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珊
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教學知識點的呈現,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深化學生對于教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尤其是對于高中化學教學過程而言,課本中的很多知識都能夠在生活中得到體現,很多內容都可以用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或者現象。因此,教師要善于在化學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這不僅有助于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也能夠為知識教學提供推動功效。
一、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一是,教學生活化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生活實際有效結合,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二是,教學生活化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與生活中常見的材料、現象進行實驗探究,在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消化吸收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三是,教學生活化可以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現階段我國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也是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二、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本人在化學教學工作中應用了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教學經驗如下總結。
(1)化學教學與生活現象緊密融合。教師在講解新的化學知識或者開啟新的單元時,可以將一些生活現象融入新的知識中,通過這種融合可以讓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興趣,且不會覺得很陌生,這樣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就能有積極的心態,而不是抱有消極和抵觸的心理。除此之外,在知識總結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列舉一些與知識相關的案例和現象,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存在性,從而對化學課程的好感會明顯增加。如在講解王水的性質時,可以通過故事引入一位女將軍將重量為6.5克的舊金戒指交給木匠加工成一對耳環,該婦女一直站在旁邊監督和指導,但是在最終的稱重環節,金子的質量變成了5.3克,這位婦女對此非常疑惑,找到懂化學知識的人進行詢問,最后得知工匠在制造之前將金子在王水中浸泡,使得一部分金子溶化在王水中,其可以在事后進行收集,從而賺取更多的利潤,通過這個故事的引入,學生對王水的性質有深入的了解,也能在生活的應用中激發學生探究精神。
(2)化學知識與生活經驗相融合。許多人在生活中應用到化學知識,但是由于沒有接受過化學教育,將這些知識歸結到生活經驗中并世代相傳,高中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較多的生活經驗,其對經驗存在疑問和好奇,因此 教師可以將化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化學概念,這樣能激發學生的缺席熱情,在生活中,許多經驗可以拿來深入講解,如人們知道純堿洗污垢還可以發酵饅頭,其中科學道理學生并為指導,教師在講解純堿時,可以先拋出這些生活現象,然后解釋其中的科學道理,讓學生了解生活經驗的奧秘。再比如,當今春暖花開,疫情逐步退卻之際,專家卻強烈要求大家繼續戴口罩,那么口罩為何如此重要?它是有什么化學物質組成的呢?接下來可以以此引出有機物丙烯的性質,供學生討論。
(3)化學實驗課堂生活化?;瘜W課堂涉及很多的實驗,對于實驗課,學生往往帶著期待又好奇的心理,所以實驗生活化更利于學生理解知識和培養其自主動手能力。例如在講授高中必修一課本中《金屬及其化合物》時,當把金屬鈉放在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中,奇異現象激起學生們強烈的探究欲望,再結合鈉保存再裝有煤油和稀硫酸銅溶液的試管中,奇特的現象讓同學們更加激動從而迸發出對化學學習的極大興趣。此時老師的引導很關鍵,對于的事情,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決定學生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索,老師要抓住學生這一心理活動,在教學中設計有趣教學環節,并使之啟發學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例如再過氧化鈉教學時,設計“滴水生火”實驗和“吹氣生火”實驗,并與宇航員,潛水員的供氧相聯系,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4)化學實驗材料生活化。部分高中化學教學是在實驗室中完成的,教師可以在實驗室中完成教學任務,如使用學生生活中較常見的事物作為實驗的材料,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有的時候材料無法直接獲取,可以讓學生獨立制作,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體驗化學生活的緊密聯系。比如在探究膠體的性質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在家帶一杯豆漿,利用紗布做豆腐用普通的材料嘗試不普通的實驗,從而可以引導其做腐竹這樣我們常見的食品,進而可以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讓他們體驗到學有所用的成就感。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教學中使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和現實意義,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加強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加強對生活現象的觀察,把化學知識和生活現象合理的結合 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從而培養出更具實踐探索能力的化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