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一、信息化教學能力概念的界定
目前,我國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遺憾的是,對信息化教學能力這一概念的界定,國內并沒有形成共識。比較有代表性的理解有陳麗、李芒,他們認為,教師應該具備八個方面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現代教育理念,開拓精神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不斷掌握新的教學思想、方法、手段,進行創新性教學的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研究能力,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合理使用媒體的能力,學習資源設計和開發的能力。基于這一界定,本研究從農村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所需要的硬件設備、信息化教學的態度、信息化教學設計技能及實施能力三個方面分析。
二、信息化教學現狀
21世紀是信息化發展迅猛的時代,信息技術深深的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教育作為富國強民的關鍵,自然深受信息技術的影響,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我國政府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化在目前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我國教育信息化在幾十年發展基礎上有所進步,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1)農村中學信息化教學的硬件現狀。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及設備配備力度的加強,基礎教育資源建設工作不斷推進,資源數量趨于豐富,資源質量持續提升,我國基礎教育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套有力的教育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但是在現實中,有很多地區的教師還不能順利地達到這一標準。近幾年來,一些大城市開展得如火如茶的翻轉課堂、慕課、微課等形式的網絡平臺式教學,人手一臺的平板或者移動電腦,對于農村中學的孩子們根本不可能實現;再一個就是一些領導對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不能深入到教學一線,對一線教育技術裝備情況不摸底,沒有充分重視,甚至有的知道一些情況,也漠不關心,不積極去解決。
(2)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態度。教師作為信息化教學的最終踐行者,他們對技術的態度以及是否具備教學應用技術的意識,直接決定其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調查顯示:97%的教師認為在教學中應用現代化技術是很重要的,只有3%的教師認為不太重要。99%的教師認為應該掌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認為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是有益的,只有1%的教師認為可有可無。可見,絕大多數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應用抱有積極的態度。
(3)教師掌握信息化教學的情況。我們對于教師上網情況的調查顯示,只有6%的教師表示自己不上網,可見,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有上網習慣,但是只有一半的教師是為了備課。教師教學信息資源的獲取,特別是農村學校仍停留在教科書、專業書籍、報刊雜志、同事交流等階段,而不是通過數字圖書館、搜索引擎等途徑來了解學科的最新發展,其利用網絡促進教學的能力還處在較低的水平。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是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具體表現。據統計:只有7%的教師每節課都使用現代技術,23%的教師每周都使用,41%的教師每學期偶爾使用,21%的教師表示只在上公開課使用,8%的教師表示根本不用。由此可見,大部分教師還不能有效地將信息技術與日常教學活動結合起來。
三、如何改變農村中學教育信息化現狀
(1)端正思想、轉變觀念、提高認識。首先在思想、觀念上轉變,然后提高認識,最終得到應用,它對于解決、推進信息化教育進程至關重要。基層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及相關教育工作者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通過培訓、宣傳、學習,大家要普遍認識到:教育信息化是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基礎,又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2)加大資金投入,完善設施設備,建立良好的信息技術環境。信息化教育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注入,資金注入的確是個叫學校領導頭疼的大難題,尤其是農村貧困地區更為突出。良好的信息素養培養環境是教師主動增強信息素養的外在動力,因此,除了配置足夠的計算機,以供教師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保證局域網及因特網的暢通,還要配備計算機學習軟件、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從而促進農村中學教師在做中學、用中學、向專家學、同行互學的習慣養成,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動機,營造學習、研究、交流的濃厚學術氛圍,加速教師專業化發展步伐。
(3)加強農村中學信息化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適應信息化教育的師資對推進信息化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對農村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已迫在眉睫,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建立完整的培訓體系,設置專門的培訓機構,配置專職培訓人員,建立專門培訓基地。②因地制宜地選擇培訓專題,根據農村教師現有的技能水平和實際要求制定培訓內容。堅持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培訓內容涉及面要廣,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常用教學軟件( flash、? PPT、微課程課件件制作系統等),注重針對性、靈活性和實用性,多采用案例教學,以滿足不同層次教師的需求。③充分發揮各級電教部門和教研部門的優勢,加強對教師信息技術的指導、交流,在交流、研討中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要在年齡、專業、技能、素質等結構上改變目前信息技術隊伍的組成體系,使學校的信息化教育隊伍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為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提供重要的人力資源。④學校應發揮自我優勢,開展校本培訓。充分利用本校教師開展教師培訓,提高每一位教師信息素養,讓他們有能力應用信息技術,使全校有限的信息技術軟件、硬件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教育投入產出比。
(4)建立考核激勵機制,規范管理。①加強領導,周密安排。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把信息化教學納入學校整體工作量化考核中,作為年終考核內容之一。②要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制度。③要加強考核力度,做到有獎有懲。從思想上引起教師們的高度重視,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④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配備專職管理員,其待遇要和其他教學人員看齊。我們要因校制宜地開展好信息化教學的工作。對于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意義,要廣泛宣傳,逐步達到領導重視、群眾理解、師生配合的格局。以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為載體,以教師的智慧為源泉,以學生的素質教育為目標,在廣大農村中學努力推動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整合,創造教育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實現真正的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