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艷 強嬌嬌 向國川
摘 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增強了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村人才回流的必要性,為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村人才回流提供了機遇,增加了優秀人才返回川東北革命老區的農村并作出貢獻的可能性?;诖?,以川東北革命老區為例,從加強黨的領導、健全制度保障、搭建人才回流平臺、加大科技教育投資、共享和發展人才信息資源5個方面開拓人才回流的路徑,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在川東北革命老區的農村生根發芽并順利實施。
關鍵詞 鄉村振興戰略;農村;人才回流;路徑;川東北革命老區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6.077
1 人才及人才回流的概念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1]。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識、技能和思想道德品質基礎和素養,愿意并能夠為農村發展作出貢獻,也能夠為社會所認可的勞動者。
人才回流在流動方向上是一種與人才外流相反的人才流動現象,多指流失在其他地方的科學技術等人才受到一定因素的誘導在一段時間后重新原培養地[2]。人才作為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其回流對于區域性的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而農村人才的回流也是農村全面發展的推動因素。本文所探討的人才回流既包括國內和國外的人才回到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村,也包括多種形式的人才回流,可以是人才個體的流動,也可以是知識和智慧的流動?;亓鞯娜瞬艑τ诹魅氲貋砭哂袕姶蟮耐苿恿Γ梢源龠M川東北革命老區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及農村振興的步伐。
2 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為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村人才回流提供機遇
2017年黨的十九大作出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部署之后,于2018年分別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出了總體部署。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村人才回流提供了良機。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川東北革命老區的農村生活條件在脫貧攻堅戰下大大改善,再加上本身所具有的資源優勢和宜居的自然環境,如農村房屋改造、道路修建、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本地豐富的紅色文化和適宜多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生長的自然條件以及此地適宜居住和生活的自然環境等,都為青年人才創業提供了優越條件。國家發展政策的傾斜、鄉村振興戰略等為人才回流提供了政策保障。國家除了在發展戰略上偏向革命老區和農村外,還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人才引進的政策措施。同時,鄉村振興可以擴大企業和投資者在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村的發展空間。在鄉村振興的大環境下,農村全面振興中的任何一個領域都有其獨特的發展潛力和空間,而且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企業和投資者有強大的政治保障。川東北革命老區的農村土著民外出打工也是迫于生計和有志靠自己奮斗脫貧的人們,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能夠將農村打造成人們不出遠門就能致富并且過上美好生活的地方,使得人們樂意返回原籍地。
3 鄉村振興戰略下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村人才回流路徑
3.1 加強黨的領導
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3],人才回流同樣需要黨的堅強領導。加強黨的領導是鄉村振興和人才回流能夠成功的關鍵,因而加強黨組織對人才回流的政治、制度、思想、組織和紀律等方面的領導就顯得尤為重要。1)要提升黨在農村各種組織中的威信和影響,做好人才回流的服務工作。2)各級黨組織要大力宣傳鄉村振興戰略及其意義以及人才回流的優惠政策,有組織有紀律地做好對優秀人才的思想引導。
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優化整體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吸收本村的致富能人、當地大學畢業生、本土復原退伍軍人及外出務工經商者,這些人一定程度上是知識和技能的先鋒,走在致富路的前端。如果這些人加入農村基層黨組織,能夠增強黨的力量和壯大組織隊伍,這也是一股人才的回流方式。與此同時,建立村級干部的儲備隊伍,以此調動外出人才回流的積極性,也可以回流一部分人才。
各鄉鎮要根據各自的優勢和具體情況制定可行的鄉村振興的宣傳方案和執行計劃方案,大力宣傳鄉村振興,讓人們能夠切實認識到鄉村振興的力量及意義所在,也要讓人們認識到鄉村振興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宣傳方式要充分利用各級媒介,同時加強利用其他省市區的宣傳媒介,擴大宣傳面,讓廣大外流人才都能夠知曉。另外,各級黨組織領導特別是縣級黨組織的領導在深入了解本地區的人才結構和人才外流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外流的優秀人才作宣傳引導,說服一部分人才回流。
3.2 健全制度保障
3.2.1 實施優秀人才薪酬激勵機制
