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上星期,一位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問我:吳老師,這作文應該怎么樣教學,我無處下手,導致孩子們寫出的作文只有骨頭,沒有肉看到的,就像一顆冬天里的大樹,沒有一點兒生氣,聽到他的話,我把自己多年來在教學中的點滴習作方法寫出來,與其探討。借機也在此與大家共同切磋,希望得到廣大同仁的指導。
一、注重平時積累,從生活中撿起習作的素材
(1)看:要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首先要解決言之無物的問題,為此,要引導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讓學生投入到精彩生活中去,用眼睛隨時隨地拍攝,自然界中那靚麗的風景,用大腦儲存美麗的畫面,觀察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的言談舉止,注意周圍環境中不定時發生的事件,這樣寫起來文章就有無可續。
(2)聽聽是一種獲取信息的重要基本方式,聽老師講課講故事,聽同學們讀課文,回答問題交流討論,聽師生間聲聲間的對話,培養聽的能力養成仔細傾聽對方美妙的語言,從而在大腦中勾畫出動人的場景。
(3)寫同學們把自己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通過大腦的整理,把生活中你認為是無窮樂趣的體會,記錄下來,這不就是寫作的素材嗎?
二、多讀多背豐富習作資源
尤其是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剛剛踏上第二個臺階,語言貧乏無味,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的閱讀和背誦能力,首先,課間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幫助學生品味名篇,欣賞好詞佳句或點評某處描寫的細致之處,當他們的境界達到這一品味時,大腦的中樞神經已經記下了,這精美的篇章,文章有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學習作文不就有話可說了。
其次是交給學生語言表達的方式,有豐富的語言積累,怎樣寫到習作中?這就要只給學生如何寫,是從哪些方面寫人?怎樣寫景狀物等在學生的習作中實現鞏固內化?久而久之,學生便積累了基本的表達技巧。
三、注重練習培養習作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對小學生來說,只有感興趣,孩子們才樂于去做,心情舒暢,情感奔放投入到習作中去。
(1)注重抄寫:第一周年級學生在初寫習作時不會使用標點符號,錯別字比較多,是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在學生們讀完課文后,可以讓學生抄寫優美的句子段落,甚至全篇文章再抄寫實踐中,逐步學會和運用課文中的表達方式方法,同時也為標點符號的使用加深了一層理解句子,自然而然就有進一步的提高錯別字,也逐步消失了。
(2)注重仿寫,先積累后表達,有模仿到創造從量的積累到質的突破,這是語文習作的一般規律,因小學生習作也應該注重仿寫仿寫,從仿詞語到訪句子段落,再到訪篇章,目的是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式,同時也給學生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鋪平了一條小路。
(3)注重譯文多寫在教材中,每一個單元結束后都有習作練習,這個習作練習是從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和重點出發,讓學生練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多種習作的方式,讓學生體驗習作的樂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進行競賽練習,同一個類型文章,讓學生從不同內容進行習作,評出優,同時輔導次的這樣給學生每一個創新提高寫作的機會。
(4)堅持寫日記,讀書筆記,日記和讀書筆記也是習作材料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我們做的是沒有堅持性,持續時段想起來寫一寫,忘記了,就不寫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著力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精神,其次是必須讓學生養成一種認真對待習作的習慣,不能為老師交作業,而應付寫日記,讀書筆記。
四、注重情感功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首先教師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在自然自由快樂的心態中寫作,其次,學生最接近最關心的人是同齡人,同齡人的佳作也并不亞于課本范圍,因此在班上朗讀或張貼優秀作文,這也是一種鼓勵,讓他們從被動心態變成主動,心態輕松快樂地參與到寫作中去。
我覺得習作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也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難點。首先改變了我對習作教學的認識,更加明確了習作教學的目標。其次,我對指導學生習作的環節更明了,先立意,再選材構思,后起草加工。習作的指導我都會在回顧單元課文后,再明確習作要求,確定自己的主題后,然后引導學生進行選材。在課文學習中,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寫作特點,有目的的學習此類文章的寫作方法。這樣學生在進行單元習作時更清楚自己如何做了。
習作是一個長期的問題,我們必須從低年級抓起,采用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發現,讓孩子,在一種快,樂輕松的狀態下進行的,盡情的自由的寫,有創意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