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海 李巖


摘 要 以福建省福州地區歷史氣象資料為基礎數據,對區域自動氣象觀測站氣溫進行時間序列延長,入選因子為常規要素。結合周邊氣象臺站及區域自動氣象觀測站氣象觀測數據,統計各站點油菜花適宜開花溫度界限(80%保證率),建立其與地理因子的數學關系模型,并根據油菜適宜花期(80%保證率)時空分布特征,制作油菜適宜花期專題農業氣候區劃圖。
關鍵詞 油菜;適宜花期;農業氣象指標;地形氣候;福建省福州市
中圖分類號:S565.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6.087
油菜是一種油料經濟作物,因在開花后會形成一片片金黃色,成為了一道亮麗風景線。油菜花海旅游已成為發展鄉村旅游、建設美麗鄉村的一個新契機。我國許多地方都開始大面積種植油菜花,借油菜花的發展趨勢,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觀賞油菜花海也成為現在人們追求自然、回歸原生態的熱門旅游項目之一[1]。
目前,福建省福州市南江濱堤外公園種植了4萬平方米左右的觀賞油菜花。福州市下轄縣(市)閩侯縣白沙鎮梧桐下、閩侯縣白沙鎮新坡村、永泰縣葛嶺鎮葛嶺村等地也種植了面積較大的觀賞油菜花。每當成片的油菜花盛開時,會吸引諸多游人前來觀賞,油菜花種植目前已成為福州市新開發的旅游觀光資源。但當下福州市油菜花的種植時間和種植品種較單一,花期大體接近,均在2—3月,觀花時間較短,只有30 d左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福州市屬丘陵山區,地形復雜,立體氣候差異顯著,利用復雜多樣的地形氣候,合理進行油菜花品種和播期布局,錯開油菜開花期,延長觀賞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觀光農業發展。
1 數據來源與分析方法
1.1 數據來源
以福州地區本站歷史氣象資料(198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計30年)以及野外落地區域自動氣象站觀測數據(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計,共計4年)為基礎數據。
1.2 野外落地區域自動氣象觀測站氣溫的時間序列延長
由于野外落地自動氣象站觀測數據時間較短(僅4年),為了便于氣候要素的統計,需延長氣象觀測要素的時間序列至附近氣象臺站等長(30年)。選取野外區域自動氣象站(落地站)20個站點,計算日平均氣溫,剔除異常和缺漏數據;計算與當地縣(市、區)氣象臺站(本站)相對應時次的日平均氣溫差值;以日平均氣溫差值與當地縣(市、區)氣象臺站(本站)的常規氣象觀測要素進行統計分析,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方程;以當地縣(市、區)氣象臺站(本站)歷年氣象觀測數據為基礎數據,計算與本站等長時間序列的野外區域自動氣象站逐日平均氣溫差值,生成野外區域自動氣象站等長時間序列的逐日平均氣溫。
1.3 統計分析油菜花適宜開花氣溫的時空分布特征
采用“偏差法”計算野外區域自動氣象站(落地站)界限溫度(10 ℃和22 ℃)的起止日期(80%保證率)[2]。結合周邊氣象臺站及區域自動氣象觀測站氣象觀測數據,統計各站點油菜花適宜開花溫度界限(80%保證率),建立其與地理因子的數學關系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制作油菜花適宜花期專題農業氣候區劃圖。
2 結果分析
2.1 油菜開花的適宜溫度指標
油菜開花的最適宜溫度為14~18 ℃,低于10 ℃或高于22 ℃開花數顯著減少,5 ℃以下多不開花,0 ℃或以下易導致花朵大量脫離,并出現分段結莢現象。當溫度高于30 ℃時雖可開花,但花朵結實不良[3]。由此,確定油菜適宜開花的下限溫度為10 ℃,上限溫度為22 ℃。將冬末春初氣溫穩定通過10 ℃界限溫度(80%保證率)作為適宜油菜開花始期溫度指標,將春季氣溫穩定通過
22 ℃界限溫度(80%保證率)作為適宜油菜開花末期溫度指標。
2.2 統計回歸數學模型
