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 任朝輝 廖衛琴 周安韋



摘 要: ‘驕陽6號是以‘ZHS2為母本,‘ZHA1為父本雜交育成的辣椒新品種。在遵義地區采用起壟覆膜種植,早春茬栽培全生育期約為197 d,為早熟品種。株高83.57 cm,株幅61.44 cm,分枝次數為8.99次,植株生長強勁,莖稈粗壯,株幅開張,分枝較多,葉卵圓形。單株結果134.67個、單果鮮質量6.57 g、果長8.23 cm、果寬1.13 cm、果柄長2.55 cm,嫩果綠色,老熟果深紅色,自然環境下,晾干速度快、易于干制。平均667 m2產鮮椒1 277.96 kg,折算干椒319.49 kg,產量高,抗性強。辣椒品質好,脂肪質量分數為0.45 g·100 g-1,辣椒素質量分數為481 mg·kg-1,維生素C質量分數為226 mg·100 g-1。適宜在貴州、云南、湖南、湖北等省春季種植。2019年12月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辣椒(2019)520567。
關鍵詞: 辣椒; 新品種; ‘驕陽6號; 雜交1代
中圖分類號: S642.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673-2871(2021)02-078-04
Breeding of a new pod pepper variety ‘Jiaoyang No. 6
TIAN Hao, REN Chaohui, LIAO Weiqin, ZHOU Anwei
(Zunyi Acada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unyi 5360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 ‘Jiaoyang No. 6 is a new hybrid pod pepper developed by crossing ‘ZHS2 as female parent and ‘ZHA1 as male parent. Ridged and mulched planting is adopted in Zunyi region, and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early spring cultivation is about 197 days, which is an early-maturing variety. The average plant height is 83.57 cm, the plant width is 61.44 cm, it can branches for 8.99 times, the plant grows vigorously, the stalk is strong, the plant width is open, and the leaves are oval. It grows 134.67 fruits per plant from green to red, 8.23 cm in length, 1.13 cm in diameter, 2.55 cm of fruit stalk length, 6.57 g per fresh fruit. It is easy to dry with fast drying speed under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yield is high, the average output of fresh pepper is 1 277.96 kg per 667 m2, which is equivalent to 319.49 kg per 667 m2 of dry pepper. It has strong resistance and good quality, with the fat content of 0.45 g·100 g-1, capsaicin content of 481 mg·kg-1, and vitamin C content of 226 mg·100 g-1. It is suitable for spring cultiv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Yunnan province, Hunan province, Hubei province and other areas.
Key words: Pepper; New variety; ‘Jiaoyang No. 6; F1 hybrid
1 育種目標
辣椒(Capsicum annuum L.)為茄科辣椒屬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中南美洲,大約在16世紀后期傳入中國[1-2]。辣椒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年種植面積達133萬hm2,占世界辣椒種植面積的35%,現已成為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蔬菜作物[3-5]。2018年,遵義朝天椒成功獲得“貴州省遵義市特產”稱號和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是遵義特色優勢產業[6-7]。目前,遵義朝天椒品種選育長期處于常規種和兩系雜交種選育階段,在三系雜交選育方面一直止步不前,導致品種基礎科技含量不高,制約了辣椒產業的跨越式發展[8]。在品種選育過程中,既要保留地方品種的傳統特色,又對缺陷性狀進行必要改良,最終實現保持系、不育系、恢復系的配套,是推動遵義朝天椒品種選育取得突破的關鍵。遵義市農科院經多年選育試驗,最終選育出了遵義朝天椒第一個三系配套的新品種‘驕陽6號。
