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懿
摘 要 油菜可以作為蔬菜食用,同時油菜籽還是重要的食用油原料。隨著市場對油菜需求量的增加,油菜栽培技術及油菜高產成為當前種植者關注的重點話題。基于此,簡要概述油菜的特征,探究油菜高效益栽培技術。
關鍵詞 油菜;栽培技術;高效益
中圖分類號:S565.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6.019
油菜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我國油菜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25%以上。我國種植油菜的區域多,且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由于油菜自身的特殊性,在種植過程中,若不重視栽培技術,勢必會影響到種植效益。因此,對油菜高效益栽培技術進行探究。
1 油菜的特征
油菜受溫度影響較大,其適宜生長的溫度為3~22 ℃。
油菜喜好充足的水分,且生長周期較長,在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要求較高。此外,油菜對于各類肥料需求量較大,對微量元素要求較高。例如,油菜若缺乏硼元素,就會出現不結果的現象。油菜對于土壤也有較高要求,這是因為油菜屬于直根系植物,根系較為發達,需要深厚的土層為其提供豐富的有機質、水分及養分,以提升油菜質量、增加油菜籽的含油量[1]。
2 影響油菜高產的主要因素
2.1 管理不當
1)油菜種植密度較高。油菜種植密度過高會阻礙油菜的生長,降低油菜的抵抗力。2)油菜在低溫環境下易受凍害,導致莖部破裂,感染病菌,使油菜病株倒地。3)施肥不合理。土壤中氮磷鉀等元素含量較少,會造成油菜營養失衡。若土壤中缺乏硼肥,易出現油菜歪倒現象,但若氮肥較多,會導致油菜植株生長過旺,進而發生倒伏。
2.2 自然災害影響
1)秋旱。油菜生長過程中,秋季極易干旱,造成播種期延遲,影響出苗率,進而影響油菜產量。2)凍害。在油菜生長期間,低溫凍害會影響油菜的生育期。另外,倒春寒會影響油菜花芽分化,還易導致花蕾脫落,進而影響油菜產量。3)病蟲害。油菜花期低溫多雨,易引發菌核病,影響油菜開花授粉,引發油菜大面積倒伏[2]。
3 油菜高效益栽培技術
3.1 品種選擇與處理
選擇油菜品種,要結合氣候及土壤條件,選擇抗病毒能力強且高產的油菜品種。確定油菜種子后,對其進行有效處理。一般來說,需要日曬1~2 d,每天需要曬足3 h,然后將油菜種子放置在50 ℃的溫水中浸泡約
30 min,再放置于30 ℃的水中浸泡約3 h,晾干以后方可播種。播種過程中,結合油菜種類、氣候及其栽培技術等,確定播種時間,通常以早播為宜。另外,確定適宜的播種量,以每667 m2 0.5 kg為最佳。可采用撒播方式,同時在播種過程中,可加入少量草木灰。播種完成后,可用細土糞覆蓋,厚度不得超過2 cm[3]。
3.2 中耕管理
1)間苗定苗。間苗時間越早越佳,在間苗期間,采用去弱留強的原則對間距進行有效調整。間苗通常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是齊苗,在油菜一片真葉時確保油菜苗整齊;第二次進行間苗的時間是兩片真葉時,確保葉片間不出現搭接現象。一般來說,每667 m2種植3萬株油菜最佳。如果播種量不大,可進行一次間苗,去除弱苗及雜草,促進幼苗生長。2)油菜對水分及肥料的要求較高,應做好追肥及灌溉。若遇到干旱季節,對苗床澆水后再進行播種。出苗后,結合土壤實際情況,在夜間進行澆水。同時,在油菜1~2葉時,可適當稀釋糞便水進行澆灌。在油菜3~4葉后,如果出現延遲生長或發紅的情況,應對其進行追肥。若油菜長勢旺盛,在4~5葉時無需追肥,可進行煉苗處理。油菜栽培前,可添加家肥,且用水將土壤澆透,便于更好地取苗。在栽培時,需測定土壤中的含硼量。花芽分化過程中,根據油菜的長勢情況適當噴灑硼砂水,噴灑量以葉片上不出現下滴的水珠為宜,油菜苗期用液量控制在45 kg左右,如果用液量不足且無明顯效果,則需重新噴灑[4]。
3.3 移栽處理
油菜種植過程中必須施足底肥,且適當增加一定量的磷肥和鉀肥。在增施底肥過程中,主要施用有機肥料,以達到更理想的效果。此外,還要做好密植工作,因播種時間及土壤條件存在差異、選擇的油菜品種不同,其種植密度也存在差異。一般來說,密度應控制在
10 000~12 000株/667m2。移栽是油菜種植的關鍵環節,建議在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開展。移栽種植有利于油菜吸收養分,提高其抗寒能力,保證其順利越冬。值得注意的是,油菜移栽過程中,需要帶有護根土壤。入冬前,油菜進入花芽分化期,油菜的生長情況關系到其能否順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利越冬,并影響產量。大量實踐表明,冬發的油菜苗能夠提升產量,待油菜苗移栽成活后,盡早施用提苗肥,在滿足養分需要的基礎上,提高苗木御寒能力。提苗肥的施用量要占據總肥量的20%,以保證油菜良好生長。
3.4 完善灌溉與排水
油菜灌溉主要是用稀糞水澆濕土壤,通常采用溝灌的形式,若遇到降雨季節,需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田間濕度過大而影響苗木的生長發育。
3.5 病蟲害防治
菌核病與白粉病是油菜生長中的主要病害,可以在油菜的初花與盛花期噴灑40%菌核凈進行防治。對于病毒病,可采取生物處理,同時葉可將大蒜、生姜等研磨后加水制成溶液,對油菜進行噴霧處理,防治病害。
在油菜生長期間,蚜蟲是較為常見的蟲害,會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雖然蚜蟲的體形非常小,但其為害極大。蚜蟲主要分布于油菜的嫩枝葉上,吸食其汁液,從而影響油菜的生長發育。對于蚜蟲,主要使用稀釋過的蚜滿清或者殺蟲劑進行處理[5]。
菜青蟲以啃食油菜的葉片為生,菜青蟲為害嚴重時,油菜葉片會被吃光,導致油菜絕產。對于菜青蟲的防治,主要利用敵百蟲晶體進行處理。
3.6 越冬處理
油菜通常于9月播種,在成熟前會經歷寒冷的冬季,加強凍害防治是提升油菜效益的關鍵。強壯的植株易度過寒季,而較弱的植株難以抵御嚴寒。油菜能否順利越冬會影響到其種植效益,一般通過壅施臘肥幫助油菜防凍。如果油菜出現凍傷,要及時將凍葉清除,同時追加少量的肥料,以達到提升種植效益的目標。
4 結語
油菜是營養豐富的菜品,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在油菜種植過程中,采取合理的栽培技術,促進油菜高產,能有效提升其種植效益。通過探究油菜高效益栽培技術,能夠為相關行業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韋洪昭.試析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7(13):53.
[2] 楊桂華.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措施探討[J].農家科技,2018(11):134.
[3] 胡靜云,陳天平.油菜栽培技術及如何提高種植效益[J].新農村:黑龍江,2017(33):65.
[4] 李建廠,李永紅,張振蘭,等.不同栽培措施和藥劑對油菜莖象甲防治效果及對油菜的影響[J].植物保護,2018,44(06):218-222.
[5] 陳文炬.油菜栽培技術[J].農家科技,2020(12):2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