質量進行采樣分析,并將分析結果與在線儀表測量值進行對照,當比對存在偏差時,需要及時通知熱工人員進行表計校核,確保在線表計投用率以及準確性。

爐型 汽包鍋爐 直流爐主蒸汽壓力 <5.9MPa 5.9~12.6MPa 12.7~15.6MPa >15.6MPa 垢量g/m2 >600 >400 >300 >250 >200清洗間隔年限a 10~15 7~12 5~10 5~10 5~10
鍋爐在運行期間保證爐水水質在合格范圍內,當汽水質量出現劣化時,應迅速檢查化驗結果的準確性以及取樣的代表性,并綜合分析系統中汽、水質量的變化,迅速開展相關水處理,迅速將爐水水質恢復至合格范圍。
在鍋爐大修時或大修前的最后一次檢修期間,應進行水冷壁割管檢測,測定爐管內部垢量,當爐管管內部垢量超過導則允許范圍時(表1),應安排進行鍋爐化學清洗,將爐管內部的積垢清洗到允許范圍,防止后期因爐管大量結垢造成垢下腐蝕。
在鍋爐停運期間,根據鍋爐停運時長,制定鍋爐停爐保養方案,并組織實施。
因鍋爐未認真開展化學監督造成爐管出現垢下腐蝕,要立即組織對鍋爐進行全面普查,確定垢下腐蝕區域,對該區域爐管進行更換處理,防止垢下腐蝕引起的泄漏發生,在更換爐管后,立即安排進行鍋爐化學清洗。
通過研究鍋爐垢下腐蝕的形成機理,在知道垢下腐蝕對鍋爐爐管的危害后,必須保證鍋爐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重視鍋爐受熱面結垢的預防,從而保證鍋爐長周期安穩運行,避免因垢下腐蝕導致鍋爐泄漏停爐,給企業帶來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