2 選育過程
2.1 親本來源及特征
2.1.1 不育系‘ZHS2和保持系‘ZHC2的選育 2007年從‘遵椒2號(地方品種)中發現不育株,利用周邊植株與其“一對一”雜交,后代繼續雜交純化,2009年育成了細胞核不育系‘74-1。2009年,在‘遵椒2號中發現變異單株,在后代中選擇優良單株,純化5代后穩定,2011年形成新品系‘ZL2-7。2012年利用‘ZL2-7與不育系‘74-1雜交,F1代表現100%不育。繼續利用‘ZL2-7作為輪回親本,回交5代,2014年育成穩定的核質互作不育系‘ZHS2,并將‘ZL2-7命名為保持系‘ZHC2。其中,不育系‘ZHS2株型緊湊,分枝較多,長勢強旺,株高85 cm,株幅65 cm。葉片卵圓形、綠色、中等大小。果實指形,青果綠色,老熟果紅色。單果鮮質量7 g,果長9 cm,果寬1.5 cm;單株坐果多,連續坐果性好;抗病抗逆性強。
2.1.2 恢復系‘ZHA1的選育 2012年從‘遵辣1號(地方品種)種植田中選擇產量高的單株,套袋隔離,共選擇500個株,形成500個株系。經5代套袋純化,并不斷淘汰,2014年育成了自交系‘ZL1-10。后利用‘ZL1-10與多個不育系(包括不育系‘ZHS2)測配,發現后代全可育,2015年將自交系‘ZL1-10命名為恢復系‘ZHA1。該株系具有如下特征:株高80 cm,株幅52 cm,花瓣白色,青果黃綠色,成熟果為鮮紅色。果實單生直立向上,果表光滑,小羊角形。單果鮮質量6.1 g,果長7 cm,果寬1.1 cm。單株掛果數130個。
2.2 選育經過
2015年夏季,以‘ZHS2作為母本,利用其他純合材料作為父本,配制158個組合。2015年冬季在海南鑒定發現,組合‘ZHS2×ZHA1表現最好,產量高,香味濃,果實指形,對疫病、青枯病、病毒病有一定抗性。2016—2017年開展了品種比較試驗,于貴州省7個較重要的辣椒種植區開展區域試驗,同期開展生產示范。目前已在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播州區、鳳岡縣、務川縣等地推廣種植,推廣面積超過1 500 hm2。2019年12月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注冊登記名稱為‘驕陽6號,登記號為GPD辣椒(2019)520567。
3 試驗結果
3.1 品種比較試驗
2016—2017年連續2 a在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辣椒研究所試驗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隨機區組排列,選取‘遵辣6號(CK)作為對照品種。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設置小區面積為7.2 m2,3次重復。采用漂浮育苗,露地起小高壟覆銀黑色地膜栽培,行距0.65 m,株距0.35 m,單株雙行定植,田間栽培管理措施同當地常規栽培。每年3月上旬播種,5月上旬定植,8月中下旬初次采收,9月中下旬采收結束。試驗結果(表1)表明:‘驕陽6號綜合性狀優良,外觀商品性好,大果型,果色紅亮,表面光滑亮澤。此外,‘驕陽6號667 m2產量連續2 a 顯著高于對照;2016年‘驕陽6號667 m2產量為1 326.38 kg,比對照增產23.01%;2017年‘驕陽6號667 m2產量為1 157.98 kg,比對照增產20.29%;‘驕陽6號2 a平均667 m2產量為1 242.18 kg,比對照平均增產21.73%,差異均達顯著水平。‘驕陽6號綜合表現出較好的適應性、豐產性和商品性。
[注] *表示與對照在0.05水平差異顯著,后同。
3.2 區域試驗
2016—2017年春分別在貴州省7個辣椒主產區開展區域試驗。試驗點分別是遵義市播州區新民鎮、畢節市金沙縣茶園鎮、遵義市鳳岡縣琊川鎮、銅仁市德江縣煎茶鎮、黔南州平塘縣掌布鄉、黔南州長順縣廣順鎮、貴陽市修文縣六桶鎮,對照品種為‘遵辣6號。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為30 m2,3次重復。采用漂浮育苗,露地起小高壟覆銀黑色地膜栽培,單株雙行定植。試驗結果表明,2016年和2017年‘驕陽6號在7個試驗點全部增產,2 a平均667 m2產量為1 277.96 kg,比對照‘遵辣6號平均增產23.14%,均顯著高于對照(表2)。
3.3 生產示范
2016—2018年春,‘驕陽6號在貴州省遵義市,黔東南州黎平縣、黃平縣,黔西南州貞豐縣,銅仁市沿河縣,黔南州福泉縣,安順市紫云縣,云南省保山市、湖南省湘西縣、湖北省利川市開展生產示范推廣,試點面積18.67~133.34 hm2,總計種植面積748.67 hm2。各地生產示范結果表明,普遍表現出早熟,商品性好,大果型朝天椒,易采摘。平均667 m2干椒產量為318 kg,最高產量為在湖南省湘西縣,667 m2干椒產量達352 kg;最低產量為在貴州省黔西南貞豐縣,667 m2干椒產量為294 kg,超過300 kg區域為90.91%。‘驕陽6號生產示范表現出穩定的豐產性(表3)。