基于大部分外流人才外出尋求高薪職位的現狀,川東北革命老區的農村可以成立人才發展基金,專門用于吸引高層次優秀人才回流,針對特別人才制定特別津貼,完善人才生存發展的環境,解決后顧之憂。比如,解決子女的教育問題和配偶的工作問題,住房購買的優惠問題,醫療保障的問題等一系列生存發展的優惠政策。同時,健全人才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評價標準和合理有序的評價體系,打破重學歷和資歷、輕能力和業績的傳統評價標準,建立知識、能力、品德、業績“四位一體”的綜合評價體系,使人才評價政策能夠與時俱進地得到更新。
3.2.2 健全選人用人機制
1)對已有的選拔聘用制度進行修改完善,勇于打破傳統用人制度,大膽啟用創新型優秀人才。2)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選人用人機制。使人才得到合理利用和配置,優化人力資源結構,避免造成人才的浪費,進而生成充滿生機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
3.2.3 完善人才流動制度
川東北革命老區的各級政府要在國家人才政策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實施適宜的優惠政策和人才流動管理方法,讓回流人才切實感受到從中央到地方對他們的重視。
3.3 搭建人才回流平臺
3.3.1 提高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業產業化經營
1)在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村成立聯合社,可以成立食用菌專業聯合社、獼猴桃專業聯合社、中藥材專業聯合社等。通過成立農民專業聯合社可以使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形成農業產業化經營。2)依托本地的特色農產品優勢,打造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打造出在國內外市場中有名氣的國際化知名農產品品牌,推動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業產業化經營走向國際。3)加大特色旅游業的發展力度。憑借當地農村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農業資源,在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礎上,實現農作物集中種植,并和自然風光相結合為特色的觀光旅游奠定基礎,再加上本地區的革命文化遺址,為旅游業充實了人文因素。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反哺農業,促進農業的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旅游業的發展促進人才結構的優化,為人才回流提供經濟基礎。
3.3.2 優化人文環境
和諧的人文環境是人才自主選擇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村的關鍵,農村的傳統觀念需要與時俱進地作出改變?,F在是市場經濟,與傳統的集體經濟體制大有不同,傳統那些“鐵飯碗”“學而優則仕”“做官體面”的觀念給有意愿回流的大學畢業生、創業青年帶來了無形的心理壓力和輿論壓力,所以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學的人文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
3.4 加大科技教育投資
3.4.1 加大科技投資,拓寬人才回流路徑
1)加大對農產品的科學研發,可以加大高質量、無公害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強對科研人才的需求。2)引進農村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物流科技,可以增強農村生活的便利性及其與外界的溝通交流,無疑也能夠吸引人才的回流。
3.4.2 加大教育投資,奠定人才回流基礎
落后的教育是農村發展的瓶頸。加大對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村的教育投資,提高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村人口的整體文化水平,使當地的學齡兒童不出村就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吸引更多人才回流的基礎。
3.4.3 加大回流人才的科研教育投資
回流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知識技能,有發展的需要。如果不能夠改變當地的軟環境就無法吸引人才回流,如果不提供人才發展的資本和空間,也將留不住人才。因此,加大回流人才的科研教育投資十分必要。
3.4.4 優化后備人才的培訓
在完善健全的人才培訓體系和堅實的培訓硬軟件的基礎上,緊跟時代潮流和市場導向,加大鄉村振興人才的培訓,讓人才有“充電”的機會,為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村的發展不斷“造血”。
3.5 共享和發展人才信息資源
建立川東北革命老區人才信息中心,并共享出人才信息,以便于各級政府掌握本地區的人才狀況,能夠進一步對本地區的人才質量、流動狀況、人才市場供求情況作出科學準確的分析判斷,為農村人才培養開發和回流提供決策依據。
構建多元的人才監管監督體系,依托信息技術,將人才的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當地市場與遠程市場結合起來,擴大人才市場的輻射范圍。建立以川東北革命老區自身實際情況為支撐的信息技術體系和與國家人才信息庫接軌的人才網絡以及監測人才流動的信息系統。
4 結語
川東北革命老區的農村要吸引人才回流,就必須建立現代化的人才信息體系,堅持黨的領導,以市場為導向,以制度為保障,建立信息化的人才回流高速通道,才能夠促進川東北革命老區農村的振興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
[2] 梁華康.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背景下人才回流問題研究[D].西安:陜西科技大學,2014:6.
[3] 魏玉棟.鄉村振興戰略與美麗鄉村建設[J].中共黨史研究,2018(03):14-18.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