界限溫度的起始日期減去1月1日生成其時間序數,由此建立了界限溫度起止日期的時間序數與相應站點的經度、緯度、海拔的統計回歸數學模型。10 ℃界限溫度起始日期時間序數與地理因子的關系模型為:Y=10.077X1-15.047X2+0.078X3-754.381,Y為日期時間序數,X1為經度,X2為緯度,X3為海拔(下同)。模型的復相關系數R=0.677,F=16.768,F0.01=4.72,通過信度為0.01的F檢驗。22 ℃界限溫度起始日期時間序數與地理因子的關系模型為:Y=22.076X1-3.088X2+0.054X3-2422.05,Y為日期時間序數,X1為經度,X2為維度,X3為海拔高度(下同)。模型的復相關系數R=0.455,F=6.671,F0.01=4.72,通過信度為0.01的F檢驗。
2.3 福州市油菜適宜開花起止日期空間分布
利用建立的界限溫度起止日期的時間序數與相應站點的經度、維度、海拔的統計回歸數學模型,利用GIS制作了空間分布圖。從圖1可看出,油菜適宜花期始日(10 ℃界限溫度起始日期)由內陸向沿海、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區遞進,最早于2月上旬進入,最遲于5月中旬進入。
從圖2可看出,油菜適宜花期終日(22 ℃界限溫度起始日期)也由內陸向沿海、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區遞進,最早于5月上旬結束,最遲于6月中旬結束。福州境內油菜適宜花期因地形氣候而異,最早于2月上旬開始,最遲于6月中旬結束。為直觀起見,按海拔做如下大體描述(詳情以區劃圖為準)。海拔300 m
以下的低平地區(包含I區、II區及部分III區),適宜花期由2月上旬至3月中旬陸續開始,4月下旬至5月中旬陸續終止。海拔300~500 m的山區及沿海部分地區(包含III區及部分IV區),適宜花期由3月中旬至4月中旬陸續開始,5月中旬至5月下旬陸續終止。海拔500~700 m的山區(包含IV區及部分V區),適宜花期由4月上旬至4月下旬陸續開始,5月下旬至6月上旬陸續終止。海拔700~800 m的山區(包含V區區及部分VI區),適宜花期由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陸續開始,6月上旬至6月中旬陸續終止。海拔800 m以上的山區(包含VI區),適宜花期由5月上旬陸續開始,6月中旬至7月上旬陸續終止。
圖中分區數值為距離1月1日的間隔天數。
3 福州市油菜花期布局建議
低海拔地區(海拔500 m以下)油菜花期布局策略:低海拔地區油菜適宜開花時段為2月上旬至5月下旬,但進入5月份后氣溫明顯回升,油菜開花持續時間明顯縮短,且常伴隨結實不良、病蟲害加重,因此低海拔地區油菜觀賞花期以安排在2月上旬至4月下旬為宜。
中低海拔山區(海拔500~800 m)油菜花期布局策略:中低海拔地區油菜適宜開花時段為4月上旬至
6月中旬,但進入6月后氣溫明顯回升,油菜開花持續時間明顯縮短,且常伴隨結實不良、病蟲害加重,因此中低海拔山區油菜觀賞花期以安排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為宜。中高海拔山區(海拔800 m以上)油菜花期布局策略:中高海拔地區油菜適宜開花時段為5月中旬至7月上旬,但進入6月下旬后氣溫明顯回升,油菜開花持續時間明顯縮短,且常伴隨結實不良、病蟲害加重,因此中高海拔山區油菜觀賞花期以安排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為宜。
4 結論
2—3月觀賞油菜花以海拔500 m以下地區為主,4—5月以海拔500 m以上地區為主。不同海拔合理配置,福州市油菜觀賞花期可從2月上旬開始一直持續到5月底,6月的觀賞花期可在海拔800 m以上地區進行小規模嘗試。
由于用于地形氣候模擬的氣候站點數偏少,地形代表性偏差,地形氣候模擬精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結論有待進一步驗證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裴新輝,關柏莉,劉樹彬.關于遼寧省油菜花海旅游熱的冷思考[J].遼寧農業科學,2018(03):71-73.
[2] 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氣候教學組.農業氣候學[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7:35.
[3] 楊霏云,鄭秋紅,羅蔣梅,等.實用農業氣象指標[M].北京:氣象出版社,2015:28.
(責任編輯:劉 昀)