3.4 抗逆性
2016—2017年在區域試驗中同時開展抗逆性鑒定試驗,采用全生育期內調查抗逆性和發病率,結果表明:2016年‘驕陽6號7個試點抗倒性、耐旱性和耐漬性分別鑒定為6強1中、5強2中和6強1中,田間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和疫病的感病率分別為0.18%、1.15%、0.25%和1.05%,分別比對照品種低2.09、3.12、0.96、0.23個百分點。2017年,‘驕陽6號在7個試點抗倒性、耐旱性和耐漬性分別鑒定為6強1中、5強2中和5強2中。田間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和疫病的感病率分別為0.32%、1.17%、1.34%和1.05%,分別比對照品種低1.76、2.56、0.90、1.16個百分點(表4)。‘驕陽6號的綜合抗性與‘遵辣6號相比,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
3.5 品質性狀
2018年經遵義市精科信檢測有限公司進行品質指標檢測,‘驕陽6號脂肪質量分數為0.45 g·100 g-1,辣椒素質量分數為481 mg·kg-1,維生素C質量分數為226 mg·100 g-1,各項指標都在遵義市朝天椒品質范圍內,具有遵義朝天椒的傳統特色。
4 品種特征特性
‘驕陽6號屬早熟,干、鮮兩用型辣椒。植株生長強勁,莖稈粗壯,株高83.57 cm、株幅61.44 cm,分枝次數為8.99次;分枝較多,葉卵圓形,葉色深綠,花瓣白色;單株結果134.67個、單果鮮質量6.57 g、果長8.23 cm、果寬1.13 cm、果柄長2.55 cm;果實單生向上,果面光滑,小指形,青果綠色,老熟果深紅色;果實辣味中等、品質佳、商品性好,抗病性強,容易采摘。適宜在貴州省遵義市、安順市、黔東南州、黔西南州、黔南州、銅仁市,以及湖北省利川市、云南省保山市、湖南省湘西縣夏季種植,667 m2干椒產量在300~350 kg(見彩插4)。
5 栽培技術要點
貴州地區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播種,選擇漂浮穴盤育苗為好,育苗苗齡50~70 d。苗期防治猝倒病和灰霉病。選擇排水通暢、不易水漬的高塝田、高塝土栽培,切記不可選擇易積水的丘塊。高廂起壟、地膜覆蓋、深挖田塊十字溝和四邊溝,起壟前667 m2施復合肥100 kg、有機肥500 kg作基肥[9]。4月下旬至5月中旬定植。單株定植,移栽行距60 cm,株距35~40 cm,667 m2栽苗2 500~3 000株。移栽時應澆定根水,定根水用清水對防治根腐病和地下害蟲的農藥。定植緩苗后(一般7 d),667 m2用清糞水對5~10 kg尿素施提苗肥;移栽后20~25 d進入初花期,667 m2用清糞水對5~10 kg尿素、5~10 kg普通過磷酸鈣施坐果肥。一般施用坐果肥2~3次,隔15 d施1次。大田期及時防治辣椒疫病、青枯病、病毒病、蚜蟲、煙青蟲、棉鈴蟲和鼠害等[10]。果實紅熟后及時采摘。作鮮椒用,3~5 d采收1次;作干椒用,5~8 d采收1次,及時運往烘干廠機械快速烘干。
參考文獻
[1] 周清華,張海斌,楊連勇,等.我國辣椒種質資源研究進展[J].中國種業,2011(1): 14-16.
[2] WAHYUNI Y,BALLESTER A R,TIKUNOV Y,et al.Metabolomics and molecular marker analysis to explore pepper(Capsicum sp.) biodiversity[J]. Metabolomics,2013,9(1): 130-144.
[3] 王祥鑫.設施辣椒產業化現狀及發展建議[J].中國果菜,2020,40(5): 115-117.
[4] 彭詩云,謝挺,羅燚,等.遵義市辣椒產業現狀及發展戰略[J].辣椒雜志,2017,15(3): 33-36.
[5] 黃任中,黃啟中,呂中華,等.我國干制辣椒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蔬菜,2015(2): 9-11.
[6] 徐光華.做大做強辣椒產業 助推鄉村經濟振興:徐光華委員代表政協遵義市委員會發言[J].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4): 12-13.
[7] 毛東,梁合榮,胡建宗,等.遵義市辣椒生產可持續發展探析[J].長江蔬菜,2015(10): 74-76.
[8] 田浩,令狐昌英,余常水.遵義市辣椒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南方農業,2013(1): 22-23.
[9] 田浩,令狐昌英,余常水,等.遵辣6號的特征特性及配套高效栽培技術[J].種子,2012(2): 99-101.
[10] 田浩,耿廣東,張紹剛,等.遵義朝天椒新品種遵辣8號的選育[J].種子,2016,35(9): 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