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霞
摘 要 林區森林防火工作一直是相關部門和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基于此,以甘肅省南部地區為例,論述了甘南地區林區防火的基本現狀,分別從防火任務重、防火設備有待加強、防火隊伍有待強化等方面分析了當前該地區防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從預警、檢測、防護、宣傳等方面給出針對性應對策略。
關鍵詞 森林防火;預警系統;監測瞭望;甘南地區
中圖分類號:S762.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6.051
1 甘南地區林區防火現狀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黃土高原西部過度地段,境內草原廣闊。森林火災是由多種因素引發的一種突發性自然災害,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很難進行有效的控制[1]。森林草原火災具有突發性和難以預見性,甘南林區森林、草原和農田交錯分布,一旦發生火災,火情將會極其猛烈,加之山大溝深,導致及時撲救火災困難極大。作為合作市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坐落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合作市森林消防大隊主要擔負森林防火滅火任務,同時承擔著地震災害救援、抗洪搶險等多樣化應急救援任務[2]。合作市防火期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5月1日,防火期內火災隱患多,森林火險等級高,防火形勢不容樂觀。因此,探討甘南森林草原防火對策十分必要。
2 甘南地區林區防火中存在的問題
2.1 森林草原防火任務重,林火撲救難度大
1)甘南林區相對偏遠,地勢險要,水資源相對匱乏。林區的道路交通設施相對落后,一些防火物資很難及時運送到火災現場。在暴雨天氣,林區很容易出現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不僅嚴重威脅著林區人員的生命健康,也加劇了林區火災物質運送的難度。尤其在冰雪及惡劣的天氣,防火道路根本無法使用。2)目前實施的天然林保護與封山育林等工程,導致枯葉散落增多,嚴重加劇了火勢,增加了火情撲救難度。3)全球氣候變暖增加了火險的等級。
2.2 森林草原防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目前,甘南地區林區從事防火的人員數量較少,年齡也相對較大,他們對防火知識、撲救技能以及自救等方面缺乏足夠的了解,整體的防火能力也相對比較薄弱。其中,指揮人員的組織指揮能力欠缺,一些防火的裝配和物資比較匱乏,在森林撲救工作中很難形成高水平的作戰能力;再加上目前林區上山的路口以及進山旅游的人員較多,很難在每個路口設置臨時性防火檢查站,對入林人員的管理相對混亂[3]。森林火災是一項突發性、毀滅性較強的自然災害,一旦發生火情后必須要啟動有效的防控機制,快速撲滅火源,減少損害。所以,目前甘南林區應強化森林防火隊伍建設,提高森林防火作戰能力和水平。
2.3 監測手段與撲救指揮裝備落后
國有林區雖然建立了瞭望臺,但多數較為簡易且覆蓋面小,能觀看到的范圍有限,存在大量的盲區和死角。部分林區林火監測主要靠護林人員蹲守山頂守候觀測,林火監測的設施設備落后,遠遠達不到護林防火的要求[4]。甘南地區森林撲救指揮系統綜合控制能力弱,缺乏救火設備。部分林區目前沒有一輛護林防火專用指揮車,交通工具空缺,撲火機具陳舊老化,撲救火災基本靠人海戰術。因此,從人員到裝備、從數量到質量等方面綜合分析,均不具備撲救較大森林火災的能力[5]。
3 甘南地區林區防火對策
3.1 建立林火預警系統
在推進森林防火工作過程中,應充分借助當代先進的技術,在省級以上防火指揮部設立計算機檢測系統,通過與氣象衛星進行通信,實時獲取最新的天氣動態數據,更好更精準地掌握天氣狀態,隨時做好森林防火預警部署工作,實現對森林以及火情進行全方面有效的把控。尤其對于森林火情較為重要的阻隔帶——道路更應該加強重視,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建立通暢的道路體系,確保防火物資能夠及時順利地運送到現場,提高森立防火防護能力。特別對于一些比較閉塞的森林,更要從長遠角度來規劃。
3.2 建立生物防火林帶
生物防火帶在防火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阻隔火源,減少火災的影響。相對其他防火方案,生物防火帶具有更高的效能和經濟生態效益等優勢。因此,在進行防火工作規劃時應重視生物防火林帶的建設。例如,可以建設闊葉防火樹種和經濟果木林帶,也可以建設混合樹種林帶,這種不僅可以有效防火,也能夠有效優化森林樹種結構,減少病蟲害。又如,在原來設置防火線的山脊上栽種不易燃燒的樹種,如水曲柳、槭樹、忍冬、衛矛、紅瑞木及刺五加等,以此形成堅固的防火林帶,這種不僅可以提高森林的覆蓋率,增強防火能力,而且也可以鞏固土地,減少土地流失。在一些行政區和森林權界限處,可以栽種防火樹種形成防火屏障,在清晰界定地區的基礎上可以有效提高森林防火等級和能力,充分保障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有助于穩定社會秩序,推進國家長治久安。
3.3 林火監測瞭望
森林火災具有不確定性,林火監測主要從預防的角度出發,對于森林的狀況實行動態監測,以便第一時間發現火情,從而快速啟動防火應急方案,防止火災擴大,減小災情影響。目前,森林火災監測一般主要有地面巡護、瞭望臺定點觀測、航空巡護和衛星監測4種方式,主要由護林員、森林警察等專門的人員負責和執行這項工作。1)地面巡護人員每天主要對森林進行巡視,宣傳防火知識,提高人們的防火意識,同時檢查并禁止一些非法人員入林,落實響應的防火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一旦發現火情應立即上報相關部門啟動救火方案實施撲救。2)瞭望臺定點觀測主要通過高處的一些固定的瞭望位置點進行觀察,一旦發現火情可以很容易找到火場位置,及時上報相關部門組織撲救。這種林火監測方式目前應用相對較廣,我國很多林區基本上都采用這種方式進行防火。3)航空巡護主要借助飛機在林區上空巡邏,快速發現火情并上報[6]。4)應用氣象衛星林火監測相對更為精準,也能夠更為及時地發現火情,在林火發現前以及后期對林火蔓延等火勢情況分析等方面具有較大的作用,能夠有效估算火災范圍、損失以及對后期植被再生、森林火險等級預報、森立資源等進行監測。
3.4 林火預報
在林火管理工作中,林火預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測定相應氣象因子、人為因素和可燃物含水率等對地區的火險狀況進行預測,能夠有效增強森林防火能力,提高森林防火等級,維護生態系統健康穩定的發展。森林火災的發生與氣象狀況直接相關,每天的氣溫、風、降水等自然天氣直接影響著森林的火險狀況,林火預報應涉及更全面的天氣因素,經過對相關數值進行實測后發布火險等級,以此形成相應的防火預警機制,有效保護森林,推進自然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發展。
3.5 防火宣傳
森林火災作為一種自然災害,大多數都是人為造成的,人們開墾土地、焚燒秸稈、在森林中抽煙、清明掃墓燒紙等生產和生活行為將直接誘發火災。因此,火災防控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防火知識的宣傳和教育。要充分利用各大媒體以及輿論的力量宣傳森林防火知識,也可以做一些宣傳標語或設置宣傳欄等宣傳森林防火法規和政策,增強人們對于火災的認識,提高人們的重視程度,不斷規范自己日常的生產生活行為,真正承擔起保護森林和自然環境的責任。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森林防火的管控力度,充分履行好林業部門的職責,在防火季節對于入林人員進行嚴格管理,落實好入林人員信息登記和防火手續辦理工作。相關部門應自上而下地組織開展森林防火教育工作,開展宣傳教育活動,通過講述一些典型的案例提高全民防火意識,為森林的安全發展、生態環境以及經濟的良性運行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邵明才,徐兆田,曲麗紅,等.鄉鎮森林防火問題策略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6(18):19-21.
[2] 夏科,王華虎.桐梓縣花秋林場森林防火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14(11):116-117.
[3] 胡小英.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及應對策略探析[J].科技風,2015(16):272.
[4] 陳森.淺談海豐縣森林防火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森林防火,2015(02):13-14.
[5] 李世友,鄭艷瓊,明亮,等.城市消防研究與管理方法對森林防火的借鑒作用[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7(04):103.
[6] 李春林,齊懷琴,王崇.紅外成像林火監測報警車載指揮系統的研究[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16(11):21